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评价和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SAT)的发生机制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SAT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机制。结果在166例60岁以上和/或糖尿病植入冠脉支架患者中3例(1.79%)发生SAT,1例冠脉造影证实SAT,予以冠脉内球囊扩张及溶栓,完全恢复再灌注;1例为可能sAT;另1例为不排除的SAT。3例患者中2例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排除SAT的1例患者猝死。结论支架内SAT可能与C型病变、老年和/或糖尿病、CTO等因素所致术中支架贴壁不良及术后不规范用药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即抗血小板或抗凝、调脂治疗、脑保护、防治并发症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均为30d。2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石(IL-6)浓度、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30d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2组血清hs—CRP、TNF-α、IL-6浓度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辅治急性脑梗死,相比单一西药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3.
输卵管疾病约占不育妇女的1/3[1],且随着盆腔感染率的上升以及输卵管阻塞的诊断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我院采用输卵管通液加输液配合高频热疗的方法对异常输卵管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我科共收治不育患者560例(对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小儿肝硬化的病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38例小儿肝硬化进行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和转归的分析,并与同时期成人肝硬化对比。结果:小儿肝硬化23例(60.5%),其中乙型肝炎19例;其次胆汁性肝硬化4例(10.5%)、前瞻性静脉海绵样变性3例(7.9%)。小儿肝硬化主要症状为乏力、纳差、浮肿,体征以肝脾肿大、腹水、黄疸多见,肝掌、蜘蛛痣少见。结论:实验室检查对小儿肝硬化无特异性诊断价值。小儿肝硬化的预后除与病因有关外,还取决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5.
药物洗脱支架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桂梅  李性天 《中国药房》2011,(10):927-930
目的:总结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及处置要点,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就国外医学界在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领域近年的进展作一综述。结果与结论: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或裸金属支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预防的核心是长期、稳定地控制可能发生的心肌缺血事件并最大程度减少出血危险。经典防治方案是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早停药可带来严重后果,确保治疗依从性是医师和患者的共同责任。一些新型药物具有更迅速、均衡和有效的血小板抑制效果,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编制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方法:基于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基本维度。据此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出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结果: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由七个维度构成:领导与管理、职业认同、同事关系、工作压力、环境与资源、付出与回报以及学生与家长。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针对性进行家庭康复护理,解决护理对象重建健康的问题。方法 通过对3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运用整体护理模式即生命、心理、环境护理模式进行了针对性家庭康复护理。一是管床医务人员做好家属的培训,帮助患者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二是护士运用所学的知识去预见病情,对病人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护理计划,指导康复。结果 30例患者经过家庭康复护理,3个月后复查腰椎X片,骨愈合良好,功能恢复。结论 家庭康复护理减少了医院众议院病人拥护和压力,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消除了患者因住院而造成的家庭成员间“分离性焦虑”。为病人的康复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治疗环境,虽医院护理工作的连续,是医院服务方向新形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小针刀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及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小针刀联合内服中药葛根汤加减治疗80例颈椎病患者,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治愈53例(66.2%),好转21例(26.3%),未愈6例(7.5%),总有效率92.5%。结论使用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并全程施护,可提高疗效,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取符合胺碘酮治疗适应证的频发室早病人给予较小剂量胺碘酮口服并维持治疗,持续观察1年.结果 54例病人经胺碘酮治疗,显效4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5.2%,其中33.3%的病人曾发生窦缓,经减量维持后窦缓得到逆转,未发现肺纤维化、肝肾损害、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毒副作用.结论 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效果可靠,只要注意观察,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其副作用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