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姚一军  王鸿儒 《化工进展》2018,37(2):599-609
纤维素自组装材料具有可再生、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且力学性能高的优点,是最有潜力的绿色材料之一。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可直接与第二组装单体构筑纤维素自组装材料,也可利用化学修饰研究改性后的纤维素及衍生物的自组装行为,其中改性处理是最主要的构筑方式。本文着重介绍了纤维素及纤维素衍生物的改性与自组装,对比分析了长碳链疏水化、乙烯基类单体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脂肪族聚酯单体开环聚合、氨基酸单体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改性合成组装分子的原理与特点,综述了组装分子在水体系和非水体系中构筑纤维素自组装材料的最新研究状况,指出纤维素及纤维素衍生物改性后构筑的组装材料具有智能响应性,可通过外界环境变化(如温度、pH、CO2等)调节纤维素自组装形态,在药物控释、生物传感器及生物膜材料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最后对纤维素自组装材料的可增长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玄武岩纤维表面光滑、集束性差且呈化学惰性,纤维浸润性差导致其与浆液黏附力不足的缺陷,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改性玄武岩长丝表面,以改善玄武岩长丝浆丝时集束性能。探讨放电功率、放电气压及放电时间对玄武岩长丝表面形态、静摩擦因数、动摩擦因数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玄武岩长丝的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分析改性玄武岩长丝与纺织浆料黏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后玄武岩长丝表面粗糙程度提高,比表面积增大,摩擦因数增加,玄武岩长丝与纺织浆料的黏附性增强,集束性明显改善;当放电功率为300 W,放电气压为30 Pa,放电时间为7 min 时,改性玄武岩长丝上浆率高,浆丝集束性好。  相似文献   
13.
以白油和司盘-80为油相,丙烯酸和氨水为水相,KPS-Na2S2O5为引发体系,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铵增稠剂。探讨引发剂用量、中和温度、油水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增稠剂增稠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3℃,油水比0.48,中和温度20℃,转相剂7%时,可获得理想的增稠剂黏度,且增稠剂稳定性好、化糊容易。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淀粉浆料浆膜脆、硬的缺点,采用磷酸盐对淀粉变性,在淀粉大分子链上引入酯基,制备了磷酸酯淀粉浆液。分别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对磷酸酯化淀粉结构、浆膜断面结构、玻璃化温度进行分析,研究了磷酸酯化对淀粉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磷酸酯化变性后,淀粉浆料浆膜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浆液对涤棉、纯棉粗纱黏附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系统测试了5种涤棉风衣面料的主要服用性能指标,结合Borda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服用性能测试结果进一步量化分析,研究了涤棉风衣面料的各项服用性能与其面料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涤棉风衣面料服用性能综合表现与其化纤长丝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化纤长丝含量高,其力学性能及织物外观风格表现相对较好,但服用舒适性表现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以醋酸酐为改性剂对淀粉乙酰化处理制备了醋酸酯淀粉,进一步通过柠檬酸氢二铵对其增塑得到了塑性醋酸酯淀粉浆料。分析了醋酸酯淀粉的化学结构,研究了塑性醋酸酯淀粉浆料的浆膜力学性能和增塑机制,测试了塑性醋酸酯淀粉浆液黏度和热稳定性,并将其用于纯棉特细纱上浆工艺实践。红外测试表明醋酸酯淀粉结构上有酯基特征峰;与醋酸酯淀粉相比,塑性醋酸酯淀粉浆膜呈现高的断裂伸长率,这是由于柠檬酸氢二铵与醋酸酯淀粉结构上的羟基所形成的氢键作用,削弱了淀粉自身氢键网状结构,使分子链柔顺性提高。塑性醋酸酯淀粉浆液表现出高的黏度热稳定性,对纯棉特细纱浆纱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纺织浆料的吸放湿规律,为织造车间相对湿度的设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国标采用烘箱干燥法系统研究了淀粉类浆料、聚乙烯醇(PVA)类浆料及聚丙烯酸类浆料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吸湿与放湿规律,从结构上分析了各类浆料吸放湿规律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同一相对湿度下,聚丙烯酰胺的吸湿性最好,淀粉类浆料的吸湿性好于PVA浆料、聚丙烯酸酯的吸湿性最差,对湿度不敏感;淀粉类浆料和聚丙烯酰胺浆料放湿平衡回潮率高于其它浆料。相对湿度为56%时的吸湿平衡回潮率与放湿平衡回潮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纺织浆料均存在吸湿滞后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浆料混溶性对共混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变性淀粉/聚乙烯醇(PVA)共混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变性淀粉/PVA间的共混比、PVA醇解度对共混物浆膜性能和浆液黏附力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共混浆膜的织态结构进行了微观表征,分析了浆料组分数与浆膜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PVA1799与变性淀粉的共混比为40∶60时,共混浆膜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达到最大值,纯棉粗纱的浆液黏附力较理想;低醇解度的PVA会使共混浆膜的相畴增大,结晶性变差,削弱了共混膜的各项力学性能。为提高浆料的混溶性,增强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浆料配方组分宜尽可能少。  相似文献   
19.
海藻酸钠(SA)是一种优良的可降解生物质成膜材料,为了改善SA薄膜亲水性强、薄膜硬脆的缺点,采用两步法,在碱性条件下将环氧封端聚氨酯接枝到SA上,制备了一种改性SA薄膜。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接枝反应的发生,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的引入使SA分子的晶型结构发生改变。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的引入破坏了SA的分子间作用力。热重(TG)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的引入提高了SA在低温区的热稳定性,降低了其在高温区的热稳定性。水接触角、水蒸汽透过率和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当改性剂聚氨酯的加入量从0%到50%变化时,薄膜的水接触角从55.0°提高到77.1°,水蒸汽透过率从2450.28g/(m2·24h)下降到1078.74g/(m2·24h),薄膜的拉伸强度从82.44MPa下降到12.51MPa,断裂伸长率从6.87%增大到41.82%。当改性剂的加入量为50%~60%时,改性SA的接枝率可达18.01%。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海藻酸钠的结构和性质,综述了纳米材料、合成高聚物、天然大分子共混改性海藻酸钠材料的研究现状,着重概述了酯化、酰胺化、氧化、接枝、交联、点击化学等化学改性海藻酸钠的原理与特点,对比分析了物理改性与化学修饰的优点与缺点,最后对海藻酸钠基功能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指出对海藻酸钠改性可显著提高材料的稳定性、耐水性、成膜性及机械性能,赋予海藻酸钠特殊的功能,在废水处理、药物包埋、医用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