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2篇
  免费   1309篇
  国内免费   1031篇
医药卫生   1688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478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1019篇
  2012年   1381篇
  2011年   1542篇
  2010年   1343篇
  2009年   1164篇
  2008年   1259篇
  2007年   1121篇
  2006年   1102篇
  2005年   929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完善合同信息 促进设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院通过完善合同信息,以信息流推动人员流、资金流和设备流的规范运行,促进了设备的技术、经济、流程等基础管理。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寻找较好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01年3月在我院首程治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212例。分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为主组三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1、3、5年存活率分别为41.9%(89/212)、11.3%(24/212)和6.6%(14/212)。5年存活率手术为主组(A组)为10.3%(6/58),放疗为主组(B组)为5.8%(6/102),化疗为主组(C组)3.8%(2/52)。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为主组比放、化疗为主组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3.
海口市550名医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海口市医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改善学生膳食质量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记录550名医学生连续5d的膳食情况,利用营养计算器V6.0版及Excel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学生能量、维生素A、维生素C、钙等营养素摄入量不足,男生膳食维生素A、维生素C、钙的摄入量分别为推荐摄入量的63.63%,50.00%及44.63%,女生分别为61.00%,50.00%和44.13%,女生能量摄入量为推荐摄入量的81.60%。膳食钙磷比男、女生分别为0.31和0.40。早、中、晚三餐能量分配分别为18%,43%和39%。结论海口市医学生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应增加能量、维生素A、维生素C、钙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04.
医德重建:传统医德危机及其解决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面临的医德危机是非常严重的。如何解决这一危机就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不少学者提出要用传统医德来规范医务人员,并以此作为解决该危机的良方。然而,这种以人格伦理为特质的传统医德尽管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却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为此,试图从传统医德自身的局限性、医务人员利益意识的觉醒以及因社会失范而导致的越轨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医德危机产生的根源,并为此提出了三条对策。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骨转换标志物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并发骨质疏松中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PD患者105例,根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对所有患者检测25(OH)D、甲状旁腺激素、骨钙素、β-CTX、PINP等骨代谢指标,分析各指标与骨质疏松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①骨质疏松组少动强直型比例、女性比例、PINP、骨钙素、β-CTX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25(OH)D水平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与骨钙素(r=0.28,P=0.005)、β-CTX(r=0.36,P=0.001)、PINP(r=0.40,P<0.001)均呈正相关,与25(OH)D(r=-0.30,P=0.002)、PINP/β-CTX(r=-0.56,P<0.001)均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多因素二元Lo- 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25(OH)D(OR=0.95,95%CI:0.84~0.98,P=0.041)、PINP/β-CTX(OR=0.90,95%CI:0.83~0.98,P=0.017)是 PD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④ROC曲线分析示25(OH)D联合PINP/β-CTX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2,灵敏性=0.80,特异性=0.84,P<0.001。结论:血清25(OH)D水平及PINP/β-CTX比值与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密切相关,在PD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检测时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6.
用噬菌体多肽库筛选日本血吸虫表膜抗原的模拟表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索可用于诊断的模拟表膜抗原。采用纯化的兔抗表膜抗原IgG作探针 ,免疫筛选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 ,经 3轮生物淘洗后 ,随机挑选 30个噬菌体克隆 ,用ELISA检测其与筛选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选择两个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 ,并用斑点ELISA比较检测正常人和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各 10份。结果显示 ,随机挑选的 30个克隆中有 9个噬菌体克隆与筛选的抗体有特异性的结合反应。DNA测序结果显示 ,两个阳性噬菌体克隆 (携带的抗原表位 )所演绎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已知的氨基酸序列无同源性。斑点ELISA结果显示两个抗原表位可被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呈特异性识别  相似文献   
107.
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抗凝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测3种离子键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的抗凝血性能和稳定性。方法 用PT和APTT对不同浓度肝素—氯烃基二甲基代苯甲胺(HBC)复合物涂层体外循环管道的凝血性能进行评测,同时测试体外转流对3种肝素涂层管道抗凝血性能的影响。结果 3种肝素涂层方法均能够将肝素分子结合于材料表面并具有抗凝活性,其中HBC复合物和肝素—聚乙烯亚胺复合物处理的体外循环管道经体外转流96h后仍具有较佳的抗凝血活性。结论 离子键肝素涂层因结合物质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HBC复合物和肝素—聚乙烯亚胺复合物处理的体外循环管道肝素分子结合较牢固,能够满足临床短期使用需要。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建立分泌抗EPF(Early pregnancy factor,早孕因子)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纯化单抗并鉴定.方法用本实验室已纯化的早孕和肿瘤源性EPF作为抗原刺激Balb/c小鼠,用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同系小鼠骨髓瘤细胞(NS-1)融合,经4次克隆化,获得可稳定分泌抗EPF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注入Balb/c小鼠腹腔制备腹水型单抗,Protein-A亲和层析纯化,SDS电泳和Western-blot等方法分析纯化结果.结果融合后获得一株稳定分泌抗EPF抗体的细胞株(C3D11),克隆化后,获得稳定分泌抗EPF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将增殖后的细胞注射Balb/c小鼠腹腔获得腹水型单抗,以亲和层析法纯化,SDS-PAGE分析显示纯化后去掉了大部分杂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抗体纯度较高,与抗原匹配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制备的EPF单克隆抗体为特异性抗EPF抗体.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采用遗传基因工程方法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人白细胞介素12,探索其治疗肿瘤和慢性肝炎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已克隆的国人IL-12基因序列,利用内部核糖体切入位点(IRES)完成IL-12P35、P40双亚基共表达载体的构建,通过转染CHODHFR缺陷细胞,双抗夹心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MTX加压扩增,PCR检测其基因整合,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生γ干扰素实验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获得了稳定高效表达人IL-12的工程细胞系,表达产物为70×103左右的糖蛋白。结论本研究得到的基因重组人IL-12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强的诱导产生γ干扰素的能力和诱导活化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mRNA在乳腺患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患组织nm23—H1的表达.结果:①淋巴结阳性的原发灶组织nm23—H1 mRNAA表达明显低于淋巴结阴性的原发灶组织,Ⅲ期乳腺患组织nm23—H1 mRNA水平较Ⅰ、Ⅱ期的明显低.②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与nm23—H1 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相关.结论nm23—H1基因mRNA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在乳胰患转移过程中,nm23—H1 mRNA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