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自然科学   2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杨树是我国平原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如何做到适地适树,提高杨树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是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综合评价杨树无性系间的生长和力学性能,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筛选杨树优良无性系提供依据。【方法】在对美国引进的10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和3个对照无性系进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选择17个生长较优良的25年生无性系,分析其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结果】所研究的17个无性系间在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等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 木材基本密度与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力学性质各指标间也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综合评价表明,无性系‘NL-95’、S371、S313和‘I-69’属于低强度、中低品质材,其他13个无性系都属于低强度、高品质材。【结论】所研究的17个无性系中,从美国引进的S3239和S3312两个无性系的综合表现最好,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用材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运用集群并行处理技术实现分布式网络排课选课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特点出发,采用集群技术设计能适应实时、大批量用户、上网时间集中的网络选课系统,重点解决了在分布的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数据并行处理能力的问题,并给出了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3.
摘要用损伤变量研究自增强厚壁圆筒产生自增强的过程,引入损伤有效应力的概念,结合自增强厚壁圆筒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单层厚壁圆筒的损伤自增强模型。给出了损伤区和弹性区的应力表达式、损伤自增强压力、外壁环向应变与损伤自增强残余应力等表达式。借助于25Cr2MoV材料的自增强实验数据对损伤自增强模型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损伤自增强模型与理想弹塑性模型、双线性硬化模型相比更接近于实测值。重要意义在于可能产生新的单层厚壁圆筒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4.
针对目前中间数据格式多元化,不利于数据交流与共享这一问题,考虑系统的可扩充性及针对网络传输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异构数据连接的一般模型和处理方法,即含中间数据源的XML传输方式异构数据连接模型.并且以转换虚拟现实语言(*.wrl)数据为例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5.
将桥梁视为由各主要构件组成的一个体系,考虑一般大气环境下劣化混凝土桥梁抗力退化性及其荷载的时变性,采用自适应重要抽样法计算劣化桥梁的体系时变失效概率.同时,对变量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对科学、经济地制定桥梁维修计划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雌甾与过量溴反应时,不仅发生芳环的溴代,而且还发生雌二醇17β-羟基的酯化、氧化以及雌酚酮16-溴代。主要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和质谱确定。反应巾还分离出一种未知物,预示雌甾芳香A-环转变为环状二烯酮结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7.
利用1961-2010年天水市7个测站雷暴观测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趋势系数、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年雷暴日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水市近50年年雷暴日数呈下降趋势,每10年总次数减少6.3d,但是武山、甘谷呈上升趋势,其他县区均呈下降趋势,清水县减少趋势最为明显,每10年下降2.4d;地理分布特征是:渭北区高于河谷川区,关山区高于渭北区,呈“U”形分布;利用M-K检验法对全市年总雷暴次数检验发现:雷暴日数在2007年发生突变,通过上述的研究,以期对防雷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在赛艇运动中,桨力是驱动人-船-桨系统前进的唯一动力,桨力曲线从根本上反映了运动员专项技术的完善程度。通过桨力曲线的形态特征分析,对赛艇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进行诊断和评估。首先,运用实船测试法采集国家队优秀运动员的水上运动生物力学数据;其次运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定性分析桨力曲线的形态特征,建立基于形态特征的专项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针对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累进评分法建立评分表,运用离差法建立等级评价表,实现赛艇运动员水上专项技术的客观评价。所介绍的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国家赛艇队,和众多的省级赛艇队,对于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诊断与改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9.
利用Lingo对离散型桁架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首先,对Lingo软件包做了简介。然后,在不同的荷载工况下同时考虑应力、稳定与位移等约束条件,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给出了结构内力重分析的方法,运用该重分析技术,使拓扑优化计算工作量减少。最后,为了确保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给出了一个具有应力和位移约束的桁架结构拓扑优化的算例,算倒表明,运用Lingo解决桁架全局拓扑优化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
二氧化碳排放演变驱动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IPAT方程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在技术进步驱动下,二氧化碳排放随着时间的演变依次遵循三个"倒U型"曲线规律,即碳排放强度倒U型曲线、人均碳排放量倒U型曲线和碳排放总量倒U型曲线。依据该规律,可以将碳排放演化过程划分为碳排放强度高峰前阶段、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以及碳排放总量稳定下降阶段等四个阶段。在不同演化阶段下,碳排放的主导驱动力存在明显差异。在碳排放强度高峰之前阶段,碳排放增长主要由碳密集型技术进步驱动,在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则主要由经济增长驱动,在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则主要由碳减排技术进步来驱动,进入碳排放总量的稳定下降阶段后,碳减排技术进步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