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业科学   40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野生食用菌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河南省伏牛山16种野生食用菌中的Cu、Mn、Zn微量元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16种野生食用菌中,含锰量最高的是羊肚菌(19.70mg/100g);含铜量最高的是杵菌(10.45mg/100g);含锌较高的样品为杵菌(11.53mg/100g),牛肝菌(11.22mg/100g),美味牛肝菌(11.69mg/100g)。因此,野生食用菌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2.
凋萎和添加剂对红三叶青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鲜贮或晾晒红三叶青贮的影响,以盛花期红三叶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mL/kg)gL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天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晾晒极显著提高红三叶青贮饲料的pH(P〈O.01),降低乳酸含量(P〈0.01)。添加蔗糖和甲酸能改善红三叶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添加蔗糖和甲酸都极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以及乙酸和丙酸含量(P〈0.01),极显著增加乳酸含量(P〈O.01)。添加甲酸可显著提高红三叶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保存率(氏0.05)。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53.
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和过牧草地土壤全氮、总有机碳和全磷含量整体高于耕地和林间草地,退耕地种草后土壤全氮、总有机碳含量增加,全磷含量无显著变化.耕地和过牧草地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天然草地、过牧草地和耕地土壤pH值显著高于林间草地和人工草地,而土壤电导率均为过牧草地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天然草地显著高于林间草地、人工草地和耕地.林间草地和过牧草地土壤容重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和耕地,而天然草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林间草地土壤含水量最低.  相似文献   
54.
中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及需求分析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掌握中国草种生产现状及未来供需情况,对我国草种子生产现状及未来草种子供需形势进行了调查研究,查阅了相关文献,统计了近几年来全国草种子地区分布、面积、产量和草种子类别,并分析预测了未来几年我国草种的供求趋势,对比了发达国家在草种生产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以供行业发展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5.
牡丹叶尖枯病的症状和发生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牡丹叶尖枯病的症状特点和田间扩展方式,以及对大气和牡丹叶片中氟浓度的测定,结果证实牡丹叶尖枯病是由大气氟污染引起的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污染区的牡丹在生长季节叶片不断地吸收氟化物,当叶片中氟浓度超过了其能够耐受的限度时,即表现枯死症状。由于氟化物在叶片中会随着蒸腾流向叶尖,而使叶尖的氟浓度较高,故枯死症状先在叶尖出现。  相似文献   
56.
氮、磷、钾肥料配施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不完全试验设计,在温室对花盆种植的苜蓿施用氮、磷、钾肥料,研究其对牧草干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种子播种所建植的苜蓿,在播种当年追施氮、磷、钾肥可以显著(p〈0.05)提高苜蓿干草产量和植株高度,且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干草产量呈上升趋势;磷、钾、肥以中等施入量(120kg P2O5/hm^2,200kgK2O/hm^2)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7.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在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草地生态系统沾源野外观测站,以马铃薯地为对照,研究了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地种草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提高了土壤的脲酶、酸、碱件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且0~10 cm土层酶活性变化较10~20 cm土层显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碳、氮含量之间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受生长季节影响较大,但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5种人工草地(扁穗冰草、草地雀麦、无芒雀麦、羊草和紫花苜蓿草地)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但因季节因素的影响,很难确定哪种人工草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8.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郭彦军  韩建国 《草地学报》2008,16(4):386-391
在北方农牧交错带,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地为对照,研究了退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地种草可提高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增加表层土壤的全氮含量。人工草地0~10 cm土层有机碳和氮素含量分别较耕地高20.84%和18.21%;退耕地种草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电导率和pH水平无显著影响;耕地与人工草地土壤化学指标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受生长季节的影响,选择适宜的采样季节是评价退耕地种草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典型草原自然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以内蒙古巴林右旗退化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探讨围封条件下,退化典型草原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围封对典型草原土壤含水量产生深刻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加最明显的是土壤表层0~5 cm;典型草原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增加极显著(P<0.01),全磷和速效磷增加较为显著(0.01<P<0.05),同时,土壤养分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典型草原群落去除放牧践踏的干扰后,土壤物理性状得以改善,恢复6年和10年的0~5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27和1.25 g/cm3,显著低于恢复初期的土壤容重(P<0.05)。  相似文献   
60.
卢辉  韩建国 《草地学报》2008,16(5):480-484
通过田间罩笼试验研究内蒙古典型草原3种蝗虫成虫种群死亡率和竞争。供试蝗虫分别为: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 B.Bienko),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pis(Zub.))和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 Ikonn.)。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和宽须蚁蝗食性相似,喜食禾本科牧草,而短星翅蝗则喜食菊科牧草,为了获取更多食物,短星翅蝗种内竞争强于亚洲小车蝗和宽须蚁蝗;30 d后在3种密度(24、16、8头/m2)下,亚洲小车蝗存活数均高于另两种,其竞争也强于另两种;3种蝗虫24头/m2死亡率均高于80%,其中短星翅蝗达86%,说明在高密度下有很强的种内竞争,随着密度的减少死亡率降低,种内竞争也随之减少;3种蝗虫混养时,亚洲小车蝗和宽须蚁蝗的死亡率比在单种时有所降低,而短星翅蝗死亡率比单种时则有所增加,表明亚洲小车蝗和宽须蚁蝗有较强的种间竞争,短星翅蝗的竞争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