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心脏围手术期患者有许多心理负担及需求 ,帮助术后患者解决这些问题对使其安全、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非常重要[1]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5月我院收治心脏疾病需手术患者 96例 ,其中男 5 4例 ,女 4 2例 ;手术原因 :冠心病 12例 ,动脉导管未闭 10例 ,二尖瓣替换 18例 ,房、室间隔缺损 4 2例 ,左房黏液瘤 8例 ,心包剥脱 6例。2 心理护理2 1 掌握个性 ,因人施护 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个体独有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如患者依赖性较强 ,在病情好转后应鼓励其尽早脱离患者角色 ,摆脱依赖心理 ,缩短…  相似文献   
72.
医药卫生查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秋莲  齐孝声 《医学信息》2008,21(4):472-473
科技查新是根据用户的要求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和手工检索部分刊物,将检索结果与委托人的项目新颖性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评价该项目新颖性的结论,为评价成果、科研立项等的新颖性提供文献查证结果的一种信息咨询服务.科技查新工作开展已二十多年,其对促进科研发展、减少项目的低水平重复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4周和8周对植入式输液港封管的效果,确定最佳的封管时间。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选择8周冲管、封管植入式输液港,对照组按常规4周冲管、封管,封管方法是用10 ml以上注射器,1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5~10 ml肝素盐水封管。肝素盐水配置方法是1.6 ml肝素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配成200单位浓度的肝素盐水。比较两组输液港堵管发生率。结果从患者的封管冲管维护中堵管结果可以看出,两组的堵管发生率中,实验组为1.58%,对照组为0.94%,两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两组中发生堵管的频次均较少,均在可接受范围。结论植入式输液港4周和8周冲管、封管堵管发生率无差别,但是8周封管对于患者来讲更加具有经济、实惠、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74.
邱巧梅  陈秋莲  陈静蓉 《全科护理》2016,(36):3878-3879
[目的]探讨一种提高儿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带教模式和方法。[方法]运用赏识教育,对护生按实习计划进行赏识教育带教和常规教育方法。[结果]两组护生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赏识教育应用于儿科临床护理带教能明显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及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眼科临床护士用药错误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对眼科护士用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用药错误率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方法、措施,逐步落实。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用药规范显著高于活动前,缺陷率由9.89%下降至2.75%,目标达成率为150.32%,进步率为72.2%,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用药错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积极性、沟通协调、团队凝聚力、幸福感、自信心、责任心、解决问题8个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提高54.82%。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护士临床用药中,加强了护士的用药安全意识,保障了护理安全。改进了给药的流程,完善了用药管理制度,逐渐培养了"问题隐患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与饮食控制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30份,调查表显示:36例患者的饮食控制良好,为27.6%。饮食控制良好的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明显优于饮食控制差的患者,2组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采用多种形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增加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提高对饮食控制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珠江三角洲地区创伤事故后患者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于2009年4月至2010年2月抽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等6市7所医院住院创伤患者554例,采用PTSD平民版筛查问卷(PCL-C)及自编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PTSD症状发生率,分析症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158例患者PCL-C分值大于或等于38分,PTSD症状筛查阳性率28.5%,其中重度为7.8%(分值大于或等于50分),轻、中度20.8%(分值38~49分),创伤事故后患者最主要的偏重和严重症状是:"面临相类似的情景时会非常局促不安(44.3%)"、"入睡困难或易醒(36.7%)"、"创伤经历引起的反复发生令人不安的记忆、想法或形象(31.1%)"等。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工作能力、缺乏友情支持、多部位伤及距事故发生时间较长与PTSD症状发生有关。结论珠江三角洲创伤事故后PTSD症状发生率较高,反复重现体验增多,需要早期识别和干预。  相似文献   
78.
颅脑损伤病人躁动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后躁动可发生于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以受伤的早期(24h内)和恢复期最常见。我院2000年7月~2002年8月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人中出现躁动42例,现将其躁动的原因及其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16~66岁,平均28岁。其中颅内血肿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脑干损伤4例,颅底骨折3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伤2例。2躁动原因分析2.1颅内压升高本组有32例,占76.2%。病人头痛、恶心、呕吐,复查CT示血肿增大或继发性血肿形成。颅内压增高致脑组织灌注不足,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躁动[1]。颅内压升高时,血压升高,脉压增大,脉搏…  相似文献   
79.
80.
Aa    阿莫西林 /治疗应用  2 5 3,76 0 ,85 8阿司匹林 /治疗应用  112阿维A酯 /治疗应用  10 0阿魏酸 /药理学  871,10 6 1,10 6 3ai癌  86 6癌 ,非小细胞肺 /病理学  77癌 ,非小细胞肺 /代谢  77,180癌 ,非小细胞肺 /放射疗法  10 0 0癌 ,非小细胞肺 /药物疗法  2 2 9,2 6 4 ,5 2 6 ,6 2 7,772 ,10 0 0 ,110 7癌 ,肝细胞 /病理学  76 7,116 1癌 ,鳞状细胞 /药物疗法  786癌 ,鳞状细胞 /中药疗法  791癌 ,移行性细胞 /病理学  116 9癌 ,支气管原 /治疗  795癌基因  13,12 5 7癌胚抗原 /遗传学  782癌前状态  4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