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6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杨瑞生  秦利 《中国蚕业》2012,33(4):91-94
柞树芽叶害虫依据危害时期可分为春季害虫和秋季害虫二大类,春期害虫主要集中在早春危害冬芽芽苞、嫩芽、嫩叶以及嫩梢生长点,秋期害虫的发生与秋蚕放养时期基本一致,与秋柞蚕争食或污染柞树叶片。柞树芽叶害虫的危害,不仅降低了柞树叶片的质量和产量,影响柞蚕生产;同时还影响柞树的长势,不利于柞树的绿化和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52.
果园蚜虫的发生及应用异色瓢虫控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园蚜虫发生种类多且为害时期长,应用化学防治会使水果内含有残留农药。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蚜虫的优势种天敌,且对蚜虫有广泛的控制作用。在果业生产中,就地取材保护利用异色瓢虫,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果园蚜虫,而且能够保证人们安全食用果品。异色瓢虫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控蚜的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53.
经卡方检验和5种聚集指标测定,野蚕幼虫在桑园的水平分布属于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即在桑园中的分布特点表现为极不均匀的嵌纹分布。聚集原因是由野蚕幼虫的行为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种群中个体在发生概率上不相同,样方内一个个体的存在,增加了同样方内其他个体发生的概率。低龄(1、2龄)幼虫主要分布在桑树枝条的中上部,高龄(3、4龄)幼虫主要分布在桑树枝条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54.
杨瑞生  秦利 《中国蚕业》2012,33(3):83-84
柞树枝干害虫有的蛀食柞树枝干及根部,有的吮吸柞叶或嫩枝汁液,严重影响柞树的正常发育,降低柞叶的质量和产量,影响柞蚕生产。橡实害虫主要危害柞树橡实,使被危害的橡实不能发芽。下面介绍柞树主要的枝干害虫与橡实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5.
柞蚕大型茧黄蚕新品种“沈黄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柞蚕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是提高柞蚕茧质量和产量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针对近年来东北及华北地区春季常发生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拟在东北地区选育黄蚕血统的大型茧品种,以适应柞蚕生产的需要.以青6号为母本、方山黄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择F2代分离出的黄色及全茧量高的个体继代,经过高温、低温冲击及抗病性筛选试验,经6年12代杂交选育,于2003年选育出适合东北蚕区的柞蚕黄蚕血统新品种一“沈黄1号”.该品种秋季全茧量9.76g、茧层量1.29g、茧层率13.22%,单蛾产卵数春秋分别为310粒及295粒,实用孵化率98%,虫蛹统一生命率98.5%;全龄经过春、秋分别为52d及42d;小区及农村生产试验表明,分别比青6号增产16.4%及13.5%,每千克种卵平均单产达到507.1kg.  相似文献   
56.
5种家蚕病毒的密码子及密码对使用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5种家蚕病毒基因组密码子和密码对使用模式,初步探讨5种家蚕病毒的基因组进化和对宿主的适应策略。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碱基含量(GCall、GC1、GC2、GC3、GC3s)、有效密码子数(ENc)、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密码对(codon-pair)等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5种家蚕病毒的密码子偏好性均较低,病毒间的碱基组成及ENc值差异较小,碱基组成对密码子使用模式影响较小;不同病毒选择不同的偏好性密码子,不同病毒的密码对偏好性程度不同,其中,家蚕类葡萄斑点病毒(Bombyx mori macula-like virus,BmMLV)密码对偏好性最强,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povirus,BmCPV)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密码对偏好性最弱。聚类分析表明BmCPV和家蚕浓核病毒(Bombyx mori densovirus,BmDNV)的密码子使用模式相似,BmNPV和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Bombyx mori 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BmIFV)的密码子使用模式相似;BmMLV、BmNPV和BmDNV的密码对使用模式相似,BmIFV和BmCPV的密码对使用模式相似。5种病毒的偏好性密码子和偏好性密码对不同,显示不同病毒的密码子和密码对的进化路径不同,对宿主的适应策略不同。  相似文献   
57.
以mtDNA-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研究了中国分布秆野螟属(Ostrinia)8种螟虫的分子系统学和系统进化。结果表明:秆野螟属昆虫COⅠ基因全长1 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COⅠ基因全部核苷酸位点中多态性位点占6.08%,氨基酸突变率为3.11%。碱基转换数(Ts)明显高于颠换数(Tv)。总体上,秆野螟属COⅠ基因序列相似度较高,种内差异明显小于种间差异,种内不同地理种群遗传距离在0.000 6~0.005 2之间,种间遗传距离为0.007 1~0.050 5。分别采用UPGMA法、NJ法和MP法构建秆野螟属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物种间进化关系基本一致:8种螟虫明显分为2个大群,即虎杖螟(O.latipennis(Warren))与其他种亲缘关系最远,单独形成一个大群,亚洲玉米螟(O.furnacalis(Guenée))等7个物种聚在一起形成另外一个大群。在第2大群中,刺菜螟(O.zealis(Guenée))与其他种类亲缘关系最远,单独形成一支,为一亚群,而亚洲玉米螟等6个种聚在一起形成一大丛,为另一亚群。在第2亚群中,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首先聚在一起形成一亚亚群;而欧洲玉米螟(O.nub...  相似文献   
58.
柞蚕经济性状杂种优势与体内消化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可用于柞蚕(Antheraea pernyi)杂种优势预测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生物数学方法分析了5龄幼虫的消化液淀粉酶活性与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柞蚕消化液淀粉酶活性表现负向杂种优势,但其与生命力性状(收蚁结茧率)和产量性状(单蛾结茧数、单蛾茧层量、单蛾收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7,0.8092,0.8228,0.8162;而且其杂种优势率与上述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也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认为消化液淀粉酶活性可作为柞蚕杂种优势预测的一种候选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9.
应用PCR技术检测柞蚕微孢子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斑迹抽提法提取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基因组DNA,基因组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中有大小约15kb的清晰、完整条带。选用已报道的微粒子属16S 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P1/P2和N1/N22对引物,对柞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2对引物分别扩增出1条大小不同的特异谱条带,其中用引物N1/N2扩增可检测出0.47ng的DNA模板。应用同样的PCR引物、体系和反应条件,可有效扩增出受感染柞蚕幼虫、成虫中的微孢子虫基因组DNA条带。该项检测技术有望应用于柞蚕微粒子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0.
PBL教学在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概括PBL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PBL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研究领域中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PBL教学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教学中实施和推广存在的问题,探讨了PBL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PBL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中的引入与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