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03篇
  免费   4486篇
  国内免费   2257篇
医药卫生   51446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1418篇
  2021年   1659篇
  2020年   1557篇
  2019年   790篇
  2018年   799篇
  2017年   1210篇
  2016年   857篇
  2015年   1728篇
  2014年   2299篇
  2013年   3069篇
  2012年   4350篇
  2011年   4378篇
  2010年   4111篇
  2009年   3657篇
  2008年   3631篇
  2007年   3527篇
  2006年   3052篇
  2005年   2412篇
  2004年   1865篇
  2003年   1279篇
  2002年   911篇
  2001年   921篇
  2000年   602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10篇
  1962年   7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Objective To observe changes of hepatic hemodynamics and hepatic functional reserve after splenectomy an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Methods From July 2006 to August 2007, thirty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caused by hepatitis B cirrhosis underwent splenectomy an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iarization. The PVPG (portal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 was measured by inductor continually during operation. The HAF (hepatic artery flow), PVF (portal venours flow) and hepatic arterial RI(resistant index) were measured with Doppler sonography. The EHBF(effective hepatic blood flow) and ICGR15 (indocyanine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utes)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by indocyaninegreen clearance test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PVPG after laparotomy (19±4) mm Hg, ligating the splenic artery(14±4) mm Hg, splenectomy(14±3)mm Hg an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12±4) mm Hg showed a tendency to decrease progressively. The PVF decreased [from (42±14) ml/s to (16±8) ml/s] and HAF increased in compensation after operation. The EHBF increased [from (0.48±0.10) L/min to (0.56±0.10) L/min], and the ICGR15 decreased (from 23%±8% to 18%±4%)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 After splenectomy an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the hepatic functional reserve improves at least in a short term notwithstanding the decrease of PVPG and PVF.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患者行胆道手术的术前用药方法。方法对38例瓣膜置换后在服用华法令过程中因胆道疾病需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肝功能正常组(A组)23例、肝功能不正常组(B组)15例均于术前3d停服华法令,B组术前12h肌注VitK110mg。术前无应用华法令历史的患者115例做为对照组。结果38例患者停药2d后A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B组于术前12h肌注VitK110mg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瓣膜置换患者在抗凝期间行胆道手术,只要准备充分,围手术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3.
前颌中缝牵张修复牙槽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用缝牵张成骨技术以组织再生的原理修复牙槽裂。方法 采用犬牙槽裂模型 ,牙槽裂形成术后 2周 ,于前颌中缝处安置缝牵张器 ,外张力 2 0 0g。牵张 2~ 3周 ,裂隙侧的前颌骨向侧方移动贴紧远中裂缘 ,用局部黏骨膜瓣修复牙槽裂隙。保持 2周后去除缝牵张器。临床观察、连续X线、头颅干骨和组织学检查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对照动物形成规则的牙槽裂 ,无自发骨性愈合。前颌中缝牵张后 ,裂隙侧前颌缓慢向裂侧上颌靠拢 ,2~ 3周与远中裂缘密切贴合。X线片示前颌中缝呈现由窄渐宽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尖端指向后方 ,三角区域的骨密度逐渐增加。骨膜成形术后 3个月 ,原牙槽嵴缺损处骨质连续性完全恢复 ,且牙槽骨段在三维方向上均与对侧相同。前颌中缝恢复正常直线形态。结论 该牙槽裂模型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前颌中缝牵张诱导缝区新骨形成 ,一侧前颌向裂隙移位和局部骨膜成形可达到完善的牙槽裂修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简称PE)床边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加PE治疗,比较PE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血生化变化。结果临床症状缓解迅速,黄疸减退,白蛋白、胆碱脂酶升高,PT恢复,补体上升,不影响肾功及电解质。结论PE为重型肝炎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 (HPA)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 98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3 4例正常对照组基础血皮质醇 (F ,0 8:0 0am、16:0 0pm)、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DST)后血F、2 4h尿游离皮质醇 (UFC)。将 64例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A组 (服用氟西汀组 ,3 2例 )和B组 (未服用氟西汀组 ,3 2例 )。予 6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HAMD评分及代谢控制水平评估。结果 ( 1)血F( 0 8:0 0am、16:0 0pm)、2 4h尿UFC、DST脱抑制例数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 <0 .0 1) ,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组 (DD组 )较无抑郁症组 (DM组 )增高(P <0 .0 5 ,P <0 .0 1)。 ( 2 )经 6周治疗后 ,服用氟西汀组 (A组 )较未服用氟西汀组 (B组 )糖皮质激素水平降低 (P <0 .0 1)、HAMD评分降低 (P <0 .0 1) ,糖脂代谢改善 (P <0 .0 5 ,P <0 .0 1)。 ( 3 ) 2 4h尿UFC与HbA1C呈正相关性 (r =0 .5 69,P <0 .0 1)、IR呈正相关 (r =0 .65 3 ,P <0 .0 1)、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性 (r =0 .3 5 2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及合并抑郁症患者HPA轴功能紊乱 ,加重了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 ;氟西汀干预治疗抑郁症可改善抑郁症和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运用介入方法建立犬颅内动脉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方法6条犬全麻后,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用冠状动脉球囊导管扩张右颈总动脉近段,再用可脱球囊于扩张段远端将其栓塞,制作成6个分叉部动脉瘤。分别于术后1、2、3d行DSA检查并切除动脉瘤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6条犬成功获得6个动脉瘤模型。动脉瘤的平均宽度和平均长度在3d内逐渐减少。结论犬动脉瘤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颅内动脉瘤大小、形态及DSA表现,可用于介入治疗新材料、新技术的实验研究。本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快速、可靠、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107.
手法复位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近年来多提倡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我院自1996—2001年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2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晚期恶性肿瘤治疗效果较差,近几10年来其死亡率无明显改善,这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是恶性肿瘤的三大常规治疗手段,其中化疗在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大多数化疗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可非选择性抑制正常增殖活跃细胞的生长而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还可导致化疗相关的第二种癌;因而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故急需开发针对新靶点的选择性强的高效低毒抗癌药物。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与人类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近年发现大量的抗癌治疗是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为靶点的。  相似文献   
109.
经腹腔镜治疗肝囊肿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 4例不同部位及不同囊肿个数的肝囊肿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3 4例病人中有 3 2例手术成功 ,4例行囊肿切除 ,2 8例行囊肿开窗引流术 ,2例中转开腹 ,手术时间 2 0~ 90min ,平均约 40min ,全部病人痊愈出院 ,2例多囊肝术后复发。结论 腹腔镜治疗肝囊肿是安全可行的 ,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调查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单位 1(ND1)基因的T3394C位点突变与中国人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方法】随机收集 338例无血缘关系的糖尿病患者及 2 6 2例正常对照组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限制性内切酶HaeⅢ消化进行突变筛查 ,DNA序列分析确认。【结果】糖尿病患者中T3394C突变者共 8例 (2 37%) ,正常对照组中只有 1例 (0 38%,P <0 0 1)。糖尿病突变患者中 4例有糖尿病家族史 ,4例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和 /或出现并发症 ,需用胰岛素治疗。【结论】ND1/T3394C突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组 ,提示这个位点突变可能是导致线粒体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