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工业技术   7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地铁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的安全性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前提。首先对车辆空气制动系统构成进行讨论;其次对空气制动系统控制功能组成进行分析,并通过模型与仿真试验,验证空气制动系统具有部件模块化、运行稳定及便于车辆维护等优势。  相似文献   
72.
杨兵  曹庆文  周源 《供用电》2008,25(1):34-36
对电容器组的保护,重点在过电压的保护。介绍了电容器组产生操作过电压的几种情况。具体介绍了对电容器组中性点串阻尼电阻的过电压保护方式和放电间隙串电阻与1%电抗器并联的L-RG过电压保护方式进行的现场研究和理论计算。经过分析比较,对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方式进行了推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
以水基压裂液开发非常规油气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背景,总结了超临界CO2压裂技术的独特优势、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及其作业机制。全面分析了超临界CO2压裂技术的起源、超临界CO2压裂岩石起裂机制、缝内携砂规律、井筒流动与控制、压裂设备及现场试验等研究发展现状,得到了当前阻碍该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对策。针对超临界CO2压裂岩石起裂机制的研究多为现象性描述,未来应重视理论分析与模拟实验相结合,给出定量评价方法;超临界CO2缝内携砂能力的研究除了加强增黏剂方向的攻关力度外,研发纳米纤维实现物理增黏、开发新型低密度支撑剂、提高施工设备技术参数等也是有益的工作。未来超临界CO2压裂技术将逐渐由直井单层压裂向水平井多级压裂发展并与连续油管拖动压裂相结合,逐渐满足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的规模化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74.
探讨抗荷服和抗浸服(芳纶材料)老化程度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紫外线辐照模拟自然紫外线损伤过程,系统研究了常用的抗荷服和抗浸服在紫外线辐照下的微观形貌、微结构、色度以及断裂强力变化,分析了此类芳纶材料色度特征变化与断裂强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紫外线辐照会破坏材料纤维微结构,导致其出现老化现象;抗浸服和抗荷服在不同紫外线辐照时间下色度特征值与断裂强力均呈现出明显规律。认为:建立起基于色度检测的材料老化损伤无损检测和评估技术,可以实现此类特种纺织材料剩余寿命的预测。  相似文献   
75.
杨兵 《苏盐科技》2011,(2):17-18,22
八九十年代及以前设计、安装投运的自备电厂供热、供电机组及其电气系统,突出问题是故障停机次数多。其配备的继电保护常因误动作、拒动作、触点卡死等,造成厂内电气系统瓦解,直接威胁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微机保护器以其高可靠性,先进的技术性能,是自备电厂电磁保护装置改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6.
推荐系统对筛选有效信息和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推荐系统会面临数据稀松和冷启动等问题。利用外部评分和物品内涵知识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循环知识图谱和协同过滤的电影推荐模型--RKGE-CF。在充分考虑物品、用户、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后,利用基于物品和用户的协同过滤进行Top-[K]推荐;将物品的外部附加数据和用户偏好数据加入知识图谱,提取实体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构建用户和物品之间的交互信息,以便揭示实体与关系之间的语义,帮助理解用户兴趣;将多种推荐结果按不同方法融合进行对比;模型训练时使用多组不同的负样本作为对比,以优化模型;最后利用真实电影数Movielens和IMDB映射连接成新数据集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对于推荐效果的准确率有显著的提升,同时能更好地解释推荐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7.
混合式高压直流(HVDC)断路器是电力电子结合机械开关技术领域新型的高端电力装备,迄今为止其电气试验尚没有可以参照的国际或国家标准。为此,深入分析了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极限工况,梳理了快速机械开关、主支路阀组以及转移支路阀组等关键构成部件的电气应力,提出了能够全面考核整机电磁、热与机械等性能的运行试验和绝缘试验项目,并完成了试验系统的搭建。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世界首台535 k V电压等级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样机及其关键部件在搭建的试验系统中完成了所提出的各项试验,最大开断电流为25k A,开断时间小于3 ms;针对性提出的试验方案和实现技术能够充分在实验室内考核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各项指标;试验结果证明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研究为未来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相关试验检测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热量值测量,设计了基于TDC-GP2的时差法超声波热量测量系统。系统采用超声波换能器和铂电阻温度传感器PT1000为敏感单元,TDC-GP2为测试单元,结合FPGA与上位机,最终实现了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功能。经过测试,系统流量测量误差在±0.5%以内,温度测量偏差不超过0.5℃,热量值测量误差优于±0.3%,达到了《热能表检定规程》的标准。  相似文献   
79.
以汽车转向螺杆类杯-杆件的温挤压凹模为例进行模具磨损分析及其寿命预测。以影响温挤压凹模磨损的4个主要因素,即凹模入口处圆角大小、模具初始硬度、模具初始温度、摩擦因子作为工艺参数,并分别选取4个不同水平值,确定四因素四水平的32组温挤压凹模磨损试验方案,通过Deform 3D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以不同影响因素和对应模具的磨损量为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4个主要因素与凹模磨损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温挤压凹模磨损量为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对4个影响因素进行组合优化,使凹模磨损量最小、寿命最长。  相似文献   
80.
杨兵 《山西建筑》2003,29(6):222-223
控制工程造价就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介绍了建设单位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和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指出其最终目的就是把竣工决算控制在计划投资限额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