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1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81.
目的 探究多潘立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发咽喉反流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8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发咽喉反流疾病患者,按照组间年龄、性别、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sleep apnea hypopnea index,AHI)频率匹配的原则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连续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咽喉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反流体征指数(reflux finding score,RFS)评分以及唾液胃蛋白酶浓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3%以及44.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6.995,P<0.05);两组患者的RSI和RFS评分、唾液胃蛋白酶浓度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改善,而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t=7.948、9.495、11.629,P<0.05)。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发咽喉反流疾病治疗效果显著,较单用奥美拉唑能更好地促进了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我院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报告情况,为医院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报的ME报告。采用回顾性研究和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ME的分级、错误内容、引发因素、引发人员和发现人员的例次及构成比例。结果 2016-2017年我院共收到合格ME报告1 362例。B、C、D、E、F、H级ME分别占86.86%(1 183例)、9.62%(131例)、2.35%(32例)、0.81%(11例)、0.29%(4例)、0.07%(1例),没有A、G、I级的报告。从错误内容统计,用量错误比例最高,占32.18%(455例次),其次是给药频次和重复用药,分别占13.15%(186例次)、7.00%(99例次)。从ME引发因素统计,排在前3位的因素为知识欠缺、疲劳和培训不足,分别占42.58%(671例次)、14.40%(227例次)和13.45%(212例次)。引发ME人员中,医师、药师、护士、患者或家属、厂家占比分别为88.75%、8.63%、1.49%、0.99%、0.14%。发现ME人员中,药师、医师、护士、患者或家属占比分别为88.33%、8.89%、1.60%、1.18%。结论我院ME以B级为主,错误内容以用量错误为主,引发ME的主要人员为医师和药师,主要引发因素为专业知识欠缺和疲劳,药师在及时发现和纠正ME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2005年6月16日-2007年1月1日分离的128例患者感染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离出感染菌株354株,获得性感染菌株196株(发生率17.19%),其中革兰阴性(Gˉ)菌占48.O%,革兰阳性(G+)菌占33.2%,真菌占18.9%.在Gˉ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中以热带假丝酵母菌最多.Gˉ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较好,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泰能;G+菌对万古霉素和万迅的敏感性最高;真菌除特比奈芬敏感性较低,对其他均有较高敏感性.结论 综合ICU感染患者仍以Gˉ菌为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综合性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4.
摘要:目的:了解镇静催眠类药物在老年人群中的使用现状,为进一步促进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参加《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的中国九城市119家医院2016~2020年年龄≥60岁患者,诊断为失眠,包含有镇静催眠类药物的处方,分析各类镇静催眠药物各年的使用频次、比例及复合年增长率,不同组合治疗方案的各年频次及比例,各种药物的平均日剂量(PDD),非苯二氮艹卓类苯二氮艹卓受体激动药(non-BZDs)和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s)品种选择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失眠患者处方中BZDs各年用药频次及构成比均居于首位,构成比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治疗方案各年均以单类药物的治疗为主(>90%),联合治疗方案以苯二氮艹卓受体激动药(BZRAs)间的联用(2.81%~3.87%)以及BZRAs与抗抑郁药的联用为主(0.93%~1.09%);处方中70.6%(12/17)的镇静催眠类药物PDD≤限定日剂量(DDD),29.4%(5/17)的药物PDD>DDD;根据多因素分析,一线城市较非一线城市[OR=0.510, 95%CI(0.502,0.518)],男性较女性[OR=0.969, 95%CI(0.955,0.983)],可报销药费患者较自费患者[OR=0.750,95%CI(0.738,0.761)]开具BZDs比例较低,而一级医院[OR=1.337,95%CI(1.280,1.396)]、二级医院[OR=1.320, 95%CI(1.284,1.356)]较三级医院、神经精神疾病科室较非神经精神疾病科室[OR=2.342,95%CI(2.306,2.379)]、年龄≥75岁[75~89岁:OR=1.166,95%CI(1.149,1.183);年龄≥90岁:OR=1.121,95%CI(1.082,1.162)]的老年患者较年龄<75岁老年患者,开具BZDs的比例较高。结论:近5年国内老年患者镇静催眠类药物使用仍以BZDs为主、部分患者存在着多种BZRAs联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剂量偏大等问题。要改善现状,对于患者和医生的宣教可能是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5.
