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文化教育   2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选题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我省进一步提出“坚持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的发展原则.需要我们关注农村、服务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本期的主题活动专栏,我们尝试从农村资源出发.  相似文献   
22.
陈丽文  昌兰 《出版科学》2009,17(4):36-38,32
归纳英文医学论文的写作和编辑加工中常见的一些容易错用的词,解释其含义,介绍推荐用法,为在医学文献的写作和编辑加工中正确用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对中国汽配电子商务平台设计的研究,分析了汽配网络营销中的平台架构、运营方式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为建设符合当前国内汽配销售形势和网络建设水平的电子商务系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4.
民族院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实习可以放在校内进行,建立校内实习基地,使学生树立计算机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  相似文献   
25.
数字系统实验课的能力培养应从基础入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数字系统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了严谨的科研作风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6.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儿童游戏是指世代相传、在儿童中广泛流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游戏。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游戏给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带来了快乐时光,是一座丰富多彩的游戏宝藏。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门的开放,五光十色的声、光、电玩具,机器人、芭比娃娃等等,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时至今日,只有少数传统儿童游戏还在一些儿童中流传,不用说孩子们,就连他们的父母、老师,对这些曾伴随自己欢乐童年的传统游戏也已产生了陌生感。现代儿童能接受这些“古老”的游戏吗?传统的儿童游戏能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27.
本文分析了我国移动信息服务现状,并对手机信息服务的特点以及开展图书馆手机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施展才能的环境,提高创新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院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并进行内容的分解和组合,实验方法由浅入深,注重各门课之间的承上启下,以求得最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9.
在信息时代,计算思维是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就是像一个计算科学家一样思维。在计算思维学习过程中,一个人学习的是计算机科学的概念。使用“计算思维”而不是“计算机编程”那是因为更多的是计算机科学而不是计算机编程。计算思维概念最初是在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领域中兴起的,是为了阐述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从事计算机专业研发有无必然关系。计算思维努力想表明其普适性,即计算思维是对普通人都有用的,不仅仅是面对计算机专业开发人员,也不仅仅是为了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着同样的困惑。引入计算思维到中小学,可以让未来的社会公民具备更强的信息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可解决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会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有可能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之一。从学生与社会的角度而言,如今所有的学生都生活在计算环境之中,现实的社会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系统和大量的计算机应用人员。计算机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成为熟练的技术用户,也可以使他们成为技术革新创造者,提高全人类的生活质量。事实上,一般学生都热爱计算,无论是计算机程序给他们提供的魔力般的感觉,还是喜欢艺术组合、描述、设计、规划并促进个人视觉世界中的创造。计算思维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当计算思维的思想与方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变得更加容易时,它就会产生飞跃,拓展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