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23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FPP对Al(OH)3/PP复合材料的流动性、阻燃性和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不同接枝率的官能团化聚丙烯(FPP),研究了FPP对Al(OH)3/PP复合材料的流动性、阻燃性和结晶与熔融行为等物性的影响。FPP加入使Al(OH)3/PP的熔融指数增加,流动性与填料分散性改善,氧指数提高和结晶与熔融行为改变。探讨FPP在Al(OH)3/PP复全材料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研究了聚醚醚酮(PEEK)在碳纤维表面形成的界面横晶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横晶具有与周围球晶相同的晶片结构,但横晶中晶片及其聚集体沿垂直于纤维轴向的方向取向排列。横晶的形成是由于纤维表面成核点很多,晶体只能沿一方向择优生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用DSC研究了高性能热塑性树脂聚砜(PSF)、酚酞型聚醚酮(PEK-C)与聚苯硫醚(PPS)共混物的结晶熔融行为,结果表明,PSF、PEK-C主要起阻碍PPS结晶的作用,使Avrami指数n值和冷却结晶函数m值下降;热塑性树脂的T_g越高和熔融温度提高,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4.
单向CF/PEEK层板的冷热循环疲劳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单向复合材料层板的冷热循环疲劳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疲劳特性与其界面结构密切相关,当界面为聚醚醚酮模晶层时,复合材料在冷热循环初期,弹性模量具有增大的趋势,而在循环后期,模量有减小的趋势;当界面是聚醚醚酮球晶时,冷热循环不影响得弹性模量,通过追踪复合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性,探讨了材料疲劳特性与界面结构间关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5.
活性碳纤维对不同酚的吸附-脱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碳纤维JACF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吸附剂。本工作研究了九种酚类化合物的吸附一脱附特征,并从几个方面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碳纤维JACF能较好地吸附弱酸性的酚类化合物。酚的溶解度越小,溶剂与溶质间的作用力越弱,吸附性能越好。酚类化合物与吸附剂间存在着弱络合作用,当酚作为受体,并且LUMO轨道能量较低时,其吸附量较高。吸附空间位阻会对酚的吸附和脱附构成一定的影响。酚的脱附残留量随其偶极矩的增大而增大。取代基的推、吸电子性质是影响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混杂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混杂效应的表现、理论解释及影响因素。混杂效应的理论解释有残余热应力、断裂机理和统计理论。不同类纤维的体积比、相互排布及分散程度是决定混杂效应是否存在及其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7.
混杂短纤维增强尼龙1010的热水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经80℃热水老化2600小时的短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杂增强尼龙1010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结构变化,并对复合材料中的纤维长度分布进行了统计.研究表明,纤维长度减小主要发生在挤出造粒阶段.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长度分布差异不大.混杂增强的尼龙1010复合材料在许多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行为上表现出正的“混杂效应”.热水老化后仍然存在这种情况.热水老化使尼龙1010的分子量降解,降解率随玻璃纤维含量增加而增大.老化使尼龙1010晶粒增大,但并无形成球晶.热水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保留率随玻璃纤维含量增加而下降.热水老化使玻璃纤维与尼龙1010之间的界面粘结受到严重破坏,界面剪切强度严重下降.碳纤维与尼龙的界面粘结所受的破坏轻一些.  相似文献   
108.
半碳化离子交换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半碳化离子交换纤维(SCSIEF)的制备条件、反应机理和产物结构以及对金属离子的交换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将天然纤维经半碳化处理后,分别用浓 H_2SO_4、浓 HNO_3、HSO_3Cl 氧化或磺化处理,可制得具有较高交换容量的 SCSIEF。实验结果表明:SCSIEF 的最高交换容量可达9.16meq/g,最佳制备条件为半碳化温度300—400℃,磺化温度90—100℃,反应时间90min。这种 SCSIEF 对稀土金属离子 La~(3+1)过渡金属离子 Cu~(2+)、Co~(2+)、Ni~(2+)、Hg~(2+)、Cd~(2+)有较好的交换吸附性能。特别对贵重金属离子 Ag~+、Au~(3+)有优异的交换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09.
活性炭纤维对硫醇的吸附与脱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纤维对硫醇的吸附与脱除性能的研究@徐志达$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曾汉民$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相似文献   
110.