目的:调查分析11种临床疾病中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0年3月手术患者出院病历65份,采用药物利用评估(drug use evaluation,DUE)进行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结果:65份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6.15%,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的为33.85%;术前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病例中术前2h内用药的为66.15%;术后使用时间大于72h占89.33%。使用的抗菌药物中,头孢米诺、哌拉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应用的频次较高。综合分析11种临床路径中,子宫肌瘤、声带息肉、股骨颈骨折、乳癌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仅占15.38%。结论:临床路径中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药物日剂量控制较好,但用药级别偏高,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偏长。  相似文献   
86.
药品是人们防病治病、调节生理功能、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武器,它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生命质量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中国每年约有500万人住院,每年因不良药物反应(ADR)约死亡19万人,增加医药费用40亿。因此,合理用药、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现代医务工作人员不可推卸的使命。而合理用药首先就是要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进行ADR监测工作不仅可以防止严重ADR重复发生和蔓延,也为我们提供一些ADR信号,为我们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
碘普罗胺注射液致心脏骤停死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81岁。因咳嗽、咳痰20余年,伴胸闷、气促2年余,加重8d,于2004年7月27日住院。入院检查:T36.4℃,P88次/min,R22次/min,BP160/70mmHg(1mmHg=0.133kPa),心律齐,心音低钝。实验室检查:PaO258mmHg(正常值80~100mmHg)、PaCO228mmHg(正常值35~45mmHg);RBC3.07×1012/L,Hb63g/L,红细胞比容20.5%(正常值36.0%~54.0%);AST30U/L(正常值0~40U/L),LDH580U/L(40~240U/L),α-HB-DH392U/L(正常值90~200U/L),CK-MB51U/L(正常值0~25U/L)。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血管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88.
目的:介绍几种常用的依从性评价量表,为临床以及科研中药物依从性量表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归纳各种依从性评价问卷的特点。结果:不同量表具有各自的功能特点、适用人群。药物依从性问卷(MAQ)发展最早,条目少,简单易操作,适合初筛;8项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8)在MAQ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比MAQ具有更高的实用性,适用范围广,是现在使用最广泛的量表;适当用药的自我效能量表(SEAMS)侧重于自我效能的评估,但是分值计算较困难,比较耗时;简要药物依从性问卷(BMQ)包含了三方面的评估,包含详细的用药回顾但花费时间长;Hill-Bone量表只针对于高血压患者开发,包含钠的摄入和预约诊疗状况,更适用于黑色人种的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比率量表(MARS)是适用于慢性精神疾病患者依从性评价的工具,简单易评分。结论:现有的依从性评价工具中,并不存在一种金标准。在各种常用的依从性评价量表中,要根据临床及科研的目的、经济因素、时间因素等选择最适合的量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通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床旁教育前后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的评价。方法 临床药师对2017年6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一病区住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使用教育模板制作用药教育材料并进行用药教育。结果 2017年6月至12月共对71名患者进行出院带药教育,出院一个月后对其中62名患者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进行依从性评估。结论 通过对患者的出院带药床旁指导,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提高患者对药师服务的满意度。也为建立标准化的出院带药流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手术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用药情况,研究围术期患者应用抑酸药(PPIs和H2RAs)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抑酸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宣武医院2015年1、4、7和10月外科手术病例,依据应激性溃疡预防用药相关指南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整体预防用药率为55.25%(179/324),平均预防用药天数为(4.55±3.06)d。其中168例(93.85%)使用PPIs;174例(97.21%)为静脉给药;172例(96.10%)为术后给药。1例(0.31%)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10例(3.09%)在应用抑酸药后发生肺炎,用药疗程为(5.50±3.75)d,预防用药合理率为45.99%(149/324)。其中预防用药组合理率为17.88%(32/179),无指征预防用药增加了住院总费用、总药费,但不能减少平均住院日和药物不良反应(ADR)风险。结论:宣武医院预防应激性溃疡存在抑酸药PPIs过度使用及用法用量、给药途径、停药时机不合理现象,建议临床医师在应用抑酸药时应严格掌握应激性溃疡适应证,保证抑酸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