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天然石英砂、巯基乙酸溶液为原料,将天然石英砂改性后与巯基乙酸反应,制备出石英砂负载巯基材料(简称SFQ),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EDS能谱仪、XRD射线、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及拉曼光谱仪对SFQ的组成、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天然石英砂表面发生褶皱,巯基官能团负载到了天然石英砂表面,SFQ制备成功,对汞离子吸附作用明显,最高达92.37%。为实际工程除Hg (Ⅱ)找到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2.
我国城镇供水水质安全面临的问题与保障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从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的角度 ,评价了我国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现状 ,分析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探讨了影响水质安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城镇供水水质安全保障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3.
针对东北某水源地汛期后冬季低温水质特点,开展混凝-超滤短流程工艺膜污染机理研究,利用Box-Benhnken Design(BBD)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水温、膜通量、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3个因素为自变量,归一化膜比通量(NSF)为响应值,研究他们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水温高于4℃,膜通量和PAC投加量对膜污染的影响均显著;水温低于4℃时,膜通量和PAC投加量对膜污染的影响不显著。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污染后的超滤膜进行微观检测,发现膜丝表面吸附的污染物以高岭土为主,腐殖酸为辅。通过氢氧化钠(质量浓度2 g/L,2 h)和盐酸(质量浓度5 g/L,5 h)浸泡的离线性化学清洗方法可去除膜孔内堵塞的污染物,有效缓解膜污染。  相似文献   
54.
挂膜方式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新型接种挂膜与逐渐增加流量的自然挂膜两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挂膜后期前者的COD去除率可达90.36%,NH3-N去除率可达70.14%,后者则为87.69%和34.67%。前者生物膜生长情况好于后者,生物膜的成熟期缩短了4d;采用两级反应柱可以增加曝气生物滤池对NH3-N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5.
曝气/间歇曝气两级生物滤池去除COD和T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曝气生物滤池的除磷能力,采用曝气/间歇曝气两级生物滤池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系统对COD和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间歇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和停曝时间分别为2h和1h时,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不会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出水COD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对TP的去除主要集中在采用间歇曝气的生物滤池中,其对TP的去除率平均为59%,系统对TP的去除率平均为72%。曝气/间歇曝气两级生物滤池在保证对COD去除效果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除磷率,解决了传统曝气生物滤池除磷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微电解消毒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探讨了微电解消毒饮用水工艺中Cl- 浓度和电解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规律和机理 ,认为微电解消毒的灭菌率与Cl- 浓度和电解时间的关系符合经验公式 :e =1.0 -exp(- 1.2× 10 4 c0 .5871×t1.6865) ,而电解产生的余氯具有持续消毒能力。为取得可靠的消毒效果 ,必须使待处理水中的氯离子浓度≥ 15mg/L、所需电解时间≥ 60s。  相似文献   
57.
结合辽宁某现代化奶牛养殖场废水有机物浓度高、 NH3-N浓度高、色度深,及含有大量的细菌等特点,提出固液分离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流程。运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出水COD、 NH3-N、 SS、 TP等指标均达到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8.
针对抚顺市突发强降雨导致大伙房水库原水浊度在短期之内迅速升高至982 NTU,水厂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应对高浊污染的情况,采用二次絮凝-超滤膜工艺代替原有过滤工艺作为水厂中远期工艺改造方案,对比进行了汛期过程中常规工艺和二次絮凝-超滤工艺对浊度、CODMn、细菌总数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次絮凝-超滤工艺的出水水质能够满足GB5749-2006的要求,二次絮凝作为膜工艺的预处理可有效缓解膜污染,并且该工艺运行成本较低,可作为抚顺各水厂工艺改造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59.
采用SBR工艺处理高有机氮(ON)含量的啤酒废水,为更好的使ON进行氨化和硝化,从而实现脱氮,对ON氨化过程中缺氧和曝气时间对氨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合适的缺氧和好氧时间是去除ON的重要影响因素。当温度为22~30℃、pH为7.08~8.17、DO的质量浓度2 mg/L时,缺氧时间2 h时NH4+-N和ON的平均去除率最高,ON出水的质量浓度为9.22 mg/L,符合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好氧4 h时ON氨化程度较高,且COD和ON的平均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3.94%和77.71%。  相似文献   
60.
中试采用超滤膜直接过滤处理低温低浊水,考察了超滤膜的除污性能和影响膜污染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超滤膜直接过滤的出水浊度恒低于0.1 NTU,对COD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7%和14%;处理水量越低,过滤周期越短,反洗强度越大,跨膜压差(TMP)增长越缓慢,越有助于缓解膜污染,使超滤膜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低温对膜污染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