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71.
Barrett食管269例的内镜及活检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的病理特征及电子胃镜特点。方法:对269例行电子胃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Barret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Barrett患者以40~60岁居多,占66.2%(178/269),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重叠,主要表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症状,电子胃镜下表现为岛型176例,占65.4%;舌型66例,占24.5%;全周型27例,占10.4%。病理结果为肠化型上皮116例,占43.1%;胃底型上皮96例,占35.7%;贲门型上皮57例,占21.2%。结论:Barrett患者多见于中年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GERD的症状,电子胃镜下以岛型多见,病理类型以肠化生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慢性胃炎治疗的价值。方法将92例经胃镜、病理学和Hp检测确诊为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为A组和B组,并以同期57例非Hp相关慢性胃炎作为阴性对照组(C组)。A组除给予正规三联抗Hp治疗外,各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12~18个月随访结束时的症状体征、胃镜检查结果及粘膜炎症程度和炎症活动度变化。结果A组治疗前炎症程度和活动度均较C组严重(P<0.01),而与B组相似(P>0.05)。疗程结束后4周A组炎症程度和炎症活动度均明显轻于B组(P<0.01或0.05)。A组炎症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消退(P<0.01),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12~18个月随访发现,A组Hp持续阴性35例(35/41),炎症得到持久的控制,中-重度的炎症程度和活动度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P均<0.01),而B组炎症很快恢复至治疗前水平(P>0.05),中~重度炎症程度及炎症活动度病例明显增加(P<0.05或0.01)。A组症状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均<0.01)。结论Hp相关性胃炎给予根除Hp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成为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3.
从经济学的角度,以“理性人”为假设前提,从患者成本人手,论述直接相关成本和非直接相关成本的形成机制。患者作为理性人,当其获得的总收益不足以弥补其付出的总成本时,医患间就存在摩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就此提出缓解医患关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进一步探讨面中翻转术在鼻腔手术中的应用及研究。方法 40例患者中(鼻腔内翻型乳头状瘤20例,鼻腔纤维血管瘤5例,双侧复发多发性鼻息肉(全组鼻窦炎)7例,外鼻畸形并鼻中隔偏曲3例,上颌窦癌[T1~2NOMO]3例,驼峰鼻、鞍鼻备治疗1例)。均采硐面中翻转术治疗。结果 40例手术效果良好,术野宽阔,病变切除干净,面部不留切口疤痕,整形满意。结论 面中翻转术是治疗鼻腔内翻型乳头状瘤、纤维血管瘤、双侧复发多发性鼻息肉[全组鼻窦炎]、上颌窦癌早期(上颌骨次全切除术)的首选术式之一,也可作为鼻中隔大穿孔修补、鞍鼻、驼峰鼻整形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觉醒型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CT和MRI影像数据结果、CISS分型(改良TOAST)特点及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发病时间,将其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觉醒型卒中组(100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清醒时卒中组(10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NIHSS评分)、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吸烟、饮酒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并作为危险因素统计各因素在两组中所占比例。治疗3个月后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所有患者NIHSS评分及病死率。结果经分析,性别、年龄、糖尿病是导致觉醒型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觉醒型卒中组明显高于清醒时卒中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觉醒型卒中组死亡率为3.00%,清醒时卒中组死亡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年龄为影响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觉醒型卒中与清醒时卒中众多危险因素下,性别、年龄、糖尿病是导致觉醒型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觉醒型卒中后循环发病比例较高,神经功能恢复较差,对其进行影像观察尽可能使用静脉溶栓治疗模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6.
我科自1994年至今,采用香港美加康医药公司生产的大佛水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30例,对照组为鼻炎康(广东佛山制药厂,批号602100)共2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5例过敏性鼻炎均来自我科门诊。将其随机分为大佛水组和鼻炎康组。两...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早产产妇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片进行治疗(硝苯地平组),对照组采用盐酸利托君(盐酸利托君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保胎成功率、治疗失败率;首次用药后宫缩有效抑制时间、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产妇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保胎成功率均为30%,治疗失败率均为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首次用药后宫缩有效抑制时间为(37.39±17.77)min,盐酸利托君组为(38.51±17.41)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相较于盐酸利托君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早产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缩短首次用药后宫缩有效抑制时间,对新生儿结局不会带来不良影响,药物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8.
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高危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将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预防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每晚睡前口服。分析2组血脂变化及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率。结果预防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5±1.10)mmol/L,对照组(4.36±1.87)m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5 a生存率预防组91%,对照组7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预防高危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1998年 ,我科对49例症状以眩晕为主 ,体征明显的颈椎病患者进行颈牵引加手法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9例 ,男21例 ,女28例 ,年龄最大78岁 ,最小24岁 ,病程最短为3天 ,最长为3年。均排除了神经系统及外周前庭器官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 ,眩晕性质为旋转性24例 ,摇晃性、浮动性20例 ,下肢发软、站立不稳或倾斜感5例。眩晕发作方式为阵发性(反复发作 ,每次持续数小时 ,最多1天)21例 ,持续性(持续发作数日或数月)28例 ;眩晕发作起因与颈活动有关31例 ,与改变体位有关…  相似文献   
80.
王晴晴  孙似锦  黄达  王燕 《全科护理》2016,(24):2499-2502
采用文献回顾法对国内外近15年关于痴呆老人照护者压力以及相关干预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痴呆病人疾病表现的特殊性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增加了照护者的压力,影响了照护者的身心健康。因此,针对照护者压力进行干预的研究必不可少。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发现:国外的干预措施形式多样、内容全面;国内起步较晚、形式单调且内容少。希望以后的研究工作可以更好地综合各种干预措施,有效地减轻照护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