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目的:制备PET显像剂6-^18F-多巴(6-^18F-DOPA)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使用小型回旋加速器生产^18F离子,经亲核取代、手性相转移催化烷基化等4步反应,合成得到无载体的6-18F-DOPA。24只SD大鼠分为6组,每只经尾静脉注射1.11MBq 6-^18F-DOPA,经5,30,60,90,120和150min后分别处死,解剖,取有关组织、脏器称重并测定放射性计数。结果:6-^18F-DOPA合成的放化产率为3.8%-7.5%(衰变校正后),合成时间100min,放化纯度大于99%。大鼠体内生物分布显示纹状体内有明显的放射性浓集,而大脑、皮质、小脑中放射性较低;纹状体/小脑放射性比值在60min达5.9;其他组织器官中的放射性快速消除,无明显浓集。结论:建立的6-^18F-DOPA合成方法有效可靠,6-^18F-DOPA主要分布在纹状体内。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道了一种测定红细胞(RBC)半寿期的新技术。以离体~(51)Cr-RBC和体循环~(51)Cr-RBC新老两法对比,检测了家兔的RBC半寿期(T1/2)。离体组分别为33.79±13.66天,30.10±8.05天:体循环组为9.06±0.51天,8.30±1.03天。前者明显长于后者(P<0.01),T1/2在各组批内相差不显著(P>0.05)。两法相关系数为0.78,相关非常显著(P<0.01)。本技术可能成为一种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观察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3.
采用核团微穿刺和放免技术,检测针刺对大鼠β-内啡肽(B-Ep)含量。结果表明,针刺可致下丘脑室旁核(PVN)、视上核(SON)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β-Ep含量显著降低,垂体后叶和脊髓腰段内含量升高,外侧视前区、垂体前叶和血浆内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β-Ep参与针刺镇痛可能通过PVN、SON、PA G和脊髓等神经结构实现的。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研究正电子断层显像剂2-^18F-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合成改进及其小鼠体内药动学。方法 采用咽旋回速器通过核反应^18O(p,n)^18F生产^18F^-,^18F^0在相转移催化剂Kryptofix22存在下与前体1,3,4,6-四乙酰基-2-三氟磺酰甲基-β-D(+)甘露糖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经水解、中和、纯化得^18F-FDG注射液。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测定其药动力学参数和体内生物分布。结果 经时间衰减校正后,^18F-FDG放射化学产率约为72%,总合成时间为50min,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符合美国药典要求。^18F-FDG在药动学符合三室模型,分布相半衰期分别为t1/2π(0.4min)和r1/2α(4.8min),消除相半衰期为t1/2β(85.4min)。^18F-FDG小鼠心肌和脑中有较高的摄取率及较高的心-非靶器官和非靶器官比,且放射性持续时间较长,并通过肾脏迅速排出;注和^18F-FDG45min后,放射性在血和各脏器中的分布逐渐达到平衡。正常人体内分布实验结果与肺癌患者相类似,但肺癌患者体内有很大的肿瘤-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结论 制备的^18F-FDG适于PET研究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56.
6—氟—L—多巴的不对称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合成6-氟-L多巴(FDOPA)。方法:以硝基藜芦醛为原料,经亲核取代、还原碘化、手性相转移催化烷基化=水解及HPLC纯化等步骤制备FDOPA,用手性流动相结合反相C18柱的HPLC法测定其对照纯度。结果:合成FDOPA总反应时间(不包括催化剂的合成时间)少于90min,总产率约为33%,对映纯度大于95%。结论:手性相转移催化烷基化法可以高选择性地合成FDOPA,本研究为6-[^18F]-L-多巴及春它[^18F]芳香氨基酸的放射化学合成及其对映纯度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正电子断层显像剂2-18F-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18F-FDG。对制备的18F-FDG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放射化学产率约为54%,用TLC法和HPLC法测定化学纯度均大于99%,放化纯度均大于95%,18F-FDG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制备的18F-FDG适用于临床PET。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13N-氨水( 13N-NH3@ H2O)的临床前药理,探讨13N-NH3@ H2O的PET显像方法及其在心脏疾患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测定13N-NH3@ H2O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并利用其进行犬的全身和动态心肌PET显像,测定各器官对13N-NH3@H2O的摄取及其动态分布.结果小鼠心肌对13N-NH3@H2O的摄取率最高,占25.3%.犬动态PET显像发现,注射13N-NH3@H2O后30秒,右心室和左心室血池的放射性达到峰值,1 min后明显下降;左心室间壁和侧壁心肌在第20秒开始摄取,间壁摄取高于侧壁,1 min后侧壁摄取高于间壁,侧壁与间壁的放射性活度比值为1.20±0.55;5min后心/血、心/肝和心/肺比值高于2.5.犬全身PET显像发现,13N-NH3@H2O主要分布在血供丰富的组织,肾脏是主要的清除器官.结论是理想的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剂,可以无创地精确评估局部心肌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59.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作为无创性癫■灶定位方法,早在1977年已被Engel应用于临床[1],而我国这一工作在近几年才得到开展。我们用~(18)F-FDGPET对36例顽固性癫■患者进行致■灶定位,其中10例行开颅脑皮层电极检查监测并行致■灶切除术,现报道如下。1 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顽固性癫■患者,2次以上脑电图或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确诊。经神经内科正规抗癫■药物治疗2年以上效果不佳或无效。其中男25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术后组织病理和随访结果为标准,比较发作间期^18F-FDG PET显像、EEG、MRI在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前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术前均行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2-3次EEG和MRI检查,术中行ECoG检查,以PET和ECoG定位的癫痫灶范围行癫痫灶切除或多处软脑膜处横纤维切断术,术后切除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与外科治疗切断术,术后切除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与外科治疗效果进行随访,比较三者术前定位癫痫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24例术前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23例阳性,其中17例有1处明显低谢区,4例有2处明显低代谢区,2例为轻度低代谢区;(20/24)、16.7%(4/24)。PET与ECoG定位癫痫灶一致者20例,阳性检出检出出符合率为50%(10/20),MRI阳性与PET、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100%(4/4),MRI所示病变区域小于后两者所定位的癫痫灶范围。术后切除组织均有病理改变,表现为皮质结构不良、神经元固缩、胶质细胞增生、血管畸形、炎性癫痫等。随访6月-2年以上,癫痫安全消除75%。结论: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对癫痫灶检出的灵敏度较高,优于MRI和EEG,但^18F-FDG PET显示的低代谢区与癫痫灶的位置并非完全一致,特异度稍低于MRI。如能结合EEG和PET脑显像定位癫痫灶,是一种非常灵敏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