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0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51.
随着人类航天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于“高科技、高投资、高风险”的航天活动提供保险,已经成为了业内的共识,其中重要的部分——卫星保险也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发展。1965年,当经营卫星科技  相似文献   
52.
文章分析了机械制造业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途径及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3.
应用LabVIEW开发平台,设计了基于声卡的虚拟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并对信号采集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构建的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具有信号采集、分析、波形显示、存储等功能。所设计的采集软件操作方便、交互性好,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功能扩充,为低成本下构建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了一种思路,可以应用到语音识别、环境噪声监测和实验室测量等多种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4.
基于VSM的分布仿真软件适配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针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大规模虚拟实验的要求,在认真研究适配器技术和基于以太网的VSM(虚拟共享内存)中间件的基础上,提出构造一种基于VSM机制的分布式仿真软件适配器和实时网VSM中间件来扩展已有的以太网VSM中间件的技术.根据松耦合系统与紧耦合系统的不同仿真需求,采用松耦合适配器和紧耦合适配器两种适配器对以太网VSM中间件进行浅层和深层两个层次的扩充.其中松耦合适配器已经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56.
食品和饲料中火鸡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对产品真实性提供技术支撑,作者建立了食品和饲料中火鸡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方法,对火鸡源性成分特异性、灵敏度进行检测并进行实际应用。实验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和高灵敏度,检测限为0.001%。通过对市售食品和饲料样品的检测,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食品和饲料中火鸡源性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57.
为培养面向新世纪具有广博知识面的复合型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人才,进一步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必须重视和做好分子生物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本文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绪论课教学,主要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实验教学中与学生良性互动形成正反馈,以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射频溅射法淀积的a-SiC∶H膜热退火形成6H-SiC相进行了研究.我们采用红外透射谱、喇曼背散射谱和X光衍射谱来研究退火形成6H-SiC的过程.在较高的射频功率下淀积的a-SiC∶H膜经800℃60分钟等时退火后转变为6H-SiC相,该温度低于在低功率下制备的a-SiC∶H形成6H-SiC的温度(1000℃).高功率可导致6H-SiC形成温度的降低与膜中硅及石墨团簇的消失,同时高能量的氩离子轰击可使膜中氢含量减少及各组分均相.通过改变射频功率,本文研究了氩离子轰击对a-SiC∶H膜及形成6H-Si  相似文献   
59.
根据北京-九龙(京九)铁路商丘-龙川段的电信传输网同步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提出了铁路电信传输网同步传输系统设计过程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通信制式的确定、工作波长的选用、系统保护方式、长途及区段系统的兼容、系统网管、系统的升级扩容。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从工业实用化角度出发,主要以Hercules GUR 412((?)_w=3×10~6)为原料,浓度>5%冻胶溶液的制备工艺研究为基础,开展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研究。该工艺方法简单、周期短、聚合物降解小、纺丝液均一、可稳定地进行纺丝和拉伸,拉伸纤维性能:强度达20~30g/d或更高、模量达800~1100g/d或更高。研究中采用的冻胶制备工艺与现行工艺相比独具特色。开展的冻胶流动行为研究、加工过程中的形态研究、超拉伸效果的评价及多项纤维应用试验对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研制及纤维应用产品的研究均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