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储存是酿酒生产工艺的延续,也是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的生产工序之一。主要是对储存不同时间的原酒进行分析,通过气象色谱分析原酒中微量成分的变化规律。选定花冠2012年生产原酒三个段次(后头、后上、后中)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了花冠原酒在储存过程中微量成分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2.
73.
74.
饲料生产中有效价格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化工部饲料添加剂研究中心实验厂(250014)李跃,刘祥银山东省化工学校李青夏饲料生产过程中,原料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质量,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饲料生产者的经济效益。那么,在选购原料时如何掌握好质量与价格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李跃 《无线电工程》1998,28(5):63-64
宽带大功率收发开关一文主要叙述了这种开关的设计和方案选择,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4例预防接种后发生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apathic thrombocytopenit purpura,ITP)报告病例分析疫苗相关的ITP诊断标准,探讨降低ITP偶合症的相关措施。方法查阅虹口区2010~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个案调查表及异常反应调查诊断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预防接种后发生4例ITP病例,经虹口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2例与疫苗接种相关,2例为偶合症。结论应对医生和家长加强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宣传培训,发现异常及时就诊;疫苗相关的ITP诊断标准建议统一;对首次于门诊接种第2剂乙肝疫苗的儿童,医生应注意问询儿童母亲孕期健康情况和儿童有无先天畸形、感染等,以尽可能减少ITP偶合症。  相似文献   
77.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要求接收机能在低信噪比下对BPSK调制信号有良好的解调性能。为了提升接收机的解调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的随机共振方法。首先,非线性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的参数根据背景噪声强度自适应调整,使系统输出具有最大信噪比增益,从而获得最佳的共振效果。其次,对随机共振后的信号进行解调并计算误码率。经过分析和大量的仿真表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与传统解调法相比较,PASR解调法对BPSK信号误码率的降低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扩链剂,对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酯(PEF)进行扩链,探讨了扩链剂用量(NCO/OH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分析了扩链PEF的分子结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当扩链剂用量n(NCO)/n(OH)=1~3,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230℃时扩链效果较好;扩链后PEF的特性黏度最高达1.24dL/g,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最高达28.8×104;扩链后PEF的结晶能力降低,热稳定性能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79.
80.
章学来  李跃  王章飞  贾潇雅 《化工学报》2017,68(6):2563-2568
在去离子水中加入Cu纳米颗粒,通过添加分散剂和超声波振荡,配制均匀分散的Cu-H2O纳米流体。在100 Pa初始压力下,通过改变纳米颗粒粒径、纳米流体质量分数研究均匀分散的纳米流体对真空闪蒸制冰实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加入纳米颗粒(无分散剂,纳米颗粒有沉降现象),可降低水过冷度,缩短相变结冰时间,而分散均匀无沉降的纳米流体可显著缩短相变时间,使过冷度降低37%;在闪蒸瞬间,纳米流体对液相降温过程几乎没有影响;纳米流体质量分数越大,结冰时间越短,固相降温段降温速率越大;随着纳米颗粒粒径减小,相变时间缩短,而固相降温阶段温降速率几乎相同,较低浓度时(0.05%),粒径的改变,对纳米流体过冷度影响不大,基本维持在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