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35篇
  免费   6380篇
  国内免费   5005篇
医药卫生   79520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1067篇
  2022年   1849篇
  2021年   3561篇
  2020年   2593篇
  2019年   2353篇
  2018年   2384篇
  2017年   2048篇
  2016年   2055篇
  2015年   3142篇
  2014年   3951篇
  2013年   3274篇
  2012年   4804篇
  2011年   5678篇
  2010年   3280篇
  2009年   2492篇
  2008年   3444篇
  2007年   3532篇
  2006年   3616篇
  2005年   3448篇
  2004年   2240篇
  2003年   2208篇
  2002年   1838篇
  2001年   1689篇
  2000年   1776篇
  1999年   1969篇
  1998年   1252篇
  1997年   1333篇
  1996年   1014篇
  1995年   891篇
  1994年   770篇
  1993年   488篇
  1992年   606篇
  1991年   522篇
  1990年   453篇
  1989年   394篇
  1988年   327篇
  1987年   280篇
  1986年   251篇
  1985年   174篇
  1984年   102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38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评价植入新型人工腰椎间盘的腰椎节段的稳定性和压缩力学性能。方法:将人工腰椎间盘植入6具新鲜青壮年尸体标本的L4-5椎间隙,进行三维运动范围和压缩刚度测试,并与植入前和髓核切除后进行比较。结果:新型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后,腰椎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为前屈146°,后伸66°,左侧弯79°,右侧弯89°,左轴向旋转85°,右轴向旋转87°。其压缩刚度比髓核切除后高(P<005)。结论:新型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后既保证了腰椎节段的三维运动功能,又起到了稳定脊柱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厌氧菌与临床感染的关系,了解临床厌氧菌感染率、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及优势厌氧感染菌,采用需氧和厌氧培养方法,对436例临床感染患者标本进行了厌氧细菌学分析,结果:436例临床感染患者的厌氧菌感染率为88.3%(385/436)。优势菌是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的厌氧杆菌(拟杆菌、普氏菌、叶啉单胞菌)和消化链球菌。由人体的厌氧菌作为主要病原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和混合菌感染是临床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乳香提取物诱导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应用形态学观察、DNA电泳、DNA片段百分率、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白血病细胞凋亡。结果:乳香提取物能诱导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结论:乳香提取物具有诱导急非淋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喉部癌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喉部鳞癌10例,梭形细胞癌3例,癌肉瘤2例,恶性淋巴瘤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横纹肌肉瘤4例,共29例,全部进行病理光镜复查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癌肉瘤呈多次病理活检,报告前后不一,全喉标本肿瘤表面光滑,基底部小,切面组织细嫩,光镜显示肿瘤同时具有恶性的上皮成分和恶性的间叶成分。从形态上看癌肉瘤与梭形细胞癌最易混淆,免疫组化检测,恶性的上皮成分CK( ),VIM(-),而恶性的间叶成分则CK(-),VIM( ),梭形细胞癌肿瘤区域CK( ),VIM(-)。结论 喉部癌肉瘤的诊断应慎重,需有典型的病理形态及可靠的免疫组化检测手段和严格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索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中 p5 3mRNA的表达与突变型p5 3蛋白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ABC法。结果 在 4 8例各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 p5 3mRNA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检出率为5 8.3 % ,突变型 p5 3蛋白染色阳性率 4 1.7% ;在突变型p5 3蛋白阳性组中 p5 3mRNA的检出率为 80 .0 % ,显著高于突变型 p5 3蛋白阴性组 ( 4 2 .8% ) (P <0 .0 5 )。 结论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存在 p5 3基因突变 ,产生了突变型p5 3mRNA ,提示后者的表达增强可能是导致突变型 p5 3蛋白表达增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型抑制剂(TIMP-2)在纤维化过程中的变化,分析它们在始动阶段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和酶图法,在异种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不同阶段,作肝细胞内MMP-2、TIMP-2、酶降解底物Ⅳ型胶原(ColⅣ)以及结蛋白(Dm)定位和半定量研究。结果实验鼠于4周末形成细胞间隔,8周末发展为肝纤维化,含细胞-纤维间隔或纤维间隔,12、16周仍为纤维间隔。酶图法表明4周末MMP-2活性升高2.5倍左右,8周末仍高于对照鼠。免疫组化显示4周末MMP-2阳性细胞数最多,连续切片观察MMP-2与Dm阳性细胞(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几乎重叠。8周末阳性细胞数有所减少,12周末明显减少。半定量变化趋势与酶图法一致。TIMP-2于8周末表达开始升高,12周末达最高。2周末ColⅣ表达开始上升,4周末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结论肝纤维化早期MMP-2活性增高,继而TIMP-2分泌过多,MMP-2活性受抑,ECM降解受阻,纤维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构建PAI-2ΔCD突变体基因,实现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建立重组人PAI-2ΔCD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用PCR扩增PAI-2ΔCD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分析及核苷酸序列分析后,突变体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LY-4重组并转化蛋白酶缺陷型菌株JF1125。经温度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Western印迹法和纤溶抑制活性测定等方法鉴定。工程菌发酵后,经高压匀浆破菌,用离子交换、疏水性色谱和分子筛进行分离。结果经温度诱导表达,SDS-PAGE证实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处出现表达条带,约占全菌总蛋白的15%。Western印迹法证实表达产物具有PAI-2免疫原性,溶圈抑制法及翻转板法证实表达产物具有纤溶抑制活性。5L发酵菌液可得湿菌约100g,经多步纯化后,每升发酵菌液可得纯度达97%的PAI-2ΔCD约36mg,比活性为28640AIU/mg。结论成功构建了PAI-2ΔCD突变体,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成功地分离纯化了重组人PAI-2ΔCD蛋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 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的机制。方法:以CML细胞系K562 为模型,通过细胞增殖、活力检测、形态学观察、肿瘤集落形成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检验。结果:经≥2.5μmol/LAs2O3 处理的K562 细胞可出现增殖受抑和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及DNA片段化。结论:As2O3 能有效地诱导K562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9.
147Pm诱导血红细胞系对60Coγ射线辐射的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剂量147Pm 内照射能否改变相继高剂量60Coγ射线引起的RBC 损伤的适应性效应。方法 应用外周血RBC计数、网织红细胞(RC)计数、正常染红细胞(NCE) 微核和嗜多染红细胞(PCE) 微核检测,观察低剂量147Pm 内污染诱导小鼠RBC系统的适应性反应。结果 剂量为2 .0Gy 的60Co γ射线外照射可引起明显的血RBC 系统损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BC和RC计数显著降低( P< 0.01) ;NCE和PCE微核细胞率明显增高(P< 0.01) 。预先用0.37、3 .7 和37Bq/g 体重的147Pm 内污染预处理动物,3 天后再予2.0Gy 的高剂量60Co γ射线外照射,RBC和RC计数则显著增高,NCE和PCE微核细胞率显著降低,与单纯高剂量60Co γ射线外照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并且某些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预先用低剂量147Pm β射线内照射动物, 可诱导血RBC 系统的放射适应性反应,使血RBC系统对相继高剂量60Co γ射线外照射引起的损伤效应有了明显的抵抗力。提示外周血RBC 系统可作为低剂量辐射细胞生物效应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口服氯化铝建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应用跳台法观察了纳络酮对铝(Al)中毒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锌(Zn)、铜(Cu)、锰(Mn)等含量.结果显示,氯化铝可导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且有降低血Zn、Cu含量的作用(P<0.05);纳络酮治疗有改善Al中毒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血Zn、Cu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