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灰树花提取成分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以NK细胞杀伤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NFα,IL-1的产生水平为指标,对灰树花乙醇沉淀物(ET-Pre)和RNA提取物影响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其抗肿瘤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以常规生物学测定的乳酸脱氢酶法,吞噬中性红法,结晶紫染色法,MTT生物活性测定法进行检测。结果:灰树花ET-Pre和RNA提取物处理组小鼠脾NK细胞杀伤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NF-α,IL-1的产生水平均较对照组呈现有显著意义的增高或增强。并且灰树花RNA提取物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程度大于灰树花ET-Pre的作用。结论:灰树花两种提取物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间接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2.
前言我院因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学习和研究祖国医学,自1954年在临床方面开始采用了一些中医药的治疗方法,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其中香连丸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与急性肠炎,曾有96例作过初步分析,治愈率达90%,但是一般中药其味奇苦,体积又大,尤其在小儿科应用更感困难.香连丸在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我们为了解除小儿服药的困难,及进一步发挥黄连的作用,即着手研究从黄连中试提小蘖碱,并因黄柏含有与黄连相同的主要成分(小蘖碱),而且黄柏价格较黄连低30倍,故又积极采用黄柏提取小蘖碱,以求达到节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韦格纳肉芽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格纳肉芽肿(W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性疾病,本病病因目前不清楚,多数认为与免疫反应异常有关。临床上分全身型和局限型,全身型有上下呼吸道肉芽肿、坏死性血管炎和肾小球肾炎3种病变,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局限型病变仅在呼吸系统,无肾脏损害,病程长,预后较全身为佳。  相似文献   
94.
深低温低流量灌注及停循环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 10月~ 1999年 5月在我科接受心内直视手术者中 2 1例应用了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技术 ,5例应用了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包括 :1.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联合心内畸形同期矫治 ;2 .单纯PDA ,但为窗型 ,导管粗大或并严重二、三尖瓣反流估计需同期行瓣膜成型 ;3.重症紫绀型病人有大量支气管侧支循环血液回心 ;4.并下腔静脉畸形引流等复杂心内畸形 ;5 .术中发生意外情况。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2 6例中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8个月~ 12a。体重 5 .5~32kg ,其中室间隔缺损 (VSD)并PDA 7例 ,房间隔缺损并PDA 2例。PDA并缩…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丹参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腹腔注射对博来霉素(BLM)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NS)组、BLM组、地塞米松(DM)组,中药干预组(A组、B组、C组)。NS组气管内灌注NS,BLM组、DM组及中药干预组(A组、B组、C组)气管内灌注BLM,随后NS组和BLM组每日腹腔注射NS,DM组每日腹腔注射DM,中药干预组(A组、B组、C组)每日给予不同剂量丹参和川芎嗪复合制剂腹腔注射,分别于气管内灌注药物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处死每组大鼠各5只,左肺多聚甲醛固定后行HE染色、Masson染色进行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的判定;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右肺行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血清用于检测肝肾功能。结果①NS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未发现肺泡间隔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的形成。BLM组大鼠第7天时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第14天时炎症细胞减少,肺泡间隔内成纤维细胞显著增多,肺泡结构破坏,第28天时肺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加重,形成广泛纤维化。与BLM组比较,DM组大鼠各时间点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减轻(P<0.05)。A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与BLM组类似(P>0.05)。B组、C组第14天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BLM组(P<0.05)。B组、C组第28天肺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BLM组(P<0.05)。②与NS组比较,BLM组、DM组及中药干预组(A组、B组、C组)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③与BLM组比较,DM组及中药干预组(B组、C组)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及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④大鼠血清肝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联合川芎嗪腹腔注射能减轻BLM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TGF-β1的表达,减少羟脯氨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发生很多变化,而化疗药物的研究工作也相应地有很大进展。作者回顾一年来有关方面的动态,简单介绍如下。一、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shock syndrome)是1978年美国Todd等首次报告和命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疾病。1980年末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累积病例报告941例。患者绝大多数为女性(占全部之99%),发病时间多在经期(占女患之98%),而大部份病例  相似文献   
97.
患者男,84岁,体重71k。14d前因“右斜疝嵌顿并小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于凌晨4时拟在全麻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有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最高为200/100mmHg(1mmHg=0.133kPa),长期口服卡托普利、尼群地平等药。有糖尿病、冠心病史10余年,4d前查血糖为9.96mmol/L。术前1d输血800ml,心电图示“心肌损害”。入室时血红蛋白77g/L,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班布特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睡前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0.4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睡前口服盐酸班布特罗片,1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BC)和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3%、90.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NBC和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 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 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班布特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患者的气道阻力,有效控制肺部感染,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眼科自1956年应用超声诊断以来,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对某些眼病具有使用价值[1]。特别是屈光间质浑浊,术前不能看清眼底的情况下,超声检查为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最简便、准确的方法[2]。我院自2000—01~2000年—06对屈光间质浑浊,不能窥进眼底的病人,采用A/B超联合B超衰减法鉴别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视宁康可视喉镜对鼾症气管插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需行鼾症手术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常规组采用普通喉镜,观察组采用视宁康可视喉镜,比较两组患者入室10 min平静时(T_0)、麻醉诱导后(T_1)、置入气管导管即刻(T_2)、气管插管后3 min(T_3)的生命体征,肾上腺素(A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有所下降,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均有所上升。观察组T_2时HR、SBP、DBP、MAP体征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3时SBP、DBP、MAP体征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喉镜置入时AE、NE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患者AE与NE在T_3均恢复至T_0,常规组AE在T_3仍明显高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E在T_2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8%(4/41),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6.8%(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95.1%(39/4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3.7%(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宁康可视喉镜用于鼾症患者气管插管操作更简单,并可减轻喉镜及气管导管插入的应激反应,插管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