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5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选取40头经产奶牛,根据体重、胎次、预产期、上一泌乳期305d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产后的头3天喂给产后营养补充剂,研究奶牛产后营养补充剂对新产奶牛采食量、血液中血糖和血钙、产后疾病及繁殖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产后头3天喂给产后营养补充剂有增强奶牛产后食欲的作用,饮用后1小时奶牛血液中血糖血钙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4.02%,18.28%。繁殖方面试验组奶牛比对照组奶牛胎衣滞留发生率减少50%,子宫恢复情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防治最难、花费最多的疾病之一,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就细胞因子、溶菌酶和疫苗等生物制剂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作用逐一进行了分析,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用人溶菌酶cDNA重组质粒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初步试验结果显示,该基因药物对奶牛乳房炎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为验证该基因药物在大规模推广使用前对环境的安全性,按照农业部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要求,选择地处相对偏僻的某奶牛场为试验地,用人溶菌酶重组质粒pcDNAKLYZ分别治疗干奶期和泌乳期患牛,随后对实验牛的血液、乳汁进行质粒残留检测,并对唾液、尿液、粪便和饲养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转化菌检测.结果显示,仅71.43%(5/7)的泌乳牛的乳区在治疗后的第1天从奶中检测到质粒,血液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也未发现该重组质粒被其分泌物、排泄物中菌群以及环境中微生物摄取、转化.因此,该重组质粒注射奶牛后,通过乳汁、尿液以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向饲养环境泄露的可能性极小,也不可能通过转化菌在环境中水平传播.由此可见,该重组质粒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时对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4.
随着我国乳及乳制品安全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原料奶质量的提高是前提。规模化奶牛场的建设和发展是保持我国奶牛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对规模化奶牛场基础操作管理和技术要点的阐述,使规模化奶牛场形成良好的操作规范,从而确保所提供的原料奶质量优质、安全。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上海地区乳牛球虫感染的季节变化情况,对上海地区3个牧场乳牛抽样直肠采集粪便,检查了718头乳牛粪样。结果,查出球虫阳性牛269头,平均感染率为37.46%,其中1月龄以内牛的感染率为33.89%,1~12月龄牛的感染率为42.33%,12月龄以上牛的感染率为25.95%。平均感染率最高的4月份为44.44%,最低的8月份为28.57%。3个牧场球虫阳性牛的感染强度(OPG值)为0~169000个,平均OPG值为9477个,其中1月龄以内牛的OPG值为8270个,1~12月龄牛的OPG值为4318个,12月龄以上牛的OPG值为145个。调查发现了6种球虫,分别是牛艾美球虫(Eimeria boris)、椭圆艾美球虫(E.ellipsoidalis)、邱氏艾美球虫(E.zurnii)、怀俄明艾美球虫(E.wyomingensis)、柱状艾美球虫(E.cylindrica)、亚球形艾美球虫(E.subspherica)。结果表明,2005年上海地区乳牛球虫感染率无明显季节差异,12月龄内乳牛的球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均明显高于12月龄以上乳牛,乳牛球虫的优势虫种为牛艾美球虫、椭圆艾美球虫、邱氏艾美球虫。  相似文献   
46.
研究柴胡皂苷(SSA)对体外发酵指标及发酵液中菌群变化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0.5 g全混合日粮(TMR)中分别添加0,0.125,0.25和0.5 mg的SSA,通过AGRS-III微生物发酵微量产气自动记录仪在39℃条件下进行48 h体外发酵,并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发酵液中菌群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0.25 g/kg的SSA提高了干物质降解率(DMD,P=0.08)和总产气量(GP,P<0.05),并提高了发酵液中挥发酸(VFA)的含量(P<0.05),而0.5和1.0 g/kg的SSA对GP和DMD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提高了乙酸和TVFA的含量(P<0.05)。SSA提高了白色瘤胃球菌和牛链球菌的相对含量(P<0.05);但降低了短普雷沃氏菌和噬淀粉瘤胃杆菌的相对含量(P<0.05)。因此,SSA提高了体外GP和VFA浓度,并改变发酵液中细菌的含量,这表明SSA有利于调控微生物体外发酵参数。  相似文献   
47.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膨化混合料对泌乳后期奶牛泌乳性能、干物质采食量(DMI)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荷斯坦泌乳后期奶牛80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精料为常规饲料,试验组精料中的能量、蛋白饲料为膨化饲料。试验期56天。【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膨化混合料可显著增加泌乳牛的日产奶量(P<0.05),试验组全期产奶总量及标准乳产量分别为1117.40 kg/头和1128.30 kg/头,比对照组增加56.43 kg/头和50.29 kg/头;膨化混合料对乳脂率和固形物总产量影响显著(P<0.05),试验组产脂量、固形物产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85 kg和1.17 kg;膨化混合料可提高奶牛DMI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试验组DMI比对照组增加1.57kg/d,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膨化混合料可提高产奶后期奶牛DMI,对泌乳性能和营养物表观消化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8.
试验旨在研究粗蛋白质与消化能之比(CP∶DE)对3~5月龄中国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及饲料效率的影响。选取30头70日龄断奶后正常过渡的中国荷斯坦犊牛,分为A、B、C 3组,每组10头,饲喂CP∶DE(g/Mcal) 分别为50.0∶1、 52.0∶1、54.9∶1的日粮,试验期90 d。A、B、C 3组间平均日增重(ADG)依次为0.83、0.80和0.81 kg/d,组间无显著差异。A、B、C 3组间饲料效率分别为4.29、4.24、3.96 kg/d,组间差异不显著,但有随着蛋白能量比升高而升高的趋势。3组间粗蛋白质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着日粮蛋白能量比增加而增加;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降低;磷的表观消化率在3月龄后趋于稳定。血清尿素氮含量随着日粮蛋白能量比的升高而升高。综合平均日增重、饲料利用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蛋白能量比为50.0∶1的日粮就能满足3~5月龄平均日增重为0.8 kg/d的中国荷斯坦犊牛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日粮蛋白能量比对8-10月龄中国荷斯坦后备奶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方法】选用18头平均月龄7.70±0.48、平均体重234±21.85 kg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后备奶牛,分为3组,每组6头,饲喂蛋白能量比(g&#8226;Mcal-1)分别为46.2﹕1、54.2﹕1和 62.0﹕1日粮,试验期90 d。分别在正式试验的第21-28天、第51-58天、第81-88天,采用酸不溶灰分法(AIA法)进行营养物质的消化试验。【结果】奶牛平均日增重依次为0.90、0.89和0.90 kg&#8226;d-1(P>0.05),8-10月龄各生长指标变化曲线相似。8-10月龄中国荷斯坦后备牛,随着日粮蛋白能量比增加日粮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增加;随着日龄增加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增加,9月龄后趋于稳定。随着日粮蛋白能量比增加血清尿素氮含量升高。【结论】蛋白能量比为46.2﹕1(g&#8226;Mcal-1)的日粮可满足8-10月龄中国荷斯坦后备牛ADG为0.80-1.0 kg&#8226;d-1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50.
生物制剂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防治最难、花费最多的疾病之一,给奶牛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细胞因子、溶菌酶和疫苗等生物制剂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作用逐一进行了分析,可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