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冬小麦全蚀病监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全蚀病是导致小麦大幅减产甚至绝收的土传检疫性病害。快速、无损地监测冬小麦全蚀病空间分布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无人机搭载成像高光谱仪为遥感平台,利用成像高光谱影像结合地面病害调查数据,在田块尺度对冬小麦全蚀病病情指数分布进行空间填图。利用地物光谱仪(ASD)同步获取的高光谱数据评价UHD185光谱数据质量,综合运用统计分析以及遥感反演填图技术,计算光谱指数(Difference spectral index,DSI)、比值光谱指数(Ratio spectral index,RSI)及归一化差值光谱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spectral index,NDSI)与病情指数(DI)构建决定系数等势图,筛选最优光谱指数与DI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3个光谱指数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以对比模型预测精度与稳健性。最后用独立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冠层的ASD光谱数据与UHD185光谱数据相关性显著,决定系数R~2达0.97以上,3类光谱指数与DI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得到模型验证结果(R~2=0.629 2,R_(MSE)=10.2%,M_(AE)=16.6%),其中DSI(R_(818),R_(534))对模型贡献度最高,利用DSI(R_(818),R_(534))与DI构建线性回归模型为y=-6.490 1x+1.461 3(R~2=0.860 5,R_(MSE)=7.3%,M_(AE)=19.1%),且通过独立样本的模型验证精度(R~2=0.76,R_(MSE)=14.9%,M_(AE)=11.7%,n=20)。最后使用该模型对冬小麦进行病情指数反演,制作了冬小麦全蚀病病害空间分布图,本研究结果为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在冬小麦全蚀病的精准监测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对未来卫星遥感探索冬小麦全蚀病大面积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董萍 《农村科技》2014,(12):10-11
<正>2013年,呼图壁县推广冬小麦十字交叉网状播种技术示范面积400公顷,以新冬17号为主栽品种,分别确定了40公顷和66.7公顷的核心示范区各1个,设立常规对照区4个。核心示范区实际667米2平均产量分别为506千克和536千克,对照区实际667米2平均产量为445千克,2个示范区较对照每667米2分别增产71千克、91千克。一、技术指标要求连片标准化种植,连片面积不能小于13.3公顷。滴灌冬小麦"井字形"播种法667米2产量550~600千克的群体结构为:基本苗50万~60万株,冬前  相似文献   
43.
晋早 5577 是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 SX55A 为母本、自选恢复系 SXR177 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酿造高粱品种。2020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 GPD 高粱(2020)140121,定名为晋早 5577。晋早 5577 具有株高矮、抗倒伏、耐密植、适宜机械化生产、抗旱性强、耐瘠薄性强、高抗高粱丝黑穗病等优势,适宜在内蒙古通辽、赤峰,山西朔州、晋中,吉林白城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4.
母本448-7-1-1-2是用荷兰引进的欧洲型水果黄瓜品种01-448通过喷硝酸银诱雄的方法,经数代单株连续自交、分离,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父本DP-1-1是以自交系P-2-5-1为亲本与欧洲型长黄瓜品种D001杂交后经多代单株连续自交、分离,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  相似文献   
45.
晋杂108是以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本所选育的不育系SX605A为母本,以SX1392R为父本,于2013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试验田组配而成,2014年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试验田进行田间鉴定试验,2015-2017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试验田进行品种比较与区域试验,表现突出,比对照增产7.1%。2020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定名为晋杂108,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20)140020。该杂交种具有耐密植、抗旱性、耐瘠薄性强、便于机械化收获、中抗高粱丝黑穗病等优点,适宜在山西晋中,河南郑州,新疆昌吉,甘肃平凉,辽宁锦州等春播中晚熟区种植,满足市场对机械化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6.
为了培育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饲用作物新品种,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不育系A3SX-1A为母本、晋光1R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多年的南繁北育,选育出生物质饲草高粱新品种晋生粱1号。2017 — 2018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94 464.3 kg/hm2,比对照品种海牛增产17.2%。生育期143 d,株高400 cm左右,茎粗1.84 cm。该品种可以无限生长,晚熟,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适宜在山西晋中、甘肃张掖、辽宁锦州、辽宁朝阳、内蒙古赤峰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