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1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甜高粱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新疆粗饲料资源短缺的现象已十分严重,是影响新疆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发和利用饲料资源已经成为了饲料研究工作的重点.甜高粱具有抗逆性强、生物产量高等诸多优势.充分开发与利用甜高粱饲料,不仅可以解决饲料不足问题,还有效利用了新疆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积极促进新疆畜牧业发展,为农民创造可持续经济收益.文章对甜高粱的生物学特性、使用现状,甜高粱在动物饲养过程中的价值和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研究甜高粱在新疆畜牧业生产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及利用.  相似文献   
12.
以连麦抗1(LMK1,白粒小麦)、CM-L3(蓝粒小麦)和CM-Z2(紫粒小麦)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粒色小麦籽粒色素及功能营养成分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花后14 d达到最大值,且连麦抗1籽粒中的叶绿素含量高于CM-Z2和CM-L3的;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表现为CM-Z2和CM-L3在花后14 d出现峰值,而连麦抗1在花后21 d出现峰值;CM-L3和CM-Z2籽粒中花青素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前者的含量低于后者的含量,而连麦抗1籽粒中花青素含量很低且在各时期基本上无差异;不同品种(系)籽粒中微量元素Fe和Zn的积累均表现为CM-Z2>CM-L3>连麦抗1,而Mn、Cu含量存在品种(系)间差异,但未与籽粒颜色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在灌浆前期,白粒小麦籽粒中的总黄酮、赖氨酸及色氨酸含量较高,而在灌浆中后期紫粒小麦籽粒中的总黄酮、赖氨酸及色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白粒小麦和蓝粒小麦的.  相似文献   
13.
主要对于农业经济财务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及目前中国农业经济财务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如何进行农业经济财务管理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优化改革中国农业经济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氮素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结构、群体质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筛选黄淮麦区氮高效小麦品种,以黄淮麦区42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正常施氮和不施氮2种氮素水平,分析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结构、叶面积、株高、穗长、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旗叶SPAD值、氮素积累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氮素水平下,42个小麦品种产量结...  相似文献   
15.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 田间子囊壳带菌率较高,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近年小麦赤霉病发生加重,在扬州市邗江区大发生频次明显增加,防控难度加大,尤以2012年发生最重.本文分析了邗江区2012—2020年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及重发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建议,为小麦赤霉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潜江市养殖小龙虾的条件要求,并提出了小龙虾产业布局建议,以期为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害虫发生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豫南地区水稻害虫种类很多,主要种类及防治技术如下: 1水稻主要害虫的发生时期 1.1二化螟 二化螟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危害盛期为6月底7月初,第2代危害盛期为8月上句。应以防治一代幼虫为主,在蚁螟初孵时施药。  相似文献   
18.
正阳县全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34万hm2左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优质粳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而带动了优质杂交粳稻生产,目前优质粳稻种植面积已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85%以上.为保证优质杂交粳稻的安全高效生产,近年来我们组织技术力量对危害优质粳稻生长的"三病三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方喷肥对北京地区杂交榛Corylus heterophylla×C. avellana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优选氮、磷、钾组合配比, 为杂交榛人工栽培叶面追肥提供技术依据。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 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方喷肥对杂交榛产量、单果质量、仁质量、出仁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粗脂肪质量分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梢生长期喷施氮肥能够显著(P < 0.05)地增加杂交榛的产量, 喷施磷肥和钾肥对杂交榛的产量影响不大; 叶面喷施氮肥、磷肥和钾肥对杂交榛外在品质的影响均不显著, 喷施磷肥可以提高果实中的粗蛋白质量分数, 降低粗脂肪质量分数; 喷施钾肥可以提高果实中的粗脂肪质量分数, 降低粗蛋白质量分数; 喷施氮肥对杂交榛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不显著。在16个处理中, 处理14[氮(3.5 g·kg-1), 磷(1.8 g·kg-1), 钾(5.2 g·kg-1)], 处理15[氮(3.5 g·kg-1), 磷(2.6 g·kg-1), 钾(2.6 g·kg-1)]和处理16[氮(3.5 g·kg-1), 磷(3.7 g·kg-1), 钾(0)]对杂交榛的增产效果都很好, 分别比对照增产278.1%, 159.49%和373.7%, 其最优组合是氮(3.5 g·kg-1), 磷(3.7 g·kg-1), 钾(0)。综合分析显示:不同叶面喷肥处理对杂交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效果以处理14[氮(3.5 g·kg-1), 磷(1.8 g·kg-1), 钾(5.2 g·kg-1)]和处理16[氮(3.5 g·kg-1), 磷(3.7 g·kg-1), 钾(0)]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铜仁地区山羊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通过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12—2015年从铜仁地区8县2区54家养羊场采集的8 64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铜仁地区羊群中存在布鲁氏菌病的感染;2012—2015年的阳性率分别为3.56%、4.72%、11.25%和8.33%,春季平均阳性率为7.57%,秋季平均阳性率为6.18%。[结论]此次血清学调查结果为铜仁市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