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4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451篇
医药卫生   659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549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姚正堂  郝宇红  蒋巳峰 《职业与健康》2007,23(16):1393-1393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体必须的营养要素,生命现象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直接影响人体的正常发育,特别是婴儿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更为重要。所以,蛋白质测定作为常规项目在理化检验中必不可少,食品中蛋白质测定依据GB/T5009.5—2003的酸碱滴定法原理,其中吸收液配制是关键,特别是大批量样品测定。我们在吸收液配制中,对指示剂变色能力和终点范围进行了探索,并将其改进,不采用混合指示剂,而分别加入2种指示剂在吸收液中可重复使用,并作了对比试验和精密度试验。现将配制方法和实验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脑卒中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根据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CVHI)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脑卒中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全国六大行政区脑卒中研究队列人群25355例,将基线调查时的CVHI检测结果 进行主成分分析,再以各主成分和主要脑卒中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以随访中脑卒中发病为应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系数建立脑卒中预测模型,计算发病概率,绘制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点,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四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依次为58.1%、79.4%、88.4%和94.6%,被筛检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分别为第一至第四主成分、高血压病史、年龄和性别,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最佳截断点为预测概率≥0.05,预测脑卒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踟.7%,78.5%,78.5%。结论 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可以建立具有良好效能的脑卒中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酮康唑霜中酮康唑和特美味的含量。方法:分离缓冲液为胆汁酸钠(70 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50 mmol/L)(pH 8.14),分离电压30 kV、温度25 C、50 μm(内径)×48.5cm(有效长度40cm)空心熔融石英毛细管柱、检测波长240nm。结果:以丙酸睾酮为内标,酮康唑质量浓度在140.5~702.5 μg/ml、特美呋质量浓度在151~755μg/ml之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4%~103.9%、95.9%~102.6%,RSD%分别为2.8%~4.2%(n=3)、2.9%~3.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该复方制剂中酮康唑及特美呋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4.
人β-防御素3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人β—防御素3(hBD3)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hBD3的细胞株。方法:用EcoR Ⅰ酶切合有hBD3全长基因的pGEM-hBD3重组质粒,获得其编码区全长序列,将其连接入EcoR Ⅰ预处理过的pcDNA3中。转化大肠杆菌,酶切鉴定筛选出插入方向正确的转化子。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pcDNA3-hBD3真核表达载体导入COS-7细胞,用G418进行抗性筛选,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基因hBD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构建的pcDNA3-hBD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后可稳定表达hBD3的mRNA和蛋白,且蛋白主要以分泌形式存在于培养上清中。  相似文献   
35.
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 报道改进手术方法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胫后动脉发出的筋膜皮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 ,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 结果 临床应用 7例 ,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面积为 15cm× 8cm~ 5cm× 4cm ,穿支血管蒂位于内踝上方 8~ 2 0cm处。随访 6~ 18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该皮瓣设计灵活 ,切取方便 ,血供可靠 ,适于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为一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穿支蒂皮瓣相结合的新型皮瓣。  相似文献   
36.
蔡晓钟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349-1350
在医学实验教学中 ,形态学标本来源很特殊 ,它不能人工制造 ,病理性标本只能从病人处取得 ,然而所需病人不是经常有 ,因此 ,研究实验教学标本的收集与保存的方法 ,十分必要。本文即是对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中 ,尿液标本中有形成分的保存方法 ,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7.
柴枫 《肿瘤学杂志》2007,13(3):222-224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应用于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既往接受过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14d,21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2例患者中无1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PR)10例(19.2%),病情稳定(SD)26例(50.0%),病情进展(PD)16例(30.8%),临床获益率(CR+PR+SD)69.2%。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综合征31例(59.6%),皮肤色素沉着21例(40.4%),恶心呕吐8例(15.4%),腹泻6例(11.5%),骨髓毒性和肝脏毒性较轻。[结论]单药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仍有一定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8.
中段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中段尿道吊带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采用中段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48例,其中,TVT术26例,TVT-O术19例,Sparc术3例。结果手术并发症包括:1例(TVT)术中膀胱镜检发现穿刺针穿入膀胱,经重新调整穿刺纠正。2例(Sparc术和TVT-O术各1例)分别于术后1、3个月发现阴道前壁吊带外露,经再次手术修补阴道前壁治愈。4例出现尿急症状,给予黄酮哌酯对症治疗2周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出现股内侧轻度疼痛,未经特殊治疗,1周内症状自行缓解。结论中段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方法简便、疗效可靠,但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APP(-βamyloid precursop protein,APP)17肽(APP695中319-335肽段)对APP转基因小鼠(APP695V717I)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月龄的APP695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APP17肽治疗组,正常对照组采用月龄和性别与之相匹配的C57BL/6J小鼠。APP17肽治疗组给予皮下注射APP17肽,每只每次0.34μg,每周3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NS。应用水迷宫试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以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1)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存在明显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其第3、4、5天游完全程的时间[(93.22±16.35)、(86.73±20.26)、(77.13±29.35)s]和错误反应次数[(6.63±2.16)、(5.81±2.13)、(5.33±1.41)次]均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0.89±20.19)、(61.25±21.88)、(54.63±16.92)s和(5.01±1.93)、(2.97±0.96)、(2.31±1.01)次]增多(P<0.05);APP17肽治疗组小鼠的行为学障碍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其上述水迷宫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率[(3.13±1.19)%]和线粒体膜电位[(176.39±13.88)mV]比较,模型组凋亡发生率[(8.06±2.31)%]显著增加(P<0.01)而线粒体膜电位[(97.51±15.73)mV]明显降低(P<0.01);APP17肽治疗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接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率[(4.38±1.26)%]低于模型组(P<0.01),线粒体膜电位[(168.35±19.29)mV]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APP695转基因小鼠存在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且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APP17肽能够明显改善该转基因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及抑制凋亡发生而实现。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蛇毒抗高凝状态酶(AHCSE)、氟尿嘧啶(5-FU)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简称7404细胞)、正常LO2肝细胞(简称LO2细胞)作用的比较,研究AHCSE对肝癌的作用以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MTT法、TUNEL、FCM等方法观察7404细胞、LO2细胞经过AHCSE、5-FU处理后,细胞形态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7404细胞、LO2细胞经过AHCSE、52FU处理后,发生了形态学改变;小剂量AHCSE对7404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LO2细胞几乎无影响;随着剂量的加大,AHCSE对7404细胞抑制率上升不明显,但是出现对LO2细胞的抑制作用。经AHCSE作用后,7404细胞发生了凋亡,凋亡率随AHCSE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5-FU对7404细胞作用相似,但5-FU对LO2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AHCSE、5-FU对BEL-7404细胞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AHCSE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