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卵巢癌晚期肿瘤扩散,胸腹腔形成大量腹水,已经不能再进行化疗,反复腹腔穿刺抽水,病情进展迅速,最终预后不良.而贝伐单抗治疗在短时间消除胸腹水,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基础,预后得到改善[1].现将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在强化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治疗组42例,在通过快速强化控制血糖基础上分别给予甲基维生素B12和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入院时和治疗3个月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分泌测定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正中神经、桡神经、腓神经、胫后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可以选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3.
止嗽化痰颗粒治疗咳嗽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止咳化痰颗粒治疗干咳的疗效.方法20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止嗽化痰颗粒,对照组予咳必清.结果两组用药后第2日咳嗽均明显减少,观察组咳嗽改善程度较之于对照组为佳.结论止嗽化痰颗粒治疗咳嗽的作用较咳必清为优.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鸡冠微血管在叶绿素光敏剂光动力治疗后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24只动物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光动力治疗组治疗参数为:给药至照光间隔时间10min,光敏剂剂量每千克体重给10mg,功率密度150mW/cm2,能量密度90J/cm2,治疗光源为主发射峰位于650nm的红光。结果: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红细胞破坏,形态不规则,内皮细胞肿胀致血管腔变窄,胞膜破裂,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内质网扩张,核染色质聚积或边集、核溶解,部分区域可见内皮细胞脱落,血管基膜及管周胶原纤维暴露,血栓形成。结论:内皮细胞是光动力损伤的主要靶部位,光动力效应产生的单态氧或氧自由基对内皮细胞造成直接光毒损伤,血管内层损伤导致凝血因子释放,血栓形成引起的缺氧加重、加速了血管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6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一般来说对肝细胞产生不同影响,大部分患者通过自身产生抗体杀灭病毒而痊愈,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成为病毒携带者,在短期内似乎给患者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患者一般健康生存,而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很难将病毒从体内清除,一般也认为很难治愈。现将3例乙型肝炎病毒长期的携带者经过长期注射用胸腺肽α1后乙型肝炎病毒检验指标转正常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66岁。1998年发现HBsAg、乙肝e抗体(抗HBe)和抗HBc阳性,以后每年查体结果相同。2002-10因为鼻窦炎经过各种治疗效果不佳给患者使用注射用胸腺肽α1(日达仙,美国赛生药品国际有限公司)治疗,每周2次,皮下注射,患者1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此后建议患者长期使用以增强抵抗力和控制肝炎,使用至2006年患者HBsAg、乙肝e抗体(抗HBe)和抗HBc阳性转阴,停注射用胸腺肽α1治疗。2007、2008年多次检查正常。例2:男,52岁。2003年发现HBsAg、乙肝e抗体(抗HBe)和抗HBc阳性,建议患者长期使用注射用胸腺肽α1控制肝炎病毒,每周2次,皮下注射。使用至2005年患者HBsAg、乙肝e抗体(抗HBe)和抗HBc阳性转阴,停注射...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女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女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中药和氟桂利嗪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头痛次数、头痛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减少,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女性偏头痛效果明显而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7.
对老年维生素K缺乏引起出血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84岁.主因神志不清、食欲不佳1周入院.患者于2011-07-02左右出现神志不清和食欲不佳,躁动不安,每日食量不到50 g,经过本单位医院治疗病情加重,随即来我院住院.入院查体:卧床,起坐活动受限,不能站立,严重营养不良,体重30 kg,左下肺可以闻及干湿哕音,膀胱区叩诊呈浊音,左下肢呈外旋、短缩.既往有左股骨颈骨折、前列腺增生膀胱尿潴留病史.急查电解解:血清Na+ 109 mmol/L,血清K+ 3.9mmol/L.立即给予补充3%氯化钠液,留置导尿,抗感染给予广谱抗生素,肠外营养等治疗,肠外营养中由于暂时缺维生素制剂未加.经过治疗后神志转清,应答切题,血清钠达到130mmol/L左右,食欲有所增加,间断经过口摄入少量饮食.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快速、强化、全面的糖尿病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更多的患者血糖达到理想水平。方法:将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快速强化全面糖尿病教育治疗组(快速强化全面教育组)和快速强化控制组。两组都根据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任意随机血糖、胰岛素、C肽分泌情况,在短时间内进行严格饮食控制、强化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任意随机血糖的检测,通过上述手段达到理想血糖控制目标。快速强化全面教育组同时在短期的住院期间接受良好的、内容连贯的、渐进的糖尿病基本知识。两组分别在3,6个月检测糖尿病控制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的快速强化全面教育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犤(7.1±2.2)%犦与快速强化控制组犤(7.6±2.3)%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7,P=0.04);快速强化全面教育组的患者血糖达标控制率(89.5%)比快速强化控制组(80.5%)明显高(t=1.89,P=0.04)。结论:快速、强化、全面的糖尿病患者教育方法是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和达到理想控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血压在160~200/95~110mmHg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耐受性。方法 156例血压在160~200/95~110mmHC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组和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组,随访患者12个月。氨氯地平5mg ql,缬沙坦80mg qd作为氯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组的起初治疗,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组起初治疗给予缬沙坦80mg qd,氢氯噻嗪25mg qd。如果出现低血压,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剂量应当给予调整。结果 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控制率明显高于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组。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日明显短于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组。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组的副作用的发生几乎与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组相当。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血压在160~200/95~110mmHg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有效的。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耐受几乎与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相当,但是由于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有效性有助于治疗顺应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0.
背景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性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目的应用电子束CT(EBT)心脏扫描,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情况,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性.设计以伴冠状动脉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老年病科病房.对象收集2002-01/2004-06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经EBT扫描的住院患者共93例,男80例,女13例,年龄36~78岁.其中2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血糖对照组,男22例,女3例;其余按病情分为血糖异常组和冠心病组.血糖异常组57例,男49例,女8例,包括糖耐量低减组(IGT)29例,糖尿病组28例,44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症状;冠心病组11例,男9例,女2例.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7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冠心病患者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联合专题组冠心病诊断标准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患者;②患重大躯体疾病者.方法93例受试者行心脏EBT平扫及增强扫描,计算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钙化积分、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和软斑数,同时收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相关信息,进行冠状动脉的组间比较和危险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和软斑数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性分析.结果糖耐量低减组、糖尿病组、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升高(x2=18.88,P<0.01);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和软斑数有明显增加(F=10.758,P<0.01;F=9.991,P<0.01);糖尿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对危险度为7 514(95%可信区间1.885~63.778).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及高度的冠脉病变危险性,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早期实施二级康复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及心脏事件发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