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5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悲剧的戏剧,悲剧的人生"代表这一悲剧特色的无疑是《雷雨》这部作品.《雷雨》带着它的悲剧色彩走向了世界,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不论戏份儿多少,都能够表现出他们鲜明的个性,性格复杂而形  相似文献   
12.
设 f(m,n)为 1× 4格牌覆盖 m× n棋盘的方法数 ,用递推的方法给出 f(m,n)(m=4,5,6,7)的递推式及生成函数  相似文献   
13.
我愿所有的老师都能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次特别的对话,原由是山东省东营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创新教育案例征集活动。活动的初衷是发动广大教师反思和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引导大家做研究型教师并从中品味从事教育的幸福感。东营市教育局长张洪生在读了这些案例后,欣然写下了一封真挚而闪烁着教育思想光芒的回信。由于篇幅所限,仅选择了其中一篇案例与信一起刊登。我们相信,这里面说出了不少教师的心里话,而且也会引发教师的诸多思考,尤其是在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中,寻找教师职业对于自身的价值与幸福更富有特别的意义。在文章内容的价值之外,这种教育局长与教师的对话更是值得褒扬的,因为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局长和教师经常能在这样的层面达成共同的理解,教育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相似文献   
14.
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实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盘模拟和ERP系统软件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以专业软件为工具,以行业信息化带动教育信息化,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突破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进行学习,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文悟道因道学文江苏特级教师张洪生《别了,我爱的中国》是郑振择同志写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的一篇散文,作者以饱蘸爱国主义激情的笔墨,记述了他当时被迫离别祖国去欧洲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祖国母亲无限热爱的深厚感情。但课文所叙述的内容离我们...  相似文献   
16.
以《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对如何合理利用“换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简述了当前《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合理利用“换位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和方式方法,对“换位教学”模式应用前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合理应用“换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部分建议,以求对其它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人为的存在,在可为、能为、允许为的条件下,人怎样为,教育就怎样存在。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育的人为实际上就是教育操作者不间断地进行选择,教育的实际运行状态正是这种持续选择的结果。在历史的限度内,有什么样的教育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是种子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本文简介了谈课程的性质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站在振兴“民族种业”的高度上看待井重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当前我国种业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危机为引导,结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行业忧患意识及社会青任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借以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可为种子工程与技术专业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人为"和"为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并非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人为"的存在,人为的目的在于"为人"."人为"和"为人"的统一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活动意义的实现程度.在现实的教育发展中,两者之间的分裂却始终难以愈合,且日益严重,教育的消极负面影响大多发源于此.在这分裂的背后,隐含着纠缠不清却又不容回避的问题:人为的教育为何会偏离为人的方向?教育如何才算是为人的?为人的标准是恒定的还是变动的、应然的还是实然的、普适性的还是个体性的?教育的"人为"和"为人"统一的基点在哪儿?……如果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教育的"人为"和"为人"之间的分裂程度就会日益严重,教育活动的意义就会日益削减,甚至走向反面,成为人的枷锁.  相似文献   
20.
为深化师范学校教育改革,进一步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提高管理干部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山东省中等师范学校校长培训班于1988年11月在山东教育学院举办,全省有55所师范学校校长及管理干部参加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