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围绕“双碳”目标和碳达峰前后能源供给安全保障,从全国及区域角度分析了煤炭消费的现状与趋势,并对煤炭需求进行了预测;通过构建煤炭供需平衡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煤炭供需趋势。认为,全国现有煤矿产量在2030年后将快速衰减,不能满足碳达峰后煤炭消费峰值平台期的煤炭需求,需要在此之前累计在晋陕蒙新等重点区域新建9亿t/a煤炭产能;同时,认为要缓解2050年后煤炭产能过剩压力,中短期可通过产能核增方式代替一部分新建产能,并在中远期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拓展煤炭消费空间,提高我国能源总体自给率、缓解油气进口压力。研究得出,2020-2035年期间,东部煤炭产量将下降60%,中部将下降36%,西部将上升;未来煤炭开发潜力主要集中在晋陕蒙新,4省区现有规划煤矿产能占全国的86%。  相似文献   
182.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基于深度学习且以视觉输入的四旋翼无人机(四旋翼)自主飞行感知和避障研究备受该领域学者的关注,以无人机飞行模式朝着完全自主的终极目标不断迈进。无人机的自主感知和避障正是实现无人机自主飞行的关键所在。简要地阐述了目前无人机自治水平等级和相关深度学习方法;对四旋翼的仿真平台和公开数据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从无人机自主飞行感知和避障2个方面,对当前基于深度视觉的四旋翼自主飞行感知和避障相关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结合深度学习方法和以视觉输入的四旋翼自主飞行感知和避障在一些关键的开放性问题上的不足,对其未来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3.
张保同  冯平 《电工技术》2019,(22):174-175
文章介绍了一种测量二极管正向特性的简易方法———万用表测量法,并以500型万用表实测为例说明其测量原理并介绍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4.
覆岩裂隙地下水渗流特征是采煤和采空区后期维护需考虑的重点因素,特别是煤矿地下水库修建区,覆岩裂隙场经沉积作用形成稳定形态,具有良好的储水和导水能力,也是煤矿地下水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浅层地下水丰富区域或夏季极端降雨条件下,地下水库形成垂向补给,分析地下水在覆岩裂隙中的渗流特征为煤矿地下水库安全运营及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此次研究通过固-液耦合相似模型试验获得开采区覆岩裂隙发育稳定规律及导通含水层后地下水渗流特征,分析得出延伸远空间大的离层裂隙和微裂隙多以储水为主,贯穿多个岩层的垂向裂隙具有很强的导水能力,离层裂隙间的水力联系主要靠两侧区域的垂向裂隙形成。垂向补给条件下,地下水先以非饱和方式沿垂向裂隙进行入渗,由上及下覆岩裂隙逐渐区域饱和,最终形成稳定的饱和入渗形式。在此基础上建立饱和渗流状态的地下水渗流数学模型,并依靠数值法求解,与相似模拟试验相互验证得出垂向裂隙是主要的导水通道,其导水量占比最大可达到97%,与此同时垂向裂隙中地下水的运移速度也远超出离层裂隙中的多个数量级。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垂向裂隙渗流量与裂隙发育程度和总涌水量成正相关,与岩石渗透性成负相关。覆岩裂隙中地下...  相似文献   
185.
室内定位技术伴随机器人等在室内环境下自主作业的需要已成为热门研究领域,室内定位效果依赖其使用的传感器以及相关算法。为探索激光雷达在室内定位过程中的技术发展及相关应用,通过文献调研对基于激光雷达的室内定位原理,激光雷达产品,激光雷达室内定位技术发展展开分析。结合当下激光雷达室内定位技术的部分应用场景探索激光雷达现阶段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并提供了部分切合实际的技术解决方案。最后对基于激光雷达的室内定位技术进行了总结及展望,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