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鹏  黄寨  曾敬初 《广西医学》2009,31(5):749-750
高钠血症一般认为血清钠离子浓度〉145mmol/L的严重电解质紊乱。ICU住院患者高钠血症的发生率为2%。重型颅脑损伤由于原发颅脑损伤和继发性的病理改变,常常并发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高钠血症是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治疗上相当棘手,本症症状易被原发颅脑损伤所掩盖,且颅脑损伤后病情复杂多变,使本症观察和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收入外科ICU监护救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45例,本文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鹏  黄寨 《微创医学》2006,25(2):194-19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12例Ⅱ级SAP患者除SAP的常规治疗外,将整个营养支持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1)稳定循环及内环境;(2)全静脉营养(TPN);(3)静脉营养(PN)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EN),并逐步向完全肠内营养过渡;(4)完全肠内营养(TEN).结果12例中死亡2例.结论采用阶梯性营养支持在SAP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病人急性肺栓塞(APE)的抗凝治疗及监测情况。方法:对32例外科术后病人发生APE病人按急性期抗凝治疗用药情况分为普通肝素组18例及低分子肝素组14例,分别统计各组监测PT、APTT、D-D、PaO2/FIO2及出现并发症的比率及治疗监测结果。结果:(1)普通肝素组及低分子肝素组抗凝前后PT、APTT、PaO2/FIO2升高,D-D降低,有显著性差异,凝血功能延长,抗凝有效。(2)普通肝素组及低分子肝素组抗凝前后组间相比PT、APTT、D-D、PaO2/FIO2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死亡率、出血并发症比率无显著性差异,抗凝效果相当。结论: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相当,低分子肝素使用方法相对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4.
黄寨 《药物与人》2014,(12):300-300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至2013年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分2组,其中小剂量肝素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36例.根据产后3天出血量、ICU 滞留天数、失血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不全及死亡率对两组患者作分析比较. 结果:小剂量肝素组在ICU 滞留天数、DIC 及多器官功能不全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3天出血量、失血性休克及死亡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产后大出血可以有效缩短患者ICU 的住院天数、降低DIC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诱因及防治体会。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30例羊水栓塞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6例、死亡4例,病死率13.33%。结论重视羊水栓塞的发病诱因,一旦诊断为羊水栓塞,应立即启动抢救程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探讨脑积水后颅内压动态变化的规律,揭示脑积水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改变的生理特点,为分流管选择提供准确简便的指标。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术前腰穿测定颅内压为基准;实验组采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持续监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颅内压变化,绘制压力/时间曲线,以平台期初始压力点为基准,选择相应压力的分流管。采用Salmon的脑积水分流术疗效评定标准评估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术后两组各时点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个月时点两组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时间曲线的平台期初始压力可以较准确地判定理想颅内压值,在脑积水的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胃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救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21例因SAP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1例SAP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0例SAP患者作为观察组,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血尿淀粉酶等特异性指标、腹痛等临床症状缓解、营养状况及预防感染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感染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是SAP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治疗后血尿淀粉酶等特异性指标恢复快,较快缓解腹痛等临床症状,有效地促进营养状态的恢复,预防感染的发生,与TPN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新型手术切口单与传统手术切口单在外科手术铺布应用中的效果,为寻找适合各类手术的手术铺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15-01~2015-11需要延长切口的肺切除手术45例为对照组,2015-12~2016-10术中需要延长切口的5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口单铺布,观察组采用新型手术切口单铺布,对比两组手术切口单使用期间的报废情况、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以及医生使用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报废率为28.88%,观察组为1.92%,对照组报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Z=-2.612,P=0.009);观察组医生使用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手术切口单与传统手术切口单相比,报废率低,患者愈合情况好,医生使用满意度高,适合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刘晓芳  黄寨 《广西医学》2006,28(3):377-379
目的探讨外科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在外科ICU住院超过48h的85例术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外科ICU院内感染与患者的住ICU时间长短、疾病种类、手术部位有关,但与病人年龄无明鼢显关系.院内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要降低外科ICU的院内感染,就要尽量缩短住ICU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