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生态环境是我国近些年一直关注的重点,由于传统猪养殖方式的污染严重,制约了我国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出台,生态养殖概念应运而生。虽然猪的生态养殖具有提升猪肉品质、降低环境污染、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等优势,但是也存在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对环境本身要求高等弊端。因此,文章主要对猪生态养殖的利与弊进行分析,使人们对猪的生态养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徐杂3号在淮北棉区推广种植面积已达1.5万公顷,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为进一步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更好地使棉农和基层技术人员认识该品种,结合淮北地区的生态和生产条件,研究制定了淮北地区徐杂3号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十五"以来徐州农科所在国家攻关、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及江苏省攻关、高技术研究等课题资助下,将棉花传统育种与高技术研究相结合,经过多年研究,培育出一批产量高、品质好、抗枯、黄萎病、抗棉铃虫的棉花新品种、新组合。其中苏棉20号和徐杂3号2007年被确定为江苏省良种补贴品种。将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相结合,使科技成果在棉花生产上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1973年以中棉所7号为母本,徐州142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1976年自杂种三代选株,1979年育成.1982年3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命名为徐棉6号.一、产量表现经多点鉴定,1979年7个试点平均亩产皮棉137.2斤,较对照徐州142每亩增收皮棉18.7斤,增产15.8%.1980年6个试点平均亩产皮棉205.1斤,较对照鲁棉1号原种每亩增收皮棉15斤,增产8.9%.1980年首次参加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全省12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皮棉123.9斤,较对  相似文献   
15.
固态发酵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饲料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在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同时,还能对畜禽产生有益影响。国内外对畜禽饲喂固态发酵饲料的应用进行大量研究,文章主要从不同原料和不同菌种的固态发酵饲料对畜禽影响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高产抗虫棉花新组合徐杂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杂3号,由徐州农科所以高产抗病品系徐412作母本,以转基因抗虫品系GK19为父本,1997年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多点鉴定,于2004年育成。2001-2002年通过江苏省杂种棉区试;2004年通过江苏省杂种棉生产试验;2006获得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2007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同年被确定为江苏省良种补贴品种。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中熟品种,生育期134天左右,出苗快而整齐,叶色较深,株高中等,结铃性强,铃卵圆较大,铃重6g左右,衣分41.92%,吐絮畅,霜前花率高。抗枯萎病,病指8.5;耐黄萎病,病指34.85。抗棉铃虫性强,经室内抗虫性鉴定,F1代…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在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发现1个陆地棉芽黄突变体。经研究证明:芽黄性状遗传稳定,属单基因隐性遗传;经卡那霉素检测,此芽黄突变体携有Bt基因。Bt基因与芽黄基因是否在一条染色体上以及控制此芽黄性状的基因与国内外诸多芽黄材料的基因是否是等位的,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淮北棉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徐杂3号的育苗移栽技术。针对棉花各个生育的重要时期,提出标准化栽培技术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规程性操作,并分别对育苗阶段、苗期、蕾期、花铃期及吐絮期的栽培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淮北地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徐杂3号的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淮北地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徐杂3号的育苗移栽技术规程进行探讨,提出了其适用范围和各指标要求。主要针对棉花各个重要生育时期,指出其生育指标,提出关键栽培技术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规程性操作。分别对育苗阶段、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的棉花生育指标、栽培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生物体内存在以近似24h为周期变化的生物节律,即昼夜节律,控制这一节律的时钟系统称为生物钟。生物钟对动物健康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当动物机体的生物钟被打乱,将引发机体的糖脂代谢紊乱、胃肠道营养吸收及微生物菌群等改变。本文主要综述了生物钟对动物糖脂代谢的相关机理及生理作用,旨在为生物钟对动物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实现畜牧精准饲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