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63篇
  免费   1012篇
  国内免费   2176篇
医药卫生   3595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1894篇
  2010年   1160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830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762篇
  2005年   1255篇
  2004年   3585篇
  2003年   3274篇
  2002年   2632篇
  2001年   2292篇
  2000年   1740篇
  1999年   2270篇
  1998年   1633篇
  1997年   1540篇
  1996年   923篇
  1995年   757篇
  1994年   769篇
  1993年   1316篇
  1992年   1001篇
  1991年   806篇
  1990年   628篇
  1989年   559篇
  1988年   466篇
  1987年   287篇
  1986年   312篇
  1985年   162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25篇
  1976年   17篇
  1974年   24篇
  1973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两种不同补肾方法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评价中医药“活血补肾法”与“滋阴补肾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作用。方法:以反应骨代谢状况的S—Ca,S—P,S—ALP,U—Ca,U—HYP,U—HYP/U—Cr,U—Ca/U—Cr等生化指标,E2、LH、CT等内分泌激素,以及股骨近端骨密度与子宫、肾上腺、股骨近端的组织形态学为观察指标,比较活血补肾的丹仙康骨胶囊与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结果:活血补肾的丹仙康骨胶囊比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更能有效的提高模鼠骨密度、降低U—Ca,U—P,U—HYP,U—HYP/U—Cr,U—Ca/U—Cr,同时能提高S—ALP,差异显著。在光镜下观察,活血补肾组、滋阴补肾组其肾上腺皮质、子宫内膜,固有腺体瘦缩都有所减轻,但两组无明显差别。活血补肾组比滋阴补肾组骨干预端软骨骨化较好,骨小梁变粗明显。结论:不同补肾方法对骨重建过程骨吸收与骨形成具有选择性差异。同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相比,活血补肾的丹仙康骨胶囊不仅能抑制骨吸收,还能促进骨形成,具有较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注射用鹿茸生长素对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鹿茸生长素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阳虚型骨质疏松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鹿茸生长素与蛙降钙素治疗,测量治疗前后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分析,以及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经注射用鹿茸生长素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骨密度较治疗前提高。  相似文献   
993.
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去卵巢大鼠松质骨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下段松质骨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8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肾健脾活血方大、小剂量组共7组。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进行动物造模,灌胃治疗90天后取股骨下段松质骨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补肾健脾活血方能明显改善骨胶原的排列,减少断裂的骨胶原,且大剂量组的作用明显优越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小剂量组。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方能减少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改善松质骨的超微结构,从而具有增加骨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地黄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首次研究地黄的血清药物化学。方法:在建立地黄HPLC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地黄药材各提取部位、给药及未给药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筛选、研究地黄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地黄水溶性部位给药组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与其他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有明显不同。结论:水溶性高分子部位是地黄的主要有效部位,对其血清药物化学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地黄的药理活性、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探讨中药增骨丸对去卵巢大鼠血清及骨髓上清个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及血清和骨髓上清个IL-1β的关系。将48只8月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乙烯雌酚组及三种不同浓度的增骨丸组。每组8只。正常组仅摘除一段肠系膜,其余5组做卵巢切除术。术后1周开始给药,连续用药90天后取血和右侧股骨。分离血清及骨髓上清,分别测定血清及骨髓IL-1β的含量。结果显示,卵巢切除后大鼠血清及骨髓上清个IL-1β的含量均明显增高,而经过雄激素及个药治疗能明显降低卵巢切除所致的IL-1β的增高,且血清与骨髓上清个IL-1β的含量呈总体正相关,但骨髓上清中IL-1β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表明中药增骨丸通过抑制IL-1β而防治骨质疏松,这是该药的作用机理之一。血清骨髓上清的变化比较一致,但骨髓上清的含量更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丹参关节内注射对兔膝骨关节炎细胞因子IL-1及TNF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为了解丹参注射液膝关节内注射对兔膝骨性关节炎中白细胞介素(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理,将64只兔随机分为4组,采用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骨关节炎的病理模型,以丹参与激素分别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进行对比观察,于造模后2、4、6、8周分别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各期兔膝关节液中IL-1及TNF水平。结果显示,造模组IL-1及TNF的水平明显高于丹参组及激素组,有显著差异;空白组未能测出IL-1及TNF;激素组低于丹参组,有统计学差异。表明IL-1及TNF在骨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丹参能有效降低骨性关节炎中IL-1及TNF的水平,其效果低于激素组,表明丹参关节内注射能有效治疗骨性关节炎,但效果略次于激素。  相似文献   
997.
双垂直牵引二步复位法治疗非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绍裘  肖筱武 《中医正骨》2003,15(12):11-12
寻求治疗非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设计并采用双垂直牵引二步复位法治疗非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33例 ,对照组 2 9例采用开放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81.8% ,对照组为 5 5 .2 %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临床观察认为双垂直牵引二步复位法设计合理 ,效果可靠 ,无合并症 ,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针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和环节。方法:骨组织TGF-β_1 mRNA、VEGF mRNA采用原位杂交,凋亡基因Fa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模型组TGF-β_1、VEGF光度低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艾灸组、雌二醇组TGF-β_1、VEGF光度高于模型组(P<0.05);骨组织FAS蛋白光度,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组、艾灸组和雌二醇组低于模型组(P<0.05~0.01);成骨细胞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雌二醇组低于模型组(P<0.01);破骨细胞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针刺组、艾灸组和雌二醇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0.01)。结论:针灸能有效调节破骨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能激活TGF-β_1、VEGF活性,使TGF-β_1 mRNA、VEGF mRNA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999.
中西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观察中药离子透并玻璃酸钠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寻求骨性膝关节炎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运用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106例,并与泼尼权龙关节腔注射液治疗98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的近期治愈率及显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远期复发率治疗组11.6%,对照组32.8%,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协同治疗骨性膝关节疗效好,疗程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自由基生成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4-VO模型,用Morris水这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或活性。结果:模型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在定位航行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明显高于其余3个象限。电针组能显著缩短逃避潜伏期,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多于其余3个象限,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模型大鼠脑组织内NOS活性及NO、MDA含量明显升高,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电针组及尼莫通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这说明电针组与尼莫通组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脑组织中NOS、NO、MDA含量,提高了SOD、GSH-Px活性。结论:电针对自由基产生与清除的平衡有调控作用,能减轻缺血对脑神经细胞的损害,从而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