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自然科学   4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基于粗糙集的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结合粗糙集属性约简及支持向量机分类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粗糙集对过程特征变量进行约简,去除冗余的过程信息,并降低过程数据的维数,获得具有代表性的过程特征信息。基于该特征信息建立支持向量分类机用于故障的诊断。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为例,对交流单相接地故障和直流接地故障进行诊断,诊断时间分别为12ms和11ms,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8.8%和96.8%。  相似文献   
32.
水下输液管道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研究水下横向输液管道的动力特性,假定管道系统承受外界均匀流的作用,同时考虑管内流体流动的影响。建立了水下输液管道侧向振动的微分方程。采用Hermite插值函数和Galerkin法离散得其有限元标准形式。研究管内流动为恒定流时输液管道长度、内部流体流动速度对管道动力特性的影响及管内流动含有谐波挠动的情况下输液管道固有频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管内恒定流动的情况下。输液的自振频率随管道长度及管内流速的增加而降低,同时管内流动的谐波挠动对管道的自振频率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3.
针对工业P ID控制器不能很好兼顾抗干扰性与鲁棒性的缺点,将预测函数控制(PFC)与P ID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具有PFC-P ID控制结构的新型预测函数控制器并成功地应用到工业焦化加热炉炉膛压力的控制中。由于其控制策略实现了目标和控制的分层,因此其控制效果要优于仅存在P ID控制的情形。实际工业应用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4.
海洋结构趋向于更大型化,需以高刚度承担更大负荷,结构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动态负载,动载低衰减传播将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不适,但传统黏性阻尼减振结构的刚度较低,可能降低静态负载.为使减振结构同时具有高承载和高阻尼性能,本文基于稳定理论设计了多稳态被动转换支杆阵列,位移加载下压杆出现直杆-局部弯曲-整体弯曲3个稳定支撑状态,由此产生负刚度使激励-响应曲线形成滞后回环;进一步提出了线性弹簧-多稳态压杆并联结构,位移或力动态加载下该类结构都可发生多稳态转换,实现静态高刚度和动态高耗散,并以有限元模拟讨论了耗散特性的几何参数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王芳  王树青 《科技信息》2010,(35):I0370-I0370,I0401
由于传统的英语课文教授方法的制约,这使得学生学到的只是些片面呆板的语言知识,而他们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亟待提高。笔者认为必须改革原有固定的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因此,笔者想结合职业高中英语课文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课文部分进行整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6.
基于Agent技术的人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将界面智能体、移动智能体和信息智能体应用于决策支持系统中,分析了各种智能体的工作原理,利用界面智能体的人机协调技术,构成一个人机共存的智能决策支持环境,利用移动智能体与信息智能体实现人机决策的网络化,给出了系统应用实例,并分析了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7.
38.
用Gaussian98W程序对四聚甲基锂Li4(CH3)4的电子结构作了量子化学计算,根据分子轨道能级、电子密度集居数分析、原子电荷、化学键键级等对Li4(CH3)4的缺电子多中心键的特点进行了理论解释.计算表明在Li4(CH3)4中每个碳原子与4个锂原子形成化学键,与一个距离较远的锂原子形成化学键的键级高于与3个距离较近的锂原子的键级,生成不对等的5中心2电子键(5c-2e);四聚甲基锂中Li-C键的平均键级是0.3749,平均键能为132.1kJ/mol.  相似文献   
39.
针对高炉专家系统中知识表达的特点,探讨了高炉异常炉况判定中最常出现的规则出错类型,给出了具体的知识求精策略并实现了相应的算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文中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0.
模糊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的交叉综合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是目前智能控制中使用的两种主要方法,它们在求解系统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时,表现出了一定的互补性和可结合性。本文从这两种方法的求解机制出发,研究了它们的互补性和可结合性,概述了现有的基于模糊系统与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系统的一些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并在文中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