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9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测试力学性能,研究不同焊后热处理对2.25Cr-1Mo-0.25V钢焊缝力学性能、夏比冲击吸收能量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参数增加,焊缝力学性能提高。焊态硬度最高,冲击吸收能量最小,组织主要为板条贝氏体,贝氏体粗大且板条平行;最小焊后热处理后硬度下降,冲击吸收能量提高,组织为板条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最大焊后热处理后焊缝硬度和母材近似相同,冲击吸收能量均在153 J以上,板条贝氏体细化,粒状贝氏体增加,焊缝的力学性能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92.
烯烃歧化是一种通过C-C键断裂重排生成新的烯烃分子的反应,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控目标产物的生成,是烃类资源高效转化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与均相催化剂相比,烯烃歧化多相催化体系具有易制备、分离简单、可循环再生的优点,在大规模化工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应用反应类型及反应机理方面,重点阐述了多相Mo基催化剂催化烯烃歧化反应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3.
三唑磷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秀杰  姜敏怡 《农药》1997,36(10):32-32,26
用3%OV-101的气相色谱填充柱,以邻苯二甲酸双环己酯为内标,用具有氢焰离了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对三唑磷原药和油进行了定量分析。原药和乳油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3和0.2,变异系数分别为0.4%和0.7%,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7%,此法操作简便、变量准确。  相似文献   
94.
95.
通过等通道挤压(ECAP)制备了Al-C复合材料,并使用HRTEM、EDS和XRD研究了Al/C界面。结果表明,界面上并未出现不稳定的Al4C3,界面结合较好。Al/C界面分两类:一类为由非晶C和Al形成的界面;另一类为由石墨C和Al形成的界面。在石墨C和Al形成的界面处由于界面应力的作用晶格出现部分扭曲,此处的石墨C有向非晶C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
邢君  杨闻翰  马亚光  李秀杰  于亮 《农药》2014,(10):732-735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原药中的有害杂质2-羟基-3-氨基吩嗪(HAP)和2,3-二氨基吩嗪(DAP)进行分析。建立测定HAP和DAP的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条件:Hypersil ODS不锈钢色谱柱,使用pH值8.0磷酸二氢钾的水缓冲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453 nm,对各原药产品中的HAP和DAP有害杂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方法中HAP的回收率为89.2%~103.6%,相对标准偏差为4.4%~8.0%;DAP的回收率为79.4%~106.8%,相对标准偏差为2.0%~4.0%。HAP在5.4~216.4滋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DAP在4.1~164.2滋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HAP和DAP的高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可以满足国际上对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原药中的有害杂质的检测限定要求。  相似文献   
97.
现今社会,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已经逐步迈向安全、高效、可靠性的道路,它的程序主要包括监测、控制、预防和处理。智能化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大大降低能源输送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本文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8.
常规板坯铸机浇注窄断面铸坯或生产品种钢时,浇注周期被迫延长,难以实现炉机匹配,严重制约了炼钢车间的生产能力,因此提高连铸机的生产率迫在眉睫,高拉速已成为现代连铸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高拉速板坯连铸技术发展历程,总结了高拉速连铸的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高效强冷结晶器、非正弦振动、钢液流动控制、高拉速结晶器保护渣、FC (flow control)结晶器、二冷精准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用于解决高拉速板坯稳定生产的技术难题。高拉速的实现是一项集工艺、装备、生产操作与自动化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