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采用粉煤灰掺量为25%的C35混凝土,研究了各种微量无机盐(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0.01% ~ 0.05%)与聚羧酸减水剂型泵送剂(P型)及萘系减水剂型泵送剂(N型)复合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掺泵送剂的低坍落度塑性混凝土,添加微量无机盐对其流动性和强度基本上没有影响;对掺泵送剂的大坍落度流动性混凝土,添加微量无机盐对其流动性及经时损失的影响因无机盐和减水剂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影响较小,但对强度影响的差异性很大:对两类泵送剂配制的混凝土,添加微量氯化钙、硝酸钠均无增强作用,添加微量碳酸钠、碳酸氢钠均稍有增强作用;添加微量硅酸钠、硫酸钠对P型泵送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但对N型泵送剂配制的混凝土无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2.
掺不同种类盐类组分的聚羧酸型液体防冻泵送剂,可以使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硬化,强度不同程度的提高并达到设计要求标准.本文主要从负温储存稳定性、防冻剂与水泥适应性及混凝土力学性能等方面研究了多种盐类组分,如亚硝酸钠、硝酸钠、硝酸钙、乙酸钠、硫代硫酸钠、硫氰化钾等对聚羧酸减水剂型防冻泵送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盐类防冻组分后可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其中可总结规律如下: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硝酸钙>硫氰化钾>亚硝酸钠>乙酸钠.  相似文献   
93.
刘斌  何廷树  何娟  史琛 《硅酸盐通报》2015,34(2):349-353
将砂中水洗出来的泥掺入低、中、高强度等级混凝土(C25、C40、C70)中,研究不同含泥量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及混凝土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与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含泥量的增加,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逐渐变差;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对C40和C70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显著;三种强度等级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显著下降;C25和C40等级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明显下降,而C70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4.
对半水硫酸钙晶须在不同水化温度下的水化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XRD、SEM等对晶须水化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半水硫酸钙晶须水化过程随着静置水化温度的升高而延迟,静置水化温度大于100℃时,晶须不水化.晶须长径比减小的趋势随水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静置水化温度为80℃时,半水硫酸钙晶须的长径比在水化30 min后可保持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同流动度下萘系高效减水剂、三聚磷酸钠缓凝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引气剂复合产生的协同效应对硫铝酸盐型膨胀剂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减水剂、缓凝剂与引气剂的协同效应对硫铝酸盐型膨胀剂胶砂试件的抗折强度影响不大,能显著提高试验龄期内的抗压强度,空养条件下的限制膨胀率收缩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96.
研究不同掺量葡萄萄糖酸钠与不同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对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水灰比条件下,葡萄糖酸钠的适宜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05%~0.07%时,与高效减水剂复掺混凝土的抗Cl-渗透性能明显提高;但不在适宜掺量时混凝土的抗Cl-渗透性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7.
通过单矿物、人工混合矿、实际矿物浮选试验以及接触角测量试验,研究了新型抑铜抑制剂对黄铜矿和辉钼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并与目前公认的高效无毒抑铜抑制剂巯基乙酸钠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抑制剂对黄铜矿的抑制效果不仅优于巯基乙酸钠,而且可以提高精矿中钼的品位和回收率,说明新型抑制剂可替代巯基乙酸钠用于铜钼分离。  相似文献   
98.
随着钼矿石开采量的逐年增加,钼矿石贫细杂化现象日益严重,我国传统的脂肪烃类捕收剂煤油捕收能力相对不足,造成部分粒度较粗的辉钼矿颗粒以及大量辉钼矿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不能得到有效的回收;柴油虽然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但是其在矿浆中的弥散性能较差,温度对其影响较大,在低温的情况下,柴油的选钼效果极其不佳。为此,以增强脂肪烃类捕收剂捕收能力,改善其在矿浆中的弥散性能为目的,将不同碳链长度的饱和脂肪烃复配使用,通过优化脂肪烃类捕收剂中不同碳链长度组分的比例,获得一种基于脂肪烃的复合烃油选钼捕收剂。  相似文献   
99.
何廷树  张丰  谢建宏 《黄金》2010,31(7):39-42
某金矿堆存的氰渣金品位为3~5 g/t,有极高再回收价值,进行了从氰渣中浮选回收金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氰渣中部分金赋存于氧化矿物中,且硫化矿氧化严重,单独使用硫化矿类捕收剂,金回收率低,采用新型氧化矿捕收剂XJD-10与丁黄药配合使用则能显著提高金的浮选指标。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95%,用硫酸铜做活化剂,两种捕收剂复合使用,经一次粗选、两次精选、四次扫选浮选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金品位为104.69 g/t金精矿,回收率为84.13%。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