活性炭纤维(ACF)是1种高效而又用途广泛的吸附材料,在环保、食品、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提高ACF的制备得率,阐明吸附与ACF结构的本质关系,开拓ACF的应用新领域,仍然是人们致力研究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围绕ACF的制备及其液相吸附性能,特别是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和对银离子的还原吸附特征及其吸附机理,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包括如下3部分内容 1 ACF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主要采用水蒸汽活化法,并通过前处理及后期氧化改性制备了一系列ACF。系统地研究了碳化-活化温度或时间对ACF的孔结构和化学结构的影响,并用多种方法,包括基于低温氮吸附的DR-法、α,-法、t-法等孔结构的评价方法,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技术系统地表征和比较了这些ACF的结构。揭示了ACF制备的动力学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机理。碳化-活化反应是一个对碳为一级反应的过程,该反应需要克服一定的活化能。纤维在碳化过程中形成类石墨微晶的同时,也形成了孔的雏形;而活化过程则使石墨微晶被不断蚀刻和破坏,并在已形成的孔结构的基础上使孔不断扩大。因此,控制碳化反应的最后温度,对于控制ACF的孔发育,具有与控制其它活化条件同等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归纳了碳化-活化温度可用于控制孔的发育 的一些规律。对于水蒸汽活化制备ACF,低温条件下(800-820)碳化活化,可使得到的ACF含有均一的极微孔;而较高的活化温度(>840℃),使所得的ACF含有较大比例的超微孔及中孔。 此外,还阐述了用无机氧化剂对剑麻基ACF(SACF)进行后期改性,虽然降低了所得改性ACF(OACF2)的比表面积,但可以改变OACF5的表面化学 结构,有利于改善ACF的化学吸附性能。纤维在碳化前用金属氯化物预处理,可提高了ACF的得率,但该类ACF的比表面积较低。 2 ACF对水溶液中染料的吸附 较深入地研究了ACF对亚甲基蓝、结晶紫、铬蓝黑R、铬黑T、二甲酚橙、溴酚蓝、荧光素等几种染料的静态和动态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初步阐明了染料在ACF上的吸附机理。染料在ACF上的吸附与吸附剂和吸附质的结构密切相关。由于染料分子的几何尺寸较大,染料分子在ACF上的吸附受孔屏蔽效应的强烈影响。ACF的孔径大小及分布成为决定染料吸附速度和吸附量大小的主导因素。孔径越大,染料的吸附速度越快;而比表面积越高,染料的吸附量也越高。另一方面,ACF表面含氧量的增加,有利于对染料的吸附。碱性阳离子染料比酸性偶氮染料更易于在ACF上吸附。 热力学研究表明,ACF自溶液吸附染料是1个自发过程, G为负值。ACF对亚甲基蓝和结晶紫的吸附为一吸热过程和熵增加的过程。这是由于染料的吸附首先经历了二聚体或多聚体离解的吸热过程所致。提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其原因是温度升高,使染料的二聚乃至多聚发生离解,减低了ACF的孔屏蔽;同时,也提高了染料的内能,可以克服染料在微孔中扩散所需的能量。至于熵增加的原因,是由于染料的离解和染料替换了ACF表面的水分子的结果。 染料在ACF上的吸附速度随表面覆盖度的升高而降低,并可用简单的Langmuir动力学方程描述。染料的吸附速度决定于染料及ACF的性质,而与染料的初始浓度无关。 3 ACF对有机物和银离子的共吸附 研究了溶液中有机物的存在和ACF表面氧化改性后对活性碳纤维还原吸附银离子的能力的影响。揭示了某些有机物如亚甲基蓝、苯胺等对ACF还原吸附能力的显著促进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其还原吸附机理。溶液中有机物的吸附强烈影响ACF还原吸附Ag(NH3)+2 的能力。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存在可使SACF对Ag(NH3)+2的还原吸附容量提高数倍;溶液中苯胺的存在更显著地提高SACF或OACFs对Ag(NH3)+2的还原吸附容量及还原效率。其它有机物如对硝基苯酚和苯甲酸对ACF还原吸附Ag(NH3)+2的影响,依ACF的不同而不同,但影响程度不大。SACF的氧化改性,提高了产物OACFs对Ag(NH3)+2的还原能力,显示ACF表面化学性质对其氧化还原吸附能力的重要性。 对Ag(NH)+2 在ACF上还原吸附机理的初步分析,显示有机物吸附对ACF还原吸附能力的影响,可能是改变了ACF表面的酸碱环境,或改变了ACF表面的Zeta电位,影响ACF表面的阴极极化程度,从而促进或阻碍了Ag(NH3)+2 在ACF上的还原。 上述研究的结果,为ACF的制备及其结构控制提供了指导依据;为利用染料作为“分子探针”确切评价ACF的液相吸附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利用ACF的还原能力回收贵金属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这些结果对于环境治理和资源再生,也具有现实和理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