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6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秋丰×白玉"蚕品种经人工饲料摄食性选育后,与常规品种相比,经过1~2龄人工饲料育,3龄起的桑叶普通育,发育整齐度明显提高,全茧量、茧层量较高,丝质上无明显缺陷,解舒丝长和解舒率优势明显,适宜作为小蚕人工饲料育蚕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82.
采用家蚕生物毒性测定方法验证CL-B Ⅲ残留农药测定仪检测桑叶农药残留,建立了两种方法对十余种常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桑叶添毒时间的延长,家蚕死亡率和残留农药测定仪的检测抑制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绝大部分农药对家蚕的死亡率与检测抑制率之间同步性较好,但乙酰甲胺磷的检测抑制率明显偏低,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酶抑制速测法可作为养蚕前桑叶农药残留粗筛检测,也可在家蚕中毒事故发生后作为判断农药种类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3.
正蚕种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种子,具有用途单一、不可替代、季节性强、保存时间短、技术要求高、生产风险大、市场调剂难等特性。蚕种作为蚕桑丝绸产业的基础性生产资料,历来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高度垄断,不仅禁止跨区域流通,而且蚕种生产企业不得向农户直接销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经营管理体制正在被逐步打破,再加上近年来蚕桑产业规模的持续缩减,蚕种生产、经营和市场供应发生较大变  相似文献   
84.
正"东C苏A×晨苏10"是湖州市农科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多丝量四元杂交蚕品种。为了更好了解该品种特点,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春蚕进行"东C苏A×晨苏10"农村试养,现将该品种近二年来的试养情况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蚕品种试验种"东C苏A×晨苏10",由湖州市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提供;对照种:2015年为白玉×秋丰,由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公司生产,2016年为菁松×皓月,  相似文献   
85.
哌虫啶(Paichongding)是一种最新开发的新烟碱杀虫剂,主要用于水稻等作物防治同翅目害虫。对家蚕毒性测定表明:哌虫啶对3龄起蚕的食下致死中浓度(LC50)为0.6249mg/L,95%置信限为0.5725~0.6699mg/L;10%哌虫啶悬浮剂1500倍稀释液田间喷雾桑叶,间隔15d后饲喂3龄蚕的死亡率100%,间隔60d后饲喂3龄蚕无中毒表现。哌虫啶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很长,桑园周围其它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86.
<正>桑虫防治是蚕桑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目前生产中技术到位率较低,存在问题较多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蚕桑逐渐成为大多数农户的副业生产,从业人员以老年人和妇女为主,因桑虫防治技术缺乏,再加上桑园抛荒增多等因  相似文献   
87.
对5家不同企业生产的1.8%阿维菌素乳油产品,测定了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和在桑叶上的残毒期。结果表明:5家不同企业生产的1.8%阿维菌素乳油,对3龄起蚕的食下致死中浓度(LC50)为4.4742×10^-4~9.2332×10^-4mg/L,属同一数量级,对家蚕的毒性均极强;5家不同企业生产的1.8%阿维菌素乳油稀释1500倍均匀地喷雾桑叶后,间隔一定时间后采摘桑叶连续饲喂3龄起蚕1个龄期,分别在喷药后45~60d无中毒死亡,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在桑叶上的残毒时间很长,而且不同企业生产的农药残毒期相差较大。因此,阿维菌素对养蚕生产的安全风险很大,桑园及周围其它农作物应禁止使用阿维菌素及含有阿维菌素的混配农药。  相似文献   
88.
60%毒死蜱EC防效及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试验结果表明:60%毒死蜱1000倍对鳞翅目害虫的总体防效与甲胺磷2000倍接近,在防治桑尺蠖为主时,毒死蜱浓度以1000倍为宜,防治其它鳞翅目害虫为主时,毒死蜱浓度可选用2000倍,对控制鳞翅目害虫效果较好。安全间隔时间应掌握1000倍20~22天以上,2000倍18~20天以上。  相似文献   
89.
桑蓟马是夏秋季桑园的主要害虫,由于其体形小,繁殖快,全期经过短,年发生代次多,当气候条件适宜时容易形成大面积危害,严重影响秋叶产质量。桑蓟马的危害特点是成虫、若虫均以锉吸式口器刺破叶背或叶柄表皮吮吸汁液,且成虫具有较强  相似文献   
90.
长期以来,蚕桑被视为海宁市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曾经为全市农民增收、丝绸工业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收入的多元化,蚕桑与其他新兴种养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传统优势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蚕桑生产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形势下已成为产业稳定的主要制约因素。一些经济收入较高的农户不再重视蚕桑生产,抛荒弃养的农户逐年增多。可以说,蚕桑业在海宁已走过了辉煌历程,进入了萎缩后的相对稳定时期。当前如何围绕海宁市“十一五”规划,保持蚕桑业的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