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医药卫生   225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国有大型医院通过内部改革成长,持续做大做强,发展成超大型医学中心或连锁医院集团的案件不少见.关注这种内部成长型医院集团的发展状况,思考它可能给国有大型医院改革带来的影响,是文章力图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2.
对现代化中医院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部分中医院处境维艰,有体制因素也有观念问题.中医的传统诊疗手段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医疗市场的需求,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完善提高,而现代科技也将成为中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医院的建设应当遵循医院建设的内在规律,积极发展,改善提高软、硬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外科,引进、利用现代诊疗手段,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中医要领先,西医不落后.  相似文献   
103.
青年人胃癌46例与中老年胃癌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寻找青年人胃癌和中老年胃癌在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方法:14所医院应用纤维胃镜及活检病理诊断有胃部症状的病人,其中青年组胃癌46例,中老年组胃癌2064例。结果:青年组胃癌病程在6月以内比中老年组显著增多(P<0.01);上腹痛、腹胀、消瘦和贫血比中老年组多(P<0.01);胃体癌比中老年组多(P<0.01);分化型腺癌比中老年组少(P<0.01):胃癌外胃粘膜肠化比中老年组多(P<0.01)。结论:青年人胃痛与中老年胃痛在症状、病变部位、病理类型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4.
四川省1982-1991年先后进行了丝虫病纵横向监测、防治后期流行趋势现场研究和晚期丝虫病抽样核实调查及治疗等。1982-1991年横向血检599415人,仅1988年以前检出微丝蚴血症131例,1987-1991年纵向血检36586人次,仅1987年检出微丝蚴血症2例,在此期间横、纵向媒介监测致倦库蚊130121只、嗜人按蚊21070只、中华按蚊9559只,仅在监测早期分别发现阳性致倦库蚊10只和2只,现场研究表明防治后期丝虫病传播流行趋于终止。抽样核实调查结果显示在原高中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晚期丝虫病患病率约为6%,危害仍然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rtis,EG)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20例EG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胃肠镜检查、病理学结果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等。结果本研究中40.0%的患者有过敏史,25.0%伴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85.0%患者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100%患者胃肠道黏膜组织的病理学检查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在十二指肠、食管、回盲瓣等处取材,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率50.0%。对症治疗对于轻症患者有效,激素治疗对于重症患者有效。结论 EG是过敏反应相关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和内镜表现均无特异性,外周血和胃肠道黏膜的病理学检查中检测到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是明确诊断的关键。内镜下在十二指肠、食管、回盲瓣取活检组织可提高诊断率。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胃贲门息肉的内镜下表现、病理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内镜中心2012年-2013年134例贲门息肉患者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贲门息肉的检出率为0.495%。134例贲门息肉中,增生性息肉123例,贲门腺癌2例,胃底腺息肉9例。增生性息肉的组织来源主要为胃柱状上皮。贲门增生性息肉常合并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结论贲门息肉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最多见的是增生性息肉,极少数为贲门腺癌。  相似文献   
107.
樊晋川  陈建超 《华西医学》1991,6(1):100-102
本文报告对4例晚期鼻咽癌及3例晚期喉癌,在根治量放疗已控制原发灶而颈部包块仍不消退或复发的情况下,施行挽救性颈廓清术8侧,有效地改善了病人生存质量;认为,只要各方面处理得当,不应轻易放弃放疗失败病例的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08.
肝脏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与其作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并常被多种毒素损伤相适应.肝再生研究一直是再生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其机制已得到深入阐明,但仍有一些热点问题尚存在广泛争议,例如,哪些因素决定了是肝细胞还是干细胞作为不同性质肝损伤后肝再生的主要细胞学基础;肝再生的启动因素有哪些;肝再生过程中肝功能是如何维持和代偿的;肝再生终止信号,以及肝再生结束后肝小叶如何进行重构.本文将就这些尚存争议或尚未阐明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在时间有限、快速进入高原后药物乙酰唑胺、藏药红景天是否能预防急性高原反应。方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全面检索相关的临床治疗证据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一个系统评价和多个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CT显示:乙酰唑胺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是肯定的,相对危险度是2·18、95%可信区间1·52~3·15、NNT2·9(2·0~5·2)。但对其使用剂量尚有争议。只检索到2篇RCT试验显示藏药红景天有疗效(P<0·01),未发现有副作用。结论除了高原习服、渐进进入高原地区外,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药物防治(乙酰唑胺、藏药红景天)可改善急性高原病的症状,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快速适应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10.
医学形态学教学方法的革命—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是医学形态学教学领域重要的先进数字化设备,本文总结了传统医学形态学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回顾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第二代系统的组成特点,揭示了在促进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领域的教、学、考三个方面改革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