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84篇
工业技术   16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引言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生的处理不确定性知识的数学工具,由于其独特的计算优势[1],及其在机器学习、数据库知识发现、决策分析、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的成功应用,粗糙集数据分析(RSDA)逐渐被公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具潜力的五大新兴技术(粗糙集理论、神经网络、演化计算、模糊系统及混沌系统)之一[2].  相似文献   
62.
12导同步心电图数据采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介绍了一种以微机为上位机的12导同步心电图采集系统,基于∑一△A/D原理的芯片MAX1401的应用实现了小型化设计,提高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3.
以凸轮轴仿形磨床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以凸轮靠模升程作为输入、工件升程作为输出的磨床加工系统二阶定常线性自回归数学模型。基于此数学模型 ,提出了凸轮靠模廓型计算的新方法 ,计算表明新方法产生的工件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64.
针对热喷焊工艺中存在的涂层结合强度低、夹渣、不致密等缺陷,本文提出采用感应加热进行予热、重熔烧结再缓冷的工艺,可使结合强度提高100~150N/mm~2,涂层中夹渣、气孔减少,结构致密耐磨性好。修复的零件装机实验证明寿命较普通热喷焊可提高1.5倍以上,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5.
分析车载充电机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以及CAN总线干扰来源。通过合理布线,采用屏蔽技术来抑制干扰。  相似文献   
66.
针对3 000 m3球罐进行优化,球壳仍然采用混合式结构,减少球壳分带数,采用3带式结构代替GB/T17261-1998中的4带和5带结构。对于3 000 m3球罐,混合式结构比桔瓣式结构有显著优点,其具有焊缝长度短、球壳板数量少、材料利用率高的特点,而经过优化的3带混合式结构相对于标准中4带和5带混合式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焊缝长度比标准中4带和5带混合式结构分别减少了95.3 m和238.5 m,球壳板数量比标准中4带和5带混合式结构分别减少了22块和54块。保证大瓣片球壳板的制造精度成为质量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无机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理化性质的新兴材料,其广泛用于化工、生物、医药和军事等领域。由于其强大的功能性,近年来在混凝土方面的应用研究也逐渐被人们加以重视,该材料与混凝土中的材料相结合,一方面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另一方面可提高硬化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密实性,提高各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折强度、与岩石的粘结强度以及耐久性等;此外,在喷射混凝土施工方面,还具有提高喷射混凝土的一次性可喷厚度和降低回弹量的效果。文章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介绍了无机纳米材料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68.
目前混凝土坝抗震安全评价中,对于动态循环荷载下大坝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中从受拉状态向受压状态转变过程(拉压转换)中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一般都基于商用软件ABAQUS的"单边效应"假设,认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立即恢复为初始弹性模量。上述假设的合理性缺乏试验验证,直接影响混凝土坝抗震安全评价的可靠性。通过对全级配大坝混凝土拉压转换全过程试验成果的观察分析,发现混凝土从受拉状态进入受压状态后弹性模量并非立即恢复为初始弹性模量,而是由损伤后弹性模量连续渐进恢复至初始弹性模量,期间原有的受拉残余应变在压应力作用下迅速减小到较小数值,因此ABAQUS的"单边效应"假设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本文以全级配大坝混凝土拉压转换全过程试验成果为基础,提出受拉损伤发生后,拉压转换时受压应力应变关系采用双折线模型的思路,据此推导了相应的应力-应变关系解析表达式,构建了更接近混凝土拉压转换时真实状况的本构关系数值模型。通过实际工程的计算分析,发现常用的受压弹性模量立即恢复为初始弹性模量的损伤本构模型过高估计了坝体刚度,可能带来偏于不安全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9.
杨房沟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55 m,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根据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坝址区场地相关设计反应谱和人工地震动时程研究,对施工图阶段优化后的拱坝体形进行考虑坝体横缝强震开合和无限地基辐射阻尼效应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并对拱坝坝肩潜在滑动块体采用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和基于时程分析法的时域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动力稳定性复核。最后对杨房沟拱坝抗震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可知在设计地震作用下,施工图阶段杨房沟拱坝优化体形的抗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0.
在窑炉上安装远程红外测温仪可为操作人员提供大量的实时和历史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能提前预知某种情况的发生,能有利于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理。操作人员需要了解的是一段时间内,窑表面温度的变化趋势,它的发展方向,以及它的连续性,而不是刻意追求当前温度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