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71篇
  免费   5575篇
  国内免费   4000篇
医药卫生   72446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693篇
  2022年   1514篇
  2021年   2849篇
  2020年   2319篇
  2019年   1756篇
  2018年   1780篇
  2017年   1895篇
  2016年   1655篇
  2015年   2851篇
  2014年   3724篇
  2013年   3791篇
  2012年   5364篇
  2011年   5764篇
  2010年   4330篇
  2009年   3724篇
  2008年   4170篇
  2007年   4123篇
  2006年   3782篇
  2005年   3277篇
  2004年   2116篇
  2003年   2008篇
  2002年   1682篇
  2001年   1325篇
  2000年   1183篇
  1999年   956篇
  1998年   555篇
  1997年   577篇
  1996年   391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35篇
  1976年   13篇
  1974年   12篇
  1972年   14篇
  196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总结和探讨脑血管造影和载瘤动脉闭塞在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上的作用及特点。方法6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根据其脑血管造影的特点采取血管内介入方法[可脱式球囊和(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近端53例、闭塞载瘤动脉两端后孤立动脉瘤7例;其中23例闭塞前先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结果出院时Rankin评分分级: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组37例中轻残3例,合并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组23例中死亡1例、重残2例。1-6年的影像学随访动脉瘤无复发。结论血管内介入结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术闭塞载瘤动脉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2.
耳穴埋针配合薄氏腹针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耳穴埋针配合薄氏腹针治疗失眠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依常规对症处理,合理使用安眠药,治疗组进行耳穴埋针配合薄氏腹针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结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埋针配合薄氏腹针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3.
杜武成  李夏 《护理研究》2005,19(18):1682-1683
我院是一所独立设置的成人医学高等学校.为促进学院整体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学院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使学院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2000年开始,根据学院工作重点和各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我校实行了部门工作年度考核评估.在评估考核工作中,注重采用了激励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院整体工作水平和管理干部的质量意识,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4.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 in breast tumors.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formation along with the 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performed in 28 patients with breast tumor. The time to signal intensity curves were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 The curve's maximal signal intensity drop rate and maximal signal intensity decrease tim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es after surgery. Results: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showed higher maximal signal intensity drop rate (44.69% ± 17.07 vs. 17.22% ±7.49, P 〈 0.001) than benign lesion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aximal signal decrease time between those two lesions (23.94 s ± 4.92 vs. 20.02 s ± 6.83, P 〉 0.05). Conclusion: The 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 has enou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breast tumor diagnosis.  相似文献   
95.
白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介素-10(interluekin-10 IL-10)是一种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是同型二聚体细胞因子, 属长链细胞因子家族。现已发现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角化细胞、肝细胞及多种肿瘤细胞均可分泌IL-10。 IL-10通过调节其他细胞因子的作用而起到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我们在这里主要谈一下,IL-10的生物学特点及在IL- 10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几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超声电丛刺头穴丛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方法:①选择2003-01/2005-06在沈阳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1例,男160例,女101例。均为首次患病,且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丛刺治疗组131例,对照组130例。②丛刺治疗组:采用超声电丛刺治疗仪于头部电丛刺顶区(运动区),以100~200Hz疏密波电针通过6~8h,1次/d,1个疗程30次。对照组:均予以常规脑血管病药物同等治疗。丛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干预30d。两组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为基本恢复,减少46%~90%为显著进步,减少18%~45%为进步。③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α-颗粒膜蛋白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方法测定脂蛋白(a)水平。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测仪检测体感诱发电位。④计数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26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丛刺治疗组131例中:基本恢复31例,显著进步80例,进步15例,总有效率为96%(126/131);对照组130例:基本恢复14例,显著进步68例,进步12例,总有效率为72%(96/130);丛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丛刺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血栓素A2、D-二聚体和脂蛋白(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③丛刺治疗组治疗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波潜伏期与传导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结论:超声电丛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假手术组;B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C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肠缺血后处理组,实验结束后取小肠标本进行小肠上皮细胞形态和呼吸功能指标测定。结果A、C两组线粒体的数目、周长均大于B组,A、C两组问比较,A组较大(P〈0.05)。A、C两组线粒体的面积、最大直径、最小直径、等效直径均小于B组(P〈0.05),A、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小于A组,面积密度、比表面和粒子数密度均小于其余两组(P〈0.05)。A、C两组间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线粒体呼吸控制比率(RCR)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小肠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成人阴茎进行三维数字化图像分析,为阴茎整形修复获得手术前后形变参数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精确的形态学数据。方法采用Angel数字快速测量诊断系统,分别测量200例正常成人阴茎安静状态和勃起时的长度、周长、以及勃起时角度与阴茎长度、周径的关系。结果随着年龄和身高增长,阴茎也随之增长;身高与阴茎长度不成正比;阴茎勃起时随着角度的增加硬度增强,但勃起硬度变化时阴茎体积无明显变化。结论从不同径线不同角度对阴茎进行计算机三维测量分析,为阴茎整形修复术前设计、术后效果评价提供重要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比较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和子宫切除术(AH)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异常子宫出血80例分为MEA组和AH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手术前后白细胞变化. 结果 MEA和AH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39/40 vs 40/40,χ2=0.000,P=1.000).MEA手术时间短[(4.8±1.2)min vs(102.5±34.6)min,t=17.848,P=0.000];术中出血少[0 ml vs(138.3±40.6)ml,t=21.544,P=0.000]. 结论 MEA是一种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有效且微创的手术.  相似文献   
100.
急性膀胱炎超声表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膀胱炎(AC)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将32例AC自然充盈膀胱后的左右径、上下径、前后径,膀胱壁厚度、膀胱壁光滑度及膀胱内透声状态与63例正常组所测膀胱对应各值比较。结果炎症组与正常对照组膀胱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膀胱壁厚度炎症组(0.446±0.036)cm,对照组(0.224±0.036)cm,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尿频症状明显同时伴有血尿者,膀胱壁增厚的几率增加。结论膀胱壁增厚(以黏膜层为著),尿液透声差或透声欠佳是AC的主要超声征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