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胃癌术后复发48例再次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复发因素及其再手术的适应证。方法:胃癌术后复发48例进行再次手术,并对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术后生存〉5年6例,〉3年4例,〉1年8例,≤1年死亡12例。探查6例分别于3~6个月内死亡。结论:对胃癌术后复发,再手术能否切除病灶主要取决于复发方式。吻合口或残胃复发,即使侵及邻近脏器,无远处转移,且心肺功能可耐受手术都应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CT在原发性肺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癌87例临床资料。结果:CT能明确原发性肺癌的侵犯范围,采用国际标准统一分析,有助于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对预后作出明确的判断。结论:CT已成为肺癌术前分期和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CT扫描联合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atse,TR)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结节46例(恶性组),良性结节43例(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SPN CT征象及血清TR水平,比较CT扫描、TR检测、CT联合TR检测3种方法诊断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恶性组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阳性率高于良性组,结节最大长径大于良性组,血清TR水平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CT检查分别为78.3%、88.4%和83.1%,血清TR水平分别为37.0%、86.0%和60.7%,联合检查分别为82.6%、86.0%和84.3%。联合检查及单独CT诊断SPN敏感度、准确度高于TR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及CT联合血清TR检测对SPN的诊断价值优于TR检测,TR检测可以有效辅助CT扫描对SPN的定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及对应的正常食管黏膜中EGFR蛋白的表达;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食管癌生存分析。结果:食管鳞癌及对应的正常食管黏膜中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3%、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中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相关性(均P<0.05),与性别、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均P>0.05)。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GFR蛋白的表达可作为食管鳞癌独立的预后指标(均P<0.05)。结论:EGFR蛋白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对判断食管鳞癌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陆海敏  高俊 《江苏医药》2012,38(16):1920-1922
目的探讨微创细管法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优势。方法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58例分别采用微创细管法(A组,31例)和传统置管法(B组,27例)治疗,比较两组的治愈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期间舒适度(VSA评分)及东方协作肿瘤组织(ECOG)体力状态评分。结果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92.6%vs.71.0%)(P<0.05)。A组VAS评分及ECOG体力状态评分均优于B组[(2.46±1.35)分vs.(6.47±4.35)分]和[(2.04±0.73)分vs.(3.84±1.98)分](P<0.05)。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37.59±20.05)d vs.(76.49±42.16)d](P<0.01)。A、B两组病死率相仿(3.7%vs.16.1%)(P>0.05)。结论与传统置管法比较,微创细管法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治疗中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