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改善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其放化疗不良体验。方法将74例鼻咽癌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行根治性调强放疗加同期化疗,行常规临床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管理,观察组实施由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营养管理。放化疗疗程完成后(7周)评价效果。结果放化疗完成后观察组PG-SGA评分、BMI、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放化疗相关并发症及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可有效改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13.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进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丁卡因和罗哌卡因对大鼠臂从神经的毒性.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410 ~ 4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8组(n=6):生理盐水组(NS组)、0.25%、0.50%、1.00%丁卡因组(T1-3组)、0.25%、0.50%、1.00%、2.00%罗哌卡因组(R1-4组).随机选取一侧腋鞘,NS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l,T1-3组分别注射0.25%、0.50%、1.00%丁卡因0.5 ml,R1-3组分别注射0.25%、0.50%、1.00%罗哌卡因1.0 ml,R4组注射2.00%罗哌卡因0.5 ml.另一侧腋鞘作为对照.于注药后5d时检测臂从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NCV),并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臂从神经的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对照侧和NS组比较,T2-3组和R3-4组臂丛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降低,NCV减慢(P<0.05);T1组、T2组和T3组臂从神经复合动作电位位依次降低,NCV依次减慢(P<0.05);与R1-3组比较,R4组臂丛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降低,NCV减慢(P<0.05).病理学改变:T2组、T3组和R4组神经束膜明显水肿,髓鞘板层分离、断裂、重度脱髓鞘,轴突萎缩;R3组为“脱髓鞘”现象,髓鞘板层分离、断裂、重度脱髓鞘,轴突萎缩.结论 0.50%、1.00%丁卡因和1.00%、2.00%罗哌卡因可导致大鼠臂从神经产生病理性损伤,且损伤程度与其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科研项目管理是一个科研机构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和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一套适用于科研机构的个性化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已经成为各科研机构较为迫切的需求。本文介绍我院开发应用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特点,及其在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及优势的发挥。该平台系统的应用使我院科研管理更加科学、准确、规范、便捷,提高了我院科学研究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单一抗HBc(+)血清的阳性滴度与病毒血症的关系,以PCR检测了158例病人的247份血清,60例(38.0%)检出HBVDNA。原血清和1:10、1:25、1:100、1:250、1:1000稀释血清,EIA检测抗HBc(+)者的HBVDNA检出率分别为0、50.0%、44.4%、62.7%、85.7%和100%,表明阳性滴度与传染性一致,但不存在界限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的效果。方法择期手术烧伤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30例。气管插管后P组泵注丙泊酚3~8 mg.kg-1.h-1维持麻醉,S组吸入1%~4%七氟醚维持麻醉;需要时均间断静注芬太尼和阿曲库铵。术毕前5 min停用丙泊酚和七氟醚。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毕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躁动情况。结果气管拔管后P组SpO2明显降低,且低于S组(P<0.05)。S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P组(P<0.01)。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循环稳定,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快、苏醒迅速,拔管及时,躁动发生率低,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 例1,患者,39岁,G3P2.因孕35+5周,突发胸闷、气紧1天于2010年11月12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周期5 ~ 6/29~31天,末次月经:2010年3月7日,预产期:2010年12月14日.发病前无明显诱因,既往体健,妊娠过程无明显异常.患者入院时意识清楚,呈端坐体位,呼吸困难.查体:T37.5℃,P 128/min,R 35/min,BP 128/70 mmHg,SPO2 0.85.面罩给氧下SPO2可达0.95.于局部麻醉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测得中心静脉压(CVP)为21 cmH2O.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23岁,因孕32+5周,胎盘早剥,死胎2天半于2008年10月23日入院急诊行剖宫取胎术.患者入院时呼吸急促,R 25/min,P 168/min,BP 130/65 mmHg,吸氧时SpO20.93.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马来酸咪达唑仑注射液2mg、枸椽酸芬太尼注射液0.2 mg、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铵50mg、丙泊酚注射液50 mg诱导后行气管插管,行颈内静脉穿刺并测得CVP为10 cmH2O.术中以丙泊酚注射液每小时3mg/kg和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每小时0.6 mg/kg维持麻醉,术中血压较平稳,心率稍有下降,SpO3一直保持在0.96~0.98.  相似文献   
20.
闵佳  常德成  陈晓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0):788-788
目的观察晶珠肝泰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晶珠肝泰舒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3月为一疗程,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及HBV标志物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晶珠肝泰舒胶囊能明显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治疗前后平均ALT分别为(175.5±93.7)U/L和(49.5±43.6)U/L,AST分别为(102.9±98.4)U/L和(47.1±39.8)U/L,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51.3±47.2)μmol/L和(19.64±9.5)μmol/L,P值均<0.01. HBsAg阴转3例,HBeAg 8/27例(29.6%)阴转,HBV DNA 11/31例(35.4%)阴转.结论晶珠肝泰舒胶囊具有保肝、降酶、退黄的良好作用和一定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