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72篇
  免费   1167篇
  国内免费   1226篇
农业科学   18565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679篇
  2021年   749篇
  2020年   768篇
  2019年   719篇
  2018年   552篇
  2017年   830篇
  2016年   594篇
  2015年   857篇
  2014年   833篇
  2013年   1100篇
  2012年   1417篇
  2011年   1461篇
  2010年   1305篇
  2009年   1192篇
  2008年   1163篇
  2007年   1017篇
  2006年   869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研究海南省海湾地区分布的有机质浸染砂水泥土的力学特性,该文首先对有机质浸染砂水泥土和标准砂水泥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比试验(采用配合比均为熟石灰掺入比7.5%、水泥掺入比20%、水灰比0.45),定量分析养护龄期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及试样破坏形式的影响。然后对有机质浸染砂水泥土进行单轴抗压试验,获得了水泥土材料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刚度变化规律以及改进邓肯-张本构模型。结果表明:1)有机质浸染砂水泥土试样的破坏类型为塑性剪切破坏和脆性剪切破坏;2)有机质浸染砂水泥土抗压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基本呈指数形式增长,但在养护龄期14 d后,增长速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3)随着养护龄期增长,水泥土刚度增加。在加载初期,水泥土切线模量随着轴向应变增加而增大,呈现刚度硬化现象;4)基于单轴抗压试验得到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可分为2个阶段:塑性阶段、软化阶段;5)通过对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描述,得到了修正的邓肯-张模型,确定模型参数后,与实测数据对比发现,该修正模型可以模拟有机质浸染砂水泥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讨变化环境对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Dss建立了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情景,仿真模拟了变化环境下农业供、需水量及缺水量的变化情况.石羊河流域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农业供水量和需水量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但 2033年以后,农业供水量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行政区农业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金昌市A2气候情境缺水率大于B2情景,在2029年、2038年缺水率分别达到32.0%,28.6%, B2情境下,2021年开始出现轻度缺水,中度缺水年仅出现在2023年和2039年,缺水率分别为30.7%,30.5%;武威市A2气候情境下缺水率小于B2情景,仅2038年为中度缺水,缺水率为24.9%,B2气候情景中度缺水年较多,2023年缺水率最大,达到33.2%.研究结果可以对变化环境下区域用水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3.
GAO Meng  HUANG Juan 《园艺学报》2020,36(7):1161-1169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resveratrol (Res) on cortical neurons in rat bacterial meningitis (BM) model. METHODS Group B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was injected via the posterior cistern to establish a BM model. Resveratrol was administered intranasally and microRNA-223-3p (miR-223-3p) antagomir was administered by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HE staining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brain tissue. Loeffler scoring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neurobehavioral functions. TUNEL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ct neuronal apoptosis.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β (IL-1β), IL-18,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and 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 (Iba1) was detect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The protein levels of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 (NLRP3), cleaved caspase-1, IL-1β and IL-18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iR-223-3p was detected by RT-qPCR. Online software TargetScan was used to search for the complementary nucleotide sequences between miR-223-3p and NLRP3 mRNA. RESULTS Compared with sham group, the thickness of meninges in BM model was increased, the neurological score was decreased (P<0.05), and the number of TUNEL positive neurons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strocytes and microglia were activate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IL-1β and IL-18 was increased (P<0.05),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NLRP3, cleaved caspase-1, IL-1β, IL-18 and miR-223-3p were increased (P<0.05). Compared with BM group, after treatment with resveratrol, the neurological score was increased (P<0.05), the number of TUNEL positive neurons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astrocytes and microglia was suppresse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IL-1β and IL-18 was decreased (P<0.05), the protein levels of NLRP3, cleaved caspase-1, IL-1β and IL-18 were decreased (P<0.05),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iR-223-3p was increased (P<0.05). A nucleotide sequence in the 3'-UTR of NLRP3 mRNA might be targeted by miR-223-3p. In the brain of rat BM model, compared with antagomir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NLRP3 was increased in miR-223-3p antagomir group with resveratrol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Resveratrol may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death of cortical neurons in BM model of infant rats through miR-223-3p/NLRP3 pathway, thus playing a protective role for the neurons.  相似文献   
104.
