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蜂蛰伤致敏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患者,男,45岁,述20分钟前被蜜蜂蛰伤左眼眶外侧,当时局部疼痛,但可以忍受,随之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全身瘙痒、出冷汗,四肢无力,不能走路,被别人发现后急送来我院就诊。查:神志淡漠、精神欠佳、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双眼脸浮肿,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及皮肤色风团。诊断:蜂蛰伤(急性荨麻疹);急诊留观,叮咬处涂清凉油,肌注非那根50mg,50%葡萄糖40ml 维生素C2.0 地塞米松10mg,静推,吸氧气,10分钟后患者神志逐渐转为清醒,视物清楚,血压逐渐上升,半小时后全身皮疹减少,但仍瘙痒不止,继续给予706代血浆500ml 平衡液500ml 能量合剂静点,息斯敏20mg口服,5小时后皮疹基本消退,瘙痒减轻,头晕眼花消失,即出院嘱其继续口服息斯敏10mg。3次/日,连服3天,后经随访第2天诸症消失。  相似文献   
92.
体外循环围术期胃液pH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西京医院 1999 0 6 / 2 0 0 0 0 1对 4 4 (男 2 1,女 2 3)例患者进行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心脏手术围术期胃液 pH监测 ,患者年龄 4~ 6 1岁 ,均为体外循环时间>6 0min的心脏手术 ;均采用全麻 ,中度低温CPB下进行手术 .术前常规置入胃管 ,应用 pHS 2 5液晶数字酸度计测量胃液 pH .分别在术前 12h、麻醉诱导后、CPB 30和 6 0min(或开放升主动脉钳前 )、术后 1、4、14和 38h从胃管中吸取胃液进行 pH测定、镜检 (红细胞计数 )和潜血试验 .每次取标本后吸净胃液以…  相似文献   
93.
临床实习护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高照波  薛卫斌  臧妍  杨秀玲  马爱英 《护理研究》2008,22(36):3314-3315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工作的必经之路,实习效果直接关系到以后的临床工作.临床实习与课堂教学不同,面对备受疾病折磨的病人,护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存在影响实习效果,所以作为临床带教老师,必须充分了解护生的心理问题所在,现调查分析50名来本科实习的护生情况,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4.
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4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 4 7例胸壁打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室间隔缺损修补的体外循环 (CPB)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分析 4 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在胸腔镜下行室缺修补病例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 4 7例常规方法修补室缺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胸腔镜组患者CPB时间平均 (89.6± 2 7.4 )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 (37.9± 15 .3)min ,3例患者产生血红蛋白尿。 2例患者因术后残余漏而再次CPB下手术 ,其他患者手术顺利 ,术后无并发症并痊愈出院 ;常规组CPB时间平均 (6 9.2± 19.6 )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 (2 6 .7± 11.3)min ,2例患者产生血红蛋白尿 ,患者手术均顺利。二组转流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相比较差别明显 (P <0 .0 5 )。结论 :初期胸壁打空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较常规方法延长 ,但其手术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5.
纳洛酮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4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可引起脑功能障碍,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现死亡或并发迟发性神经精神症状(DNS)。2000年7月~2005年7月,我们对49例重度CO中毒脑损伤患者,在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及亚低温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5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 5 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及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 5 3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男 336例 ,女 2 0 1例 ,年龄 1~ 36 (平均 13 2± 9 4 )个月。结果 :5 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共死亡 36例 ,死亡率 6 7% ;其中 1999年 1月至12月的 185例患儿中死亡 8例 ,死亡率 4 3%。婴幼儿的死亡率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以 <1岁的患儿较高 ,其中 1~ 6个月的患儿最高 (16 3% ) ;7~ 12个月的患儿死亡率 (8 1% ) ,13~ 2 4个月的患儿死亡率(6 3% ) ,2 5~ 36个月的患儿术后死亡率 (3 7% )。在死亡原因方面 ,以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的婴幼儿比例最高 ,占 36例死亡婴幼儿的 5 0 % (18 36 ) ,其次是死于呼吸功能衰竭的婴幼儿占 36例死亡婴幼儿的33 3% (12 36 ) ,死于肾功能衰竭的占 11 1% (4 36 ) ,死于多脏器衰竭变竭的占 5 5 % (2 36 )。结论 :婴幼儿患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时年龄越小死亡越高 ,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比例较高 ;因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应加强术中的心脏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7.
静脉留置针输液中静脉炎7例的处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0 引言 封闭式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静脉输液的广泛应用,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科1998年开始普及使用,但同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长期使用中,我们发现一些患者出现了局部渗漏、红、肿、痛等情况,现就96例套管针使用者,7例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静脉炎后的护理观察、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96(男40,女56)例患者,年龄1~67岁,应用套管针时间1~5d,7例不同程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现象.1例应用可达龙24h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2例48h出现化学性静脉炎,2例同时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3~6μg.收稿…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窒息新生儿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将生后24小时内窒息儿(Apgar 0~3分21例,4~7分82例),取股静脉血3ml置0.07ml肝素抗凝管内进行检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窒息儿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高于正常儿,P<0.01,苍白窒息儿  相似文献   
99.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EM ) ,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由EM引起不孕的发病率高达30 %~ 4 0 %。尤其目前对轻症EM不孕患者 ,是用外科还是内科治疗来提高生育力尚缺乏统一的认识 ,这其中部分原因是 :我们缺乏对EM不孕的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为此本文探讨了轻症EM所致不孕患者的血清、腹腔液lL 6及EMAb水平 ,将有益于指导EM不孕的临床治疗。本文以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的 4 2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术后诊断分为三组 :EM(Ⅰ /Ⅱ期 )组 16例 ;盆腔炎症组 14例 ;正常盆腔对照组 12例。采用E…  相似文献   
100.
患者男性,81岁,因阵发性左侧头疼并左颌面部疼痛伴持续性下颌骨疼痛3天人院。查体;心肺无异常,头部CT无异常。诊为三叉神经痛,给予止痛治疗症状不减且疼痛以夜间为著,持续灼热样,闪电样疼痛,无发热,呕吐及意识障碍。七天后仍需应用麻醉性止痛药,疼痛方缓解。此时才进一步查体发现患者下颌骨胡须处皮肤暗红,灼热感,感觉过敏,触之疼痛明显。此时方考虑带状疱疹。给予静滴阿昔洛韦抗病毒,肌注维生索B12维生索B1营养神经,外涂中药地龙。治疗后疼痛减轻,2周后痊愈。疼痛部位一直无皮疹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