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浅析压滤法污泥脱水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脱水是污泥进一步处理的关键工艺,如果运行不好将会产生二次污染,且影响生化处理效果。通过分析加药量、污泥物理性质及关键设备带武压滤机来说明污泥脱水中的常见问题,从而提高污泥脱水效率,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于油气田开采酸性环境中的腐蚀预测软件,讨论了Predict4.0软件在四川西北和新疆塔河油气田中的应用情况。建议在开发用于酸性环境中的腐蚀预测软件时,要依据科学原理,结合室内与现场试验数据,考虑腐蚀综合因素,以提高预测软件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以NKC-9干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己二酸和甲醇为原料采用催化酯化—吸附脱水联合工艺合成了己二酸二甲酯。实验考察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佳工艺条件:醇酸物质的量比为2.6∶1,催化剂用量为22g/moL,反应时间为6h,酯化率可达到99.18%。在该工艺条件下,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酯化率仍可达到98.32%。  相似文献   
14.
高酸性气田地面集输管线电化学腐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酸性天然气的集输过程中,元素硫和凝析水/地层水很有可能沉积在集输管线的底部,导致管线的严重腐蚀。针对这种现象,开展了地面集输管线材料的电化学腐蚀研究。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当元素硫悬浮在试验介质中时,L245的腐蚀速率为0.0937mm/a;而试验材料浸没在元素硫中时,L245的腐蚀速率为23.068mm/a,且以局部腐蚀为主。在现场试验条件下,天然气流速为0m/s时,会出现凝析水/模拟盐水以及元素硫的沉积,导致L360的腐蚀特别严重(1.267mm/a),在较高的流速(2.25m/s和4.0m/s)下,随着流速的增大,L360的腐蚀速率有所上升(分别为0.177mm/a和0.362mm/a),但比流速为0时要小;增加水中Cl^-含量会加剧材料的腐蚀。研究结果表明,元素硫和地层水/凝析水的沉积对管线腐蚀的影响特别大,应重视其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国浩 《电工技术》2021,(23):98-101
某火力发电厂#1机组停运期间发生了一起因保安电源失电、直流系统故障导致的汽轮机断油烧瓦事件,对事故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全厂保安电源及直流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后续优化改进建议,以提升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介绍了某发电厂350 MW 热电机组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系统的电气接入方案、电气设备保护及控制 配置在实践过程中的优化研究,并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后续改进措施,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概率,为提高能源 综合利用率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两大难题困绕着各国人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不得不思考:在探寻各种新的替代能源的同时,怎样高效利用业已匮乏的矿物燃料,使其更经济地转换成电力?方兴未艾的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开拓,正是这一思考和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 一、燃料电池问世的简要回顾 燃料电池作为电池家族的一名成员,早在150年前就已问世。1938年,科学家维利安·格罗布利用电解水的“逆反应”首次将氢和氧还原成水和电流。只是因为受到当时科技水平的局限,试制出的燃料电池效率过低,体积过于庞大,而无法应用于工业及日常生活中,使这项本来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研究长期没有什么进展。  相似文献   
18.
高酸性气田集输系统用缓蚀剂筛选评价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室内采用标准的方法和程序对国内外19种牌号的缓蚀剂进行了适应性评价试验,筛选出了适用于四川高酸性气田集输系统的缓蚀剂,并在现场试验装置上进行了验证。在室内采用LPR电化学法和转轮试验法对缓蚀剂的膜持久性进行了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国内两种针对高酸性气田开发的缓蚀剂(代号C和H),室内评价缓蚀率≥90%,现场使用可将腐蚀速率控制在0.076mm/a以内,同时这两种缓蚀剂具有适应性强、膜持续时间长、缓蚀作用持久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类金刚石(DLC)薄膜是一种具有高耐磨性和高化学稳定性的薄膜材料,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关键材料部件的服役环境越来越苛刻,关键部件的防护和可靠性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DLC的抗腐蚀性能越来越被重视。本文聚焦DLC的腐蚀和耐磨机理,归纳了DLC薄膜对合金表面腐蚀防护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应用在材料表面的DLC不同制备方法,简述了单层DLC、多层DLC和掺杂型DLC的结构和防护机理。多层DLC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最后,对当前DLC薄膜对基材表面防护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