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传播学认为,影响报纸发展的三个社会生活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教育程度和闲暇时间。这三个指标实际上界定了报纸发展的可能性空间。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的变革与这三个指标的变动有关。总的说来,9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总的趋势是人均国民收入、国民受教育程度和闲暇时间均呈上升趋势,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一方面可使读者有足够的财力自费购买随内容的丰富(主要是  相似文献   
22.
23.
对“限广令”合法性、正当性与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11月25日,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即“66号令”),将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即“61号令”)中的第三章第十七条[“播出电视剧时,可以在每集(以45分钟计)中插播2次商业广告,每次时长不得超过1分30秒.  相似文献   
24.
丁汉青 《青年记者》2012,(31):70-72
2012年10月18日,世界知名时事周刊美国《新闻周刊》宣布将在2012年12月31日出版发行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后,全面转向数字化。转型后的《新闻周刊》网络出版物称为"Newsweek Global"(全球新闻周刊),将是一个全球通行的单一版本,并基于用户订购的模式,通过平板电脑和网页的电子阅读工具发布。这份即将转型的杂志创刊于1933年2月17日,在美澳加均有发行。数千期《新闻周刊》的纸质封面摆放在一  相似文献   
25.
丁汉青  杨雅 《青年记者》2012,(13):74-75
2012年3月15日,重庆卫视晚间《重庆新闻联播》播出结束后,荧屏上出现了一条某品牌酒类广告.这是重庆卫视去年高调宣布打造红色"公益频道"之后,播出的第一条广告.虽然随后重庆卫视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不便回应,但是"重庆卫视启动广告部招聘计划,即将重回地方卫视收视战场"的言论却在微博上不胫而走.事实上,自进入2012年起,重庆卫视便悄悄变化着:  相似文献   
26.
本文采用眼动实验法与内容分析法,以眼动仪采集的"注视点个数"(Fixation count)测量电视广告所捕获的视觉注意,分析包括"广告段"和"广告"两个层面的广告特征自变量与视觉注意间的关系,并建构电视广告视觉注意模型。  相似文献   
27.
丁汉青 《青年记者》2012,(22):83-84
广告回避指"媒体用户不同程度地减少广告接收的所有行为",可分为身体回避、机械回避和认知回避三大类.身体回避指在电视播放广告时,观众起身离开,回避广告接触;机械回避指观众通过换台等方式回避广告接触;认知回避指"在场,却并不观看(视而不见)或边看边活动",比如读书或做杂事.①可以说,判断电视广告编排科学与否的基本依据,是观众对电视广告的反应.一般而言,观众对电视广告的回避越少,说明电视广告的编排越科学.在这三类广告回避中,认知回避的发生比例最高,其次是身体回避,最后是机械回避.虽然机械回避的发生比例最低,但由于其可直接用收视率的变动加以衡量,因此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8.
丁汉青 《青年记者》2012,(19):78-79
网络购物(以下简称“网购”)已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基于网购消费者AISAS(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的行为模式可以判断,网络在改变着人们传统购物方式的同时,亦凸显出网络口碑信息背后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9.
植入式广告作为广告营销界的一个关键词"热闹"了整个2010年.在这一年里,关于植入式广告的话题不断,"虎年春晚"、<杜拉拉升职记>、<金婚风雨情>等热点"扯着"植入式广告话题从行业走向大众,成为公众网上网下、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  相似文献   
30.
网络时代的消费者形成了新的行为模式。在大众传播时代,消费者即使认为所购物品很重要,其信息搜寻活动通常也非常有限。现如今,随着网络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渗入,随着在线资源越来越丰富、便利,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活动大大增加。①与此同时,购买了产品的人常常在网上议论、评价这种产品,这就形成了网络口碑,购买者也明显地会受到口碑传播信息的影响。②可以说,在这样一个已经通过搜索引擎形成了信息循环的网络化社会中,“搜索”与“分享”已成为消费者行为的显著特征。也正是基于这种洞察,日本电通广告公司提出AISAS(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模式,以升级传统的AIDMA(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行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