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通过添加在家蚕丝腺体中含量较多的钾、钙、镁3种金属离子,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对丝素蛋白水溶液的流变性能及静电纺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K 后溶液的表观粘度较大,而含Ca2 和Mg2 的丝素溶液粘度较小;分别加入0.225mol/L K 、Ca2 和Mg2 后,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在pH为6.0浓度为30%时都可通过静电纺丝法成纤.对于添加了0.225mol/L的混合金属离子的pH为6.0的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而言,丝素溶液的静电纺丝可纺浓度在27%~35%之间,随着丝素浓度的增加,所制纤维的平均直径增大,直径分布变宽.通过拉曼光谱、X衍射、DSC对再生丝素蛋白纤维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再生丝素蛋白纤维中已含有少量的Silk Ⅱ结构,主要是无定形结构.  相似文献   
22.
本文采用添食育蚕法,向五龄期家蚕喂食纳米氧化石墨烯(GO)改性的人工饲料制备改性蚕丝。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改性前后蚕丝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O被成功导入丝素蛋白,未明显影响蚕丝表面形貌,但限制了丝素蛋白二级结构转变及结晶,明显提升了蚕丝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3.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再生丝素和再生丝素/丝胶蛋白纤维,并对所得纤维进行了高湿后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丝胶蛋白和高湿后处理对静电纺再生丝素蛋白纤维形貌的影响,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所得纤维微细结构及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丝胶蛋白有利于降低静电纺再生丝素蛋白纤维的直径及其分布,而高湿后处理对纤维的形貌没有明显影响;添加丝胶蛋白和/或高湿后处理有利于促进丝素发生向β-折叠构象的转变,并使纤维的结晶结构得到改善,从而进一步提高纤维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4.
德国的GeorgSahm公司展出的新型Sahm 4 0 0 0系列小型复丝生产线引起了与会者的注目。该生产线专为生产颜色和纤度变化大的纤维而设计。依市场需要 ,可以很容易地将可选组件添加到基本的设备上 ,使其最大产量提高到12 8kg/h。该设备使用的Wasco系统是一套一体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可为生产不同纤维储存不同的纺丝工艺参数。从而使工艺参数的调节变得更为方便 ,产品的性能也更稳定 ,整体上提高了生产效率。Sahm高速卷绕头可以通过安装新的 30 0 2R组件来提高其性能 ,该回转头易操作 ,适用于各种原料 ,设计转数可达…  相似文献   
25.
采用甲醉水溶液对初生的再生丝素蛋白干法纺丝纤维进行了后处理.研究表明,甲醉处理对再生丝的表面形态、结晶结构及机械性能有影响.甲醇处理前,初生丝蛋白纤维透明而有光泽;甲醇处理后,丝纤维呈现白色,光泽度下降,同时沿纤维轴方向出现了细小的条纹,并可观察到明显的双折射现象.甲醉处理还可使初生丝蛋白纤维中存在的无规卷曲或Silk...  相似文献   
26.
主要研究了不同剪切速率下,丝素蛋白浓度、pH值、钙离子和丝胶含量对高浓度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性质的影响,并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拉曼光谱对剪切前后的溶液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经过一定的剪切作用后呈现出各向异性的特点,且随着各种因素的调节,溶液出现各向异性的临界剪切速率也随之改变.同时,在一定的剪切条件下,高浓度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中的丝素蛋白分子可发生由无规卷曲向α-螺旋构象的转变,并有进一步形成β-折叠构象的趋势.  相似文献   
27.
为了拓展微流体芯片的应用领域,以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的多功能集成微流体纺丝芯片为例,利用去离子水和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比较了环氧树脂粘合剂、硅胶粘合剂以及压敏胶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纤维素膜的粘合效果,探讨了等离子处理、封装方式等三维复杂微流体芯片的封装技术,实现了多功能集成微流体纺丝芯片的有效封装,对具有类似结构的三维复杂微流体芯片的封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通过冷冻干燥法对初生柞蚕丝素蛋白(ASF)材料进行乙醇后处理,制备了水中稳定性较佳的再生ASF材料,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和固体密度仪研究了乙醇水溶液浓度、ASF水溶液浓度对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初生ASF材料相比,经乙醇体系后处理的ASF材料中β-折叠构象的含量明显提高;其中,经90%乙醇水溶液后处理的ASF材料中β-折叠构象的含量相对较高。经该条件下的乙醇后处理可得到孔隙率大于75%,最高接近90%的ASF材料。所制备的ASF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以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为皮层纺丝液,去离子水为芯层纺丝液,探讨了同轴静电纺制备丝素蛋白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皮层纺丝液质量分数的提高,支架材料的表观形貌逐渐变好;当皮层纺丝液的质量分数为39%(w)、流速为1.2 m L/h,芯层纺丝液流速为0.3 m L/h时,可制备出表观形貌好、纤维粗细均匀且具有稳定皮芯结构的支架材料。文章探索得到的同轴静电纺丝工艺可用于载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并在组织工程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NMMO法纤维素膜沉浸过程的传质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耀鹏  邵惠丽  胡学超 《化学世界》2004,45(11):571-576
以Reuvers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纤维素/NMMO/水三元体系沉浸过程的传质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深入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膜的成形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