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提出一种有效的、低成本的嵌入式系统TCP/IP协议栈实现方案.阐述了在TMS320F2407A中实现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通过对TCP/IP协议进行裁减,采用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灵活的消息控制机制和缓冲区管理,在有限的代码空间内实现了TCP/IP协议栈.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深入研究载噪比测试过程,找出了测试中存在的特殊性,根据这种特殊性,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即单轴等时间采样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TMS320C6711音频处理平台的软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TMS320C6711 DSK中音频处理接口硬件平台、软件编程方法。主要对软件开发的流程及其应用的DSP/BIOS相关模块PIP和芯片支持库CSL作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4.
投影特征匹配的快速钞币面值识别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区域投影特征匹配的钞币面值识别算法。针对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所选取的特征区域位置、大小和数目可不同。建立投影特征模板库,并采用分类比较和滑动匹配的方法提高算法速度和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对人民币的识别速度达到2000张/min,可满足嵌入式系统对算法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工业视觉检测系统控制终端软件存在耦合性高、扩展能力差、实时性不强的缺点,给出了一种运行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上的控制终端软件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分层模型思想和中间件技术对传统MVC模式进行改进,进一步降低软件耦合;采用线程池技术处理不同设备的交互请求,通过支持向量回归(SVR)算法对请求完成时间进行预测估算,并基于预测结果动态确定线程优先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终端软件耦合程度低,实时性强,请求超时发生率仅为1.74%。  相似文献   
16.
曹丹华  汤金宽  吴裕斌 《光电工程》2007,34(4):30-33,59
运动人体识别算法由人体目标提取、头部定位、肢体分割和人体建模四部分组成.文中阐述了算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算法速度的主要函数和原因.分析发现人体目标提取和肢体分割模块占用了算法时间的96%.傅里叶变换和移动向量计算成为影响肢体分割算法速度的"瓶颈",而中值滤波和形态学滤波则是影响人体目标提取算法速度的"瓶颈"因素.针对TMS320C6000DSP体系结构特点,提出了算法优化策略.通过合理配置编译器优化选项、采用内联函数、分解多层循环、指定存储器相关性,以及合理选用标准库函数的方法对算法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执行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脉冲偏置的红外热像仪的噪声等效温差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采用脉冲偏置电压读出电路的 32 0× 2 4 0凝视型非致冷焦平面 (UFPA)的原理。根据处于脉冲偏置的红外热像仪的成像过程 ,分析了影响非致冷热像仪 NETD的几个因素。数值计算表明 :脉冲偏置时 U FPA温度升高带来的误差 ,是影响热像仪噪声等效温差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磁光存储系统数据信道误码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丹华  吴裕斌 《电子学报》1996,24(5):107-109,113
本文分析了磁光存储系统产生误码的原因,针对系统在读取数据“1”和“0”时信道噪声强度不同这一特殊性,导出了描述信道误码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磁光信号检偏方式与信道误码特性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平衡差分信道的容功错能力略高于非平衡差分信息道。  相似文献   
19.
实时监控系统中运动人体图像分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运用差图像算法进行运动人体检测、噪声消除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统计直方图与梯度边缘检测相结合的算法以消除运动人体的影子;同时运用图像扩展模板并配合图像边界处平滑的算法对被分割人体的断裂处进行连接填充。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算法对噪声抑制、人影消除以及人体图像断裂处填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对人体头部的准确定位是当今计算机视觉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基于视觉特征的人体头部提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粗—精"双步头部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人体头部与躯干相对关系初步确定人体头部位置及大小,然后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两个精确定位模板对粗定位结果进行调整,最终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详细阐述了"粗—精"双步头部提取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针对行走中的人体,给出了改进前后两种算法实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头部定位算法可以在复杂情况下更精确地定位头部,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