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饲粮中棉秆比例对绵羊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棉秆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及棉秆中营养物质在绵羊体内的消化代谢参数。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50只试验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CK组)饲喂全价颗粒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分别以棉秆替代10%(A组)、20%(B组)、30%(C组)和40%(D组)的基础饲粮。试验全期68 d,其中预试期7 d,饲养试验53 d,消化代谢试验8 d。结果表明:1)平均日增重(ADG)随棉秆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表现为C组和D组极显著低于CK组(P0.01),显著低于A组(P0.05),CK组、A组和B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变化(P0.05)。2)饲粮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棉秆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依次下降,其中D组比CK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粗纤维(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低17.17%(P0.01)、18.22%(P0.01)、12.14%(P0.01)、36.36%(P0.01)、26.26%(P0.01)和36.24%(P0.05)。3)棉秆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表现不一。当棉秆替代比例为30%时,棉秆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处于较高水平。C组和D组DM和OM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CP和NDF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棉秆可以作为粗饲料用于育肥羊生产,替代比例以30%为宜。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介绍了三聚氰胺的理化性质、毒性机理、畜产品中掺入三聚氰胺的原因、检测方法及其发展方向,认为三聚氰胺的检测应将现场定性分析与实验室定量分析相结合,开发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能在现场做初步定性分析的检测方法和快速、简便、经济、准确的实验室定量分析技术,以便基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人民群众能在现场做定性检测分析,检测分析机构能在实验室进行定量检测分析,是今后三聚氰胺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3.
本试验旨在确定3种吸附剂Soils(SO,Novus国际公司)、NovasilPlus(NOV,美国安格公司)和试验采用结核菌-100(MTB,美国奥泰奇公司)分别添加在含黄曲霉毒素(AF)日粮中,对奶牛乳中AFM1的影响。采用3个重复的4×4拉丁方设计,选择12头平均泌乳天数为163d的泌乳初期至中期奶牛,依据胎次、体重和产奶量分组,不限量采食和饮水。在4个连续的7d,每个重复时期,母牛随机分组,饲喂4个日粮配制。日粮配制为:AF组(112肛gAFB1·kg饲料千物质M)、SO组:AF+O.56%SO、NOV组:AF+0.56%NOV和MTB组:AF+0.56%MTB。在每个试验期的第6、7天收集奶样.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线性体细胞评分不受日粮配制的影响,4组平均分别为22.20kg·d、33.87kg·d^-1、3.78%、2.95%和1.60%。AF从饲料到牛奶的转化率4组分别为2.65%、1.48%、1.42%和2.52%,每天分泌到乳中的AFM。分别为66、37、35和63μg·d^-1。在含AF饲料中添加SO和NOV显著降低乳中AFM,浓度(SO组为45%,NOV组为48%)和AFM,的分泌(SO组为44%,NOV组为46%)。相反,MTB组对降低乳中AFM.浓度(4%)、AFM,分泌(5%)以及AF从饲料到乳的转化无效。结果表明,占日粮0.56%的SO组和NOV组对采食舍12μgAFB1·kg^-1日粮DM的母牛降低乳中AFM,浓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4.
日粮中添加维基尼亚霉素对肉牛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头体重为559.4±30.1kg,健康且装有瘤胃瘘管的4岁龄杂交肉牛,进行重复交叉试验设计,处理组添加维吉尼亚霉素,旨在观察日粮中添加维基尼亚霉素对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在每个正试验期第28天的饲喂前8:00和饲喂后12:00、16:00采集瘤胃液进行亨氏滚管法培养计数。试验发现日粮中添加维基尼亚霉素能有效抑制调节瘤胃微生物中淀粉降解菌数量和蛋白降解菌数量(P<0.01),但对纤维降解菌、总细菌和原虫的数量影响不显著。维吉尼亚霉素在不同采样时间点抑制调节瘤胃微生物数量的统计结果显示,维吉尼亚霉素在8:00时,能有效抑制调节淀粉降解菌数量(P<0.05),在12:00时,能有效抑制淀粉降解菌数量和蛋白降解菌数量(P<0.05)。维吉尼亚霉素在不同时间点对纤维降解菌、总细菌和原虫的数量影响不显著。但对照组和处理组中,原虫数量和总细菌数量随时间均呈现出"高-低-高"的趋势。结果表明,向日粮中添加维吉尼亚霉素能有效调节高精料条件下占主导地位的淀粉降解菌和蛋白降解菌的数量,从而缓解瘤胃酸中毒。  相似文献   
45.
46.
试验旨在分析不同棉秆水平对育肥期绵羊游离棉酚残留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60只小尾寒羊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基于等能等氮原则配制试验日粮,其中对照1组(ck1)组不添加棉花秸秆和棉籽粕,对照2组(ck2)组添加棉籽粕,20%组、30%组、40%组和50%组分别添加20%~50%的棉秆。试验期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于正试期第50天,分别在每组中随机选取3只羊,采用全收粪法收集24 h的粪样,适应期5 d,连续收集5 d,3 d称重并记录。正试期第55~60天记录每组试验羊的日饲喂量和剩料量,计算平均干物质采食量。结果显示,除ck1组外,20%组的游离棉酚残留量最低,与ck2组、30%组、40%组和50%组差异极显著(P<0.01)。小尾寒羊的干物质采食量、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和灰分的表观消化率随棉秆添加比例的增加有上升趋势,但排粪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棉秆可作为粗饲料用于育肥羊生产,基于游离棉酚残留和表观消化率综合考虑棉秆添加量在20%时为宜。  相似文献   
47.
风速对中度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四种不同风速对处于中度热应激下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产奶量、胎次、体重和泌乳日龄相近的16头泌乳中期奶牛,每组4头,分别处于四种不同的风速.结果显示:在中度热应激条件下,随着风速的提高,乳产量、固体校正乳产量,乳蛋白产量以及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而乳脂率和脂蛋比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提高风速对中度热应激奶牛的泌乳性能、干物质采食量和脂蛋比均有积极的作用,在此条件下D处理组可有效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牛奶保存方法和采样时间对乳尿素氮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4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在早晨和晚上挤奶时分别采集开始挤奶和即将结束时的乳样,分别用冷冻保存和加防腐剂保存,并与鲜乳样进行乳尿素氮含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鲜样比较,冷冻保存和防腐剂保存的乳样乳尿素氮含量明显升高(P〈0.01);同时,乳蛋白含量下降。采样时间对乳尿素氮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表明:在冷冻保存和加防腐剂保存的乳样中乳尿素氮含量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49.
热应激对奶牛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已成为危害畜牧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奶牛的热应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生理指标、采食量、消化率、血液激素水平、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目前抗热应激的主要措施。未来对奶牛热应激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热应激奶牛营养的需求和调节机制、能量分配机制、耐热品种和个体的选择等方面。  相似文献   
50.
本试验旨在研究纳豆芽孢杆菌(BSN)对绵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40只小尾寒羊分为4组,每组10只,每日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CK组)、2(A组)、6(B组)和10g/只(C组)BSN的饲粮。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A、B和C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提高33.43(P>0.05)、32.29(P<0.05)和57.15g/d(P<0.01)。2)各养分表观消化率随饲粮中BSN添加水平的增加有所提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A、B和C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分别比CK组降低0.73%、23.44%和30.04%(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绵羊饲粮中添加BSN对提高饲粮蛋白质的沉积有积极影响,ADG随BSN添加水平的增加显著增加,每日在饲粮中添加10g/只BSN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