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业科学   2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1.
植物质膜H+-ATPase及其在胁迫中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质膜H+-ATPase属于P型质子泵.由该酶产生的跨膜电化学梯度是物质跨膜运输的原初动力.质膜H+-ATPase与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被称为植物细胞的"主宰酶".本文对质膜的分子结构、活性调节、生理功能、对逆境的响应以及该酶在植物细胞信号传导中可能存在的调节机制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12.
不同春小麦品种(系)光合生理特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不同春小麦品种 (系 )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各品种 (系 )在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等特性的变化上存在明显差异 ,这些生理性状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不同品种 (系 )的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 ,具有高光合效率的品种 (系 )其产量水平相对较高 ,光合效率低的品种 (系 )则产量也低。  相似文献   
213.
在枸杞结果早期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研究盐胁迫期间枸杞果实糖类物质含量变化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多糖含量呈上升趋势; 0.3%,0.6%的NaCl处理可以促进蔗糖的合成,而0.9%的NaCl降低了蔗糖的合成.NaCl处理使枸杞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且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还原糖含量随NaCl浓度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枸杞果实中中性转化酶活性明显下降(P<0.05);0.3%的NaCl对酸性转化酶活性影响不大, 而0.6%,0.9%的NaCl显著降低了酸性转化酶活性; 0.3%的NaCl增加了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 0.6%的NaCl不影响其活性,而0.9%的NaCl则降低了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0.3%的NaCl处理不影响蔗糖合成酶的活性, 0.6%,0.9%的NaCl使蔗糖合成酶活性先降后升.  相似文献   
214.
为探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高羊茅(Fectuca arundinacea)、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种子萌发期间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或NaHCO3胁迫处理下种子萌发相关指标,通过建立回归...  相似文献   
215.
[目的]研究不同肥料种类及施肥量对桃容器苗生长及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为快速培育出优质桃苗木而筛选出最适合的施肥方法。[方法]采用13种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处理下桃容器苗株高、地径、冠幅、分枝数量、一年生枝条长度等生长指标及SPAD的变化。[结果]在植物生长季施用平衡型复合肥料比磷钾型腐殖酸肥料更适合植株生长;平衡型复合肥与低浓度EM菌剂组合施用比复合肥单独施用,更有利于桃容器苗的生长。[结论]生长季施用浓度1∶1 000~1∶500的氮、磷、钾平衡型(20∶20∶20)复合肥+浓度1∶200的EM菌剂最有利于桃容器苗的生长及快速成苗。  相似文献   
216.
设置正常灌水处理(T1)、重度干旱处理(T2)2种处理,测定株高、穗重、单株粒重、千粒重和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等性状,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抗旱系数(DRC)、综合抗旱系数(CDRC)、加权抗旱系数(WDC)、隶属函数值(D)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成熟期不同甜高粱品系的抗旱性进行鉴定及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各性状均有显著影响(P0.05);抗旱系数频次分析表明,各性状抗旱性敏感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穗粒数分枝数株高茎粗千粒重穗茎粗穗重穗长单株粒重产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穗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产量与穗粒数、穗重、单株粒重、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穗粒数与穗重、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粒重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性状转化成5项新的互相独立综合指标,可代替88.087%原始所有性状抗旱信息;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性状DRC与D的密切程度大小顺序为单株粒重千粒重穗粒数产量穗茎粗分枝数穗重穗长株高茎粗。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22个不同品系甜高粱分为5个抗旱级别,其中Ⅰ级3份、Ⅱ级7份、Ⅲ级6份、Ⅳ级4份、Ⅴ级2份。对聚类分析结果的抗旱系数进行抗旱性等级统计分析表明,除株高、茎粗和穗长以外,千粒重、单株粒重、穗重、穗粒数、D值、分枝数、穗茎粗、CDRC值和WDC值随着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加。逐步线性回归方程表明,千粒重、单株粒重、穗粒数、穗茎粗与D值密切相关。综上所述,干旱胁迫对甜高粱成熟期各性状均会产生显著影响,千粒重、单株粒重、穗粒数和穗茎粗可作为甜高粱成熟期直观、准确和简单的抗旱鉴定评价指标,筛选出成熟期抗旱性强的甜高粱品系为F417、F438、F6137。关键字:  相似文献   
217.
稻渔综合种养是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发展重要模式。为进一步了解稻渔综合种养的研究状况,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水稻生长和稻米品质、水产动物的生长及品质、稻田土壤理化性状、水体理化性状、稻田病虫草害、稻田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环境各方面对稻渔综合种养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概述,明确了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意义。并针对稻渔综合生态种养新型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建议,为全面提升稻渔综合种养科技支撑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18.
为研究不同草田轮作模式下宁夏银北地区典型盐碱地细菌群落组成特征,并确定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利用Illumina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了苜蓿连作、苜蓿休闲、苜蓿轮作油葵、苜蓿轮作饲料玉米、苜蓿轮作甜高粱5种典型旱作模式背景下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同时分析了土壤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为5种草田轮作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的优势种类;变形菌门占总量的34.49%,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苜蓿轮作油葵模式土壤中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放线菌门占总量的17.02%,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在苜蓿休闲、苜蓿轮作饲料玉米模式土壤中最高;酸杆菌门占总量的10.96%,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在苜蓿轮作甜高粱模式土壤中最高。在属水平,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为优势菌属。土壤细菌多样性以苜蓿休闲模式最高,苜蓿轮作甜高粱模式最低。土壤全盐含量、pH值、碱化度、碱性磷酸酶活性在苜蓿轮作油葵模式中最低,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苜蓿休闲模式土壤中最低。宁夏银北地区不同草田轮作模式下盐碱化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特征存在差异,土壤速效钾含量、pH值、过氧化氢酶活性对此差异起主导作用。采用苜蓿轮作农作物模式可以提高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化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并有效改善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其中苜蓿轮作油葵模式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pH值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最显著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19.
10a生苜蓿翻耕后,与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和荞麦进行草田轮作,对各轮作方式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6-10月,土壤微生物总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细菌与放线菌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真菌则呈增加的变化规律;同一时期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P0.05),作物轮作方式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高于作物连作方式。土壤脲酶活性随着时间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现增加的趋势,玉米、高粱参与轮作方式的土壤酶活性高于作物连作方式及谷子、马铃薯参与轮作的方式。脲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r=0.386);草田轮作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220.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盐碱地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文设置盐碱地饲用燕麦‘甜燕1号’不施肥、施用常规肥和控释肥模式,基于16S rRNA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施肥比不施肥模式增加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α和β多样性,其中控释肥模式下细菌和真菌群落的操作性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数量最高。3种施肥模式下优势细菌门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和真菌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与pH值和全盐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养分中的全磷含量相关性最高。综上,施肥改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且施控释肥比施常规肥提高了饲用燕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地饲用燕麦施肥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