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湖北省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药物治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和分析2000—2010年湖北省8市12家三级甲等医院心衰住院患者资料, 根据年龄、性别和随访结果分组, 分析不同组间药物治疗种类和药费的分布差异。对药物治疗年费用进行log1()对数转换。结果 (1)共16681例心衰患者纳人研究, 随访期间有6453例死亡。死亡组药物治疗年费用低于存活组(3.19±0.65*?.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使用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而地高辛、利尿剂、p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使用率随年龄增加呈倒“U”形分布。不同年龄组药物治疗存在性别差异。(3)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药物治疗费用有增加趋势(<30, 30~、40~、50~、60~和70~79岁组分别为2.96±0.70、3.09±0.62、3.15±0.58、3.30±0.59、3.25±0.58和3.35±0.60, 尸<0.01), 而年龄彡80岁组减低至50~岁组水平。男性患者药物治疗费的分布与全部患者水平相似, 而女性患者在<30、30~和40~岁组间无差异, 在其他年龄组的分布与全部患者水平相似。结论 湖北省心衰患者药物治疗有待改善, 药物治疗受年龄、性别影响, 其中女性患者药物治疗情况较男性差。  相似文献   
62.
目的: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建立预防性结核病体检制度,控制校园内结核病的感染及流行.  相似文献   
63.
广东南海地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广东南海地区不同时间段急性胰腺炎(AP)病因谱的变化.[方法]将1980年1月~1984年12月收治的96例AP患者和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56例AP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比较二组的病因差异.[结果]同A组相比,B组酒精中毒所致的AP病例明显增多(45.5%:30.2%,x2=5.8,P<0.05);而胆道疾病所致的AP则显著下降(37.8%:53.1%,x2=5.7,P<0.05).[结论]酒精中毒已经成为近年来广东南海地区AP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64.
梅阳  黄鹤 《疑难病杂志》2014,(9):942-946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检索1990—2014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关于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使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共2 122例患者。结果显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在心力衰竭症状(OR=3.67,95%CI 2.565.26,P<0.01)、室性心律失常(OR=7.81,95%CI 5.285.26,P<0.01)、室性心律失常(OR=7.81,95%CI 5.2811.56,P<0.01)、心率(MD=9.04,95%CI 8.5011.56,P<0.01)、心率(MD=9.04,95%CI 8.509.59,P<0.01);LVEF(MD=6.78,95%CI 5.579.59,P<0.01);LVEF(MD=6.78,95%CI 5.577.98,P<0.01)、心脏猝死率(OR=0.3,95%CI0.167.98,P<0.01)、心脏猝死率(OR=0.3,95%CI0.160.53,P<0.000)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可以改善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室性心律失常、心率、LVEF、心脏猝死率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AMI患者QTV及HRV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比较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肌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心率变异性、QT变异度、QT变异系数等。结果健康对照组QT间期与心率呈直线相关(r=-0.822,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QT间期与心率呈直线相关(r=-0.891,P<0.01)。SDNN与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r=-0.511,P<0.01);QTV与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r=-0.613,P<0.01);QTCV与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r=-0.648,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心率、QTV、QT间期、SDNN均发生变化,对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不均一性表达与室性心律失常(VA)之间的联系.方法 30只兔经Iangendorff心脏灌流系统,分别在基线、PKC激动剂(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100 nmol/L)及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500 nmol/L)状态下,应用程控刺激(S1S2)及动态S1刺激记录心室10个局部位点的动作电位时限(APD)、有效不应期(ERP)以及交替和VA发生阈值,分析APD及ERP的空间离散度(COv).同时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心室各点PKC亚型的mRNA表达量.结果 应用PKC激动剂可导致各记录位点APD及ERP发生不均一性缩短,使离散度指标COV-APD90和COV-ERP显著增大(P<0.05),左心室较明显(COV-APD90:0.05±0.01比0.08±0.03,P<0.01;COV-ERP:0.05±0.01比0.09±0.03,P<0.01).在PKC激动剂作用下,VA诱发率较基线状态下显著升高(86.7%比40.0%,P<0.05),并且各点发生APD交替现象和VA的阈值明显降低(P<0.05).但PKC抑制剂可减小复极离散度以及升高交替和VA阈值,并使之恢复至基线水平.分析各点PKC亚型表达发现PKC-α和PKC-β的mRNA表达存在空间差异性,且该特征与PKC激动剂灌注前后APD及ERP差值的标准化比值呈现相似分布趋势.结论 PKC激活导致心室空间电生理特征的不均一性主要归因于PKC亚型的差异性分布,为VA的发生提供了潜在条件.  相似文献   
67.
目的检测沙门菌减毒株作为载体,Ⅲ型分泌系统(typemsecretionsystem,TrSS)效应蛋白.肿瘤抗原融合蛋白激发机体产生T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方法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Ⅲ型分泌蛋白SspH2和肿瘤抗原HBx融合分子,转化鼠伤寒沙门菌减毒株SL3261,口饲免疫小鼠。通过检测免疫小鼠脾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确定疫苗激发CTL作用;利用ELISPOT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释放IFN-γ能力;腋下接种稳定表达HBx的B16细胞,观察免疫小鼠肿瘤的体积及重量,检测该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通过LDH释放试验发现,经细菌体内表达及投递SspH2.HBx融合蛋白诱发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特异的CTL反应活性;ELISPOT结果显示细菌表达、投递SspH2-HBx蛋白具有特异诱发淋巴细胞分泌IFN-γ活性;肿瘤接种试验进一步证实这种基于11筠的肿瘤疫苗可以特异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以沙门菌减毒株作为载体、Ⅲ型分泌蛋白SspH2作为底物融合肿瘤抗原HBx能够激发显著的T细胞免疫反应、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这种基于沙门菌TTSS的疫苗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它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就是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高血压患者约有 1亿人 ,这提示着我国心、脑血管病将肆虐。识别并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相关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 未病先防一级预防是指已有危险因素存在 ,而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即采取预防措施 ,而这正是古人云 :“上医治未病” ,做到未病先防的治疗原则。根据 1999年 10月中国高血压联盟参照了WHO/LSH指南 ( 1999)公布的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的新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69.
经肝段下腔静脉建立TIPS分流道的初步临床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经肝段下腔静脉TIPS分流术在肝静脉与门静脉间解剖异常时操作的可行性,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65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完成TIPS分流术。结果 65经肝段下腔静脉TIPS分流术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未出现术中技术相关并发症,一年内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常规TIPS,3例肝性脑病经限流支架置入得以控制。结论 经肝段下腔静脉TIPS分流术技术用于肝静脉与门静脉间解剖异常病例是安全有效的,同时提示由于肝内分流道曲度较小,一年内支架开通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实验室自制MH琼脂培养基与商品药敏琼脂平板在3种质控菌株药敏试验中的结果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随机检测质控菌株的抑菌环直径。结果 3种质控菌株在自制和商品培养基药敏试验结果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菌药物抑菌环直径的差异将对耐药、中介、敏感的折点判定产生影响。结论不同MH琼脂培养基对药敏试验结果判定的影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