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3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02年2月~2005年8月,我院应用国产带瞄准器的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及股骨骨折8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男57例,女29例;年龄17~68岁。交通伤62例,坠落伤8例,砸伤6例,摔伤10例。股骨骨折37例,其中股骨干横断骨折14例,股骨干骨折并股骨颈骨折9例,股骨干多段骨折8例,股骨干骨折并粗隆间骨折6例;胫骨骨折49例,其中胫骨干多段骨折28例,胫骨干横段骨折21例。闭合性骨折61例,开放性骨折25例。新鲜骨折77例,9例为陈旧骨折钢板折断致骨不愈合。骨折距手术时间5小时~14天,平均4·2天。1·2方法采用小切口直视下骨折复位72例,C型…  相似文献   
82.
胫骨平台由胫骨近端的干骺端及关节面组成,作为人体膝关节重要的负荷结构,其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处骨折多因高能量暴力撞击或挤压所致。胫骨平台解剖结构复杂,一旦损伤常伴随半月板及韧带损伤。如治疗不当,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提升,各种手术方式及手术器材的应用使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对何种手术方式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方案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现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3.
杨绿原  黄江菊  杨敏  陆雪 《重庆医学》2015,(16):2186-2188
目的:研究主观调查量表和客观评估在真菌性鼻‐鼻窦炎(FRS )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应用的有效作用及其转变规律。方法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以及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对130例FRS患者术前,术后第3、6个月进行前瞻性随访调查与评估,并进行各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第3、6个月VAS、SNOT‐20、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以及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但术前VAS与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间却无相关性(P>0.05)。经鼻内镜手术后,除SNOT‐20术后第3个月的评分与术前有相关性外(P<0.05),术前各量表分别与术后第3、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3、6个月SNOT‐20、VAS、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FRS患者而言,术前主观量表与客观量表相结合可较好地反应患者术前的疾病情况,有助于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应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进行随访,能够较全面反应手术后患者的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84.
学生自主授课在酶工程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自主授课是由学生充当课堂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教学,变灌输式学习为主动的"教与学",任课教师对教学进行全程辅导,及时补充梳理、归纳总结.这种学生上讲台,教师成导师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局面,开创了自主学习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和预测牛带绦虫成虫烯醇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的各种在线分析工具,并结合其它大型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如Vector NTI suite,分析从牛带绦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的烯醇酶基因的结构和编码区序列,并分析、预测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特性、抗原表位、翻译后的修饰、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等。结果 该基因全长1 641 bp,编码区为133~1 096 bp,编码320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理论预测值为34866.8 Mr。具有一从内到外的跨膜区,无各种亚细胞定位序列,具有多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蛋白的理化性质稳定。有13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牛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发现烯醇酶基因,并预测得到其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86.
2008年我区有广西医科大学和右江民族医学院两所医科院校成功申办了四年制本科英语专业.医学院校中的英语专业有其独具的特色,在近两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说来,在本专业的发展定位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有鉴于此,笔者提出应该在夯实学生英语专业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复合应用型学科优势,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医科院校自身特点的英语专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构建亚洲牛带绦虫NOMO1基因原核重组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及免疫学研究.方法 以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含NOMO1基因的质粒作为模板,扩增该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后再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并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其免疫反应性.结果 成功建构了原核重组质粒pET28a(+)-NO-MI1.该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破包涵体后纯化蛋白通过SDS-PAGE鉴定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得到高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可被亚洲牛带绦虫、牛带绦虫病人血清识别,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 成功克隆亚洲牛带绦虫NOMO1基因、表达和纯化得到了该基因的重组蛋白并且证明该基因具有免疫反应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对亚洲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asiatica)成虫肌动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4(Actin related protein 2/3 complex subunit 4)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研究.方法 以亚洲牛带绦虫eDNA文库中肌动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4的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殊引物,进行PCR技术扩增目的 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在CaCl2制备的感受态大肠埃希茵BL21/DE3中经过异丙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目的 基因表达,表达产物经过十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由于蛋白在包涵体表达,故通过N-十二烷基肌氨酸钠(SKL)法纯化获得纯化重组蛋白并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 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pET-28a(十)-Arp2/3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包涵体中表达,经过包涵体沉淀的溶解、重折叠和离子交换层析方法获得高纯度蛋白.重组蛋白能识别亚洲牛带绦虫患者及牛带绦虫患者血清,表明该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 成功克隆亚洲牛带绦虫肌动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4基因,表达和纯化得到了该基因的重组蛋白并且证明该基因具有免疫反应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粪便隐血试验结合大肠镜检查作为大肠癌普查方式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对上海市松江区无症状且结直肠癌普通危险度的≥50岁人群以及40~49岁志愿参加普查者行免疫组化法粪便隐血试验,连续3次排便中任意2次粪便标本送检,对任何1次粪便隐血阳性(包括弱阳性)的患者行全结肠镜检查。对息肉的数量、分布位置及病理结果进行统计。结果≥50岁受检者共2692例,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184例,阳性率6.8%,共56例患者发现了64枚结肠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34枚、炎性息肉15枚、增生性息肉15枚,发现直肠癌1例。40~49岁志愿普查者共582例,隐血试验呈阳性者28例,阳性率4.8%,共6例患者发现了6枚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1枚、炎性息肉5枚,并发现肠癌2例。多数息肉分布于左半结肠。结论对无症状的结直肠癌普通危险度人群的普查能较早发现结肠息肉,对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的患者行全结肠镜检查可能较适合社区及广大农村地区结直肠癌的大规模普查。  相似文献   
90.
黄江祾 《右江医学》2001,29(6):540-540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 ,系桥脑基底部病变所致 ,可由脑干的血管病变、感染、肿瘤及脱髓鞘病等引起。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 ,故意识保持清醒 ,对语言的理解无障碍 ,可用眼球上下运动示意 ,或眨眼示意。由于损及皮质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而引起四肢及桥脑以下颅神经瘫痪 ,即双侧完全性面、舌瘫 ,表情缺乏 ,吞咽反射消失 ,眼球的垂直运动和辐奏运动保存 ,常因语言不能和身体不能动 ,易被误为昏迷。此病临床上少见 ,致残、致死率高。近年来我科共收治 8例闭锁综合征患者 ,经积极治疗和护理 ,4例好转出院 ,1例自动出院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