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3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白糖罂荔枝果实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2.
<正>水产分段养殖,是将整个养殖周期分为若干阶段,采取不同的放养密度和技术措施,从而达到高效利用养殖空间、优化养殖环境、缩短养殖周期、多茬养殖的目的[1-4]。分段养殖模式包含了传统的苗种中间培育(标粗)至大规格苗种、养成阶段的分段养殖和育肥等不同阶段,可根据不同养殖种类的特点和养殖地区分为若干阶段。分段养殖模式已包含南美白对虾在内的多种水产养殖种类(如草鱼、加州鲈、甲鱼、对虾、河蟹、青蟹、牡蛎、海参等)应用,  相似文献   
323.
【目的】验证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发布的金鱼草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指南中数量性状在我国的适应性,为建立金鱼草种质数量性状的科学评价方法、研制适应我国生态气候的金鱼草DUS测试指南奠定基础。【方法】以UPOV发布的金鱼草新品种测试指南(TG/221/1)为标准,对40份金鱼草种质开展种植试验,对植株、叶、花等部位的13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数据采集,应用SPSS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变异程度、数量性状分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1个指南性状与2个非指南性状种间变异系数为16.9%~65.9%,种内变异系数为5.3%~12.2%,符合指南性状的选择标准;通过最小显著差法得到13个性状的表达状态分级,可作为金鱼草种质鉴定和DUS指南研制的参考;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4个重要因子并新增了2个指南分组性状。【结论】通过金鱼草种质数量性状数据分析,初步确定了各性状不同分级的数值范围,验证了UPOV指南在我国的适应性并对其中花序长度的分级数量进行优化,新增主茎长度和主茎一级分枝数量作为指南分组性状候选,为我国金鱼草指南的研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24.
本研究对135个蝴蝶兰品种花器官的27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并分析,为蝴蝶兰花种质资源的利用及新品种的定向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收集保存于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福州分中心的135个蝴蝶兰品种为试验材料,对蝴蝶兰花器官的27个表型性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了花表型性状的分布频率、变异系数、辛普森(Simpson)指数和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并对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蝴蝶兰花器官以花瓣紫罗兰色、总状花序、花瓣分开排列和无香味等类型居多,分别占相对应描述分布频率的31.85%、60.74%、79.26%和84.44%;唇瓣中裂片长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分别为0.992和7.047,多样性最为丰富;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9.79%~52.72%,其中花序花数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2.72%;主要数量性状之间大多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数量性状作为蝴蝶兰花表型性状评价的代表性状,计算得到综合分值,排名前3的分别为‘JB2312’、‘万花焰火’和‘东方红’;R型聚类分析显示,蝴蝶兰花的16个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325.
通过入户访问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滇东北广为种植黑麦(Secale cereale)的来源、利用现状、病害发生状况、生产性能、播种方式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黑麦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引入云南东北地区,通过长期栽培与选择,已成为高寒山区优良的旱季饲用作物,孕穗期粗蛋白含量达到18.6%,孕穗期前可多次刈割,平均干草产量达6.187 t/hm2,2018年滇东北种植面积超过18 000 hm2,2018年滇东北种植面积超过18 000 hm2,适宜海拔2 000~2 500 m的山区冬春季作粗饲料使用。加强滇东北黑麦推广应用对于缓解云南干季草畜季节矛盾,确保云南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