最近,笔者实验室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两种新亚型藏猪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进一步调查新型PEDV是否在四川腹泻猪群中存在或流行,对实验室2018-2019年保存的116份猪腹泻粪便或肠组织样本进行PEDV的检测及其纤突蛋白基因(spike)分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腹泻样本的PEDV检出率为42.2%(49/116,95% CI=33.1%~51.8%),并获得了13条完整的S基因序列,全长为4 149~4 170 bp,序列相似性为94.2%~99.9%,其中SWUN-H3-CH-SCYA-2019的S基因与藏猪源新G1亚群PEDV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7.0%~98.6%。遗传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3株PEDV S基因划分为G1和G2大群,其中SWUN-H3-CH-SCYA-2019位于藏猪源新G1亚群;SWUN-19-CH-SCZY-2018、SWUN-4-CH-SCXC-2018、SWUN-1-CH-SCNJ-2019和SWUN-3CH-CH-SCZG-2019位于G2亚群中一个独立的分支,且与藏猪源新G2亚群毒株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13株PEDV的演化过程,以贝叶斯进化分析软件包(BEAST)进行分歧时间估算,结果表明SWUN-H3-CH-SCYA-2019的分歧时间约为2012.3年,早于藏猪源新G1亚群其余毒株的最早分歧时间(2015.7年);SWUN-4-CH-SCXC-2018、SWUN-19-CH-SCZY-2018和SWUN-3CH-CH-SCZG-2019的分歧时间约为2014.2年,早于G2亚群的藏猪源毒株2014.7年,所有藏猪源PEDV的分歧时间均晚于四川毒株。本研究在四川地区首次发现了藏猪源PEDV,并且从毒株的分歧时间推断青藏高原的藏猪源PEDV来源于四川,为新型PEDV分子遗传进化的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为丰富花生种子特异启动子资源,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在花生基因组中克隆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PSC32的启动子AHSSP1,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PSC32基因表达模式,借助NewPLACE在线分析了AHSSP1序列中存在的顺式作用元件,并构建了AHSSP1驱动GUS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经农杆菌转化获得转基因拟南芥,经GUS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了该启动子的功能。结果表明,PSC32基因957 bp长的启动子AHSSP1序列具备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特有的3个RY REPEAT元件。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PSC32基因在花生成熟种子中表达,而在饱果成熟期根、茎、叶片、花、入土前的果针、成熟种子的果壳中均不表达。GUS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成熟种子以及萌发种子的子叶、下胚轴和胚根均能够被染上蓝色;长出真叶后,子叶和下胚轴仍能被染色,而根和真叶不能被染上蓝色;成年期转基因拟南芥的叶片也不能被染上蓝色。而野生型拟南芥整个生长时期均不能被染上蓝色。以上现象说明AHSSP1是一个种子特异启动子。本研究丰富了花生种子特异启动子的资源,对花生籽仁品质改良或以花生籽仁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对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海南、云南及广西11省(自治区、直辖市)70个县(区、市)的楠属(Phoebe)树种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记录楠属种质资源分布、群落现状、木材利用及人工造林情况,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并详细介绍主要树种的特征差异。调查发现,中国楠属树种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其中紫楠(P.sheareri)、闽楠(P.bournei)及白楠(P.neurantha)分布范围最广;综合比较生长速度和适应性,广西适宜推广种植的楠属树种有闽楠、桢楠(P.zhennan)及崖楠(P.yaiensis)。  相似文献   
107.
根据实验室业务及质量管理流程,开发了农机装备综合实验平台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将人员、仪器、方法和文件等数据因素有机结合,通过共享平台对大型仪器进行有效整合和共享,并且提供共享服务,实现共享仪器的网上预约、审核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8.
为进一步分析活性氧和抗氧化防御系统在番茄抗病信号调控机制中的作用,为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以4叶1心的番茄幼苗为试验材料,比较番茄幼苗受灰霉菌侵染后叶片O_2~-·以及抗氧化酶、内源褪黑素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番茄幼苗接种灰霉菌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上病斑斑点逐渐增多,灰霉菌含量显著增多,叶色逐渐变浅,植株表现明显的发病症状;灰霉病菌侵染后番茄体内O_2~-·活性爆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上升,褪黑素含量增加;上述变化都是番茄幼苗为了抵御灰霉菌的生物胁迫而发生的应激反应。综上,植物在遭受病原菌等生物胁迫时不能简单地推断SOD、CAT和POD等抗氧化酶活性一定升高,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更多地依赖于抗性信号路径中信号物质的激活和积累。  相似文献   
109.
以王氏唇柱苣苔(Chirita wangiana)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培离体快繁研究,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对组培苗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添加0.5 mg/L 6-BA+0.1 mg/L NAA;最适继代培养基为MS添加0.5 mg/L 6-BA+0.05 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添加0.5 mg/L IBA和15 g/L蔗糖,所有生根培养基获得的组培苗移栽驯化成活率达到92%以上。组织学切片检测表明,王氏唇柱苣苔叶片为外植体所形成芽体均为器官发生方式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组培苗倍性没有变化,基因组大小与母本相比仅发生了1.86%的减少;染色体数目为2n=36,跟母本一致,植株形态特征上也无变异。研究结果可为王氏唇柱苣苔的园艺应用快速提供大量遗传稳定的种苗。  相似文献   
110.
湖北省畜禽粪污还田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