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23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有机-无机复合压敏胶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高性能的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有机-无机复合压敏胶乳液。结果表明:纳米粒子能有效地被分散到纳米量级并以此量级与原位生成的聚丙烯酸酯复合,纳米粒子的引入能同时提高乳液的内聚力和剥离强度,可制得初粘力>20#球、持粘力>100 h、180°剥离强度达到11 N/25 mm以上的高性能乳液型压敏胶。700 L釜进行的放大性实验无残渣或凝胶生成,性能也与小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尼龙1010盐与磷纤维(CF)、玻璃纤维(GF)和混杂纤维(HF)预先复合,然后进行原位固态缩聚制得的纤维/尼龙1010复合材料的各种力学破坏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取决于所用纤维的特性,所得的尼龙1010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界面粘结。并面粘结的强弱对复合材料的抗拉、弯曲和剪切破坏有着明显的影响,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则与所用纤维的韧性有着较大的关系。在两种纤维协同增强复合材料中,具有弱界面效应的纤维/树脂的破坏将是引起复合材料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用低聚体尼龙1010接枝在含有羧基官能团的聚乙烯弹性体上,可制得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增韧尼龙。  相似文献   
13.
本讲扼要地讨论了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特性,并概述了最近的发展及其前景;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及高性能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4.
PPS/PES共混体系热行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借用TBA、DSC技术,研究了聚苯硫醚(PPS)与聚醚矾(PES)共混的相容性,讨论了共混方法对两者相容性的影响,研究了无定形的聚醚矾对半结晶性的聚苯硫醚熔融、结晶和冷结晶行为的影响以及PPS/PES共混物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溶液共混较机械共混相容性好;且在PES含量为60~70%(重量百分比)时,两组份相容性得到提高并存在较强的界面效应,在DSC谱图上呈现界面相的玻璃化转变;PFS的加入,破坏了PPS原有的结晶聚集态结构,使PPS的熔融双峰变为单峰,并促进了PPS的冷结晶。  相似文献   
15.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进展: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测定了短碳纤维(CF)含量由0—40v.-%的CF/PPS,CF/PES—C 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K_(1c)值。K_(1c)随 CF 含量增加而提高,当 CF 含量为25v.-%时达最高值,以后略有下降。复合材料载荷(P)-缺口张开位移(△V)曲线的非线性和阶梯式扩展特征,表明存在裂纹止裂和裂纹闭合效应。结合断口观察结果讨论了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17.
几种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及其吸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表征了几个系列的活性碳纤维及球状活性碳的孔结构,研究了这些多孔碳吸附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对氙的吸附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些活性碳纤维对氙的吸附性能及其与孔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氙气在活性碳纤维上的吸附容量,并不随活性碳纤维的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而是与其孔径分布密切相关。其中,尤其以半径≤0.4nm的极微孔,最有利于氙的吸附,将上述的等温吸附数据用Langmuir吸附方程进行拟合,揭示这种结果是由于活性碳纤维中的窄孔(极微孔)对氙具有较高的吸附热所致。  相似文献   
18.
根据水悬浮法制备GF/PVC复合材料工艺的特点,对材料中的纤维/基体的界面结构进行了模型界面设计,并根据设计方案制备系列材料,考察在材料制备中界面形成的机理及界面层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水悬浮法制备GF/PVC复合材料,有利于进行界面层结构设计,按模型B界面层设计的复合材料能制备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如果纤维进行复合涂层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对尼龙1010(PA1010)及其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PC)的共混物进行了内耗测量,发现它们的内耗峰温与测量起始温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聚砜及其共混物T_(11)转变的TBA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非晶态高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是否存在整个大分子链运动的转变,即液-液转变(T_(11)),目前仍有争议。本文借助扭辮分析法(TBA)的研究结果明显地表明:双酚A型聚砜和聚碳酸酯存在T_(11)转变(>T_g),并且着重地考察了热历史、反应性增塑剂以及高聚物的共混对聚砜的T_(11)转